被愛著的人,才會變好啊

被愛著的人,才會變好啊

作者:南小希

被愛著的人,才會變好啊

為什麼努力改變,卻從未真正變好?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很多人都在很努力地改變自己,想讓自己變得更好,但人生卻過得並不如意。

所以,很想問一句,人生難道只有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嗎?

有人每天打卡學英語,從沒有間斷;有人在不斷考證,考完在朋友圈曬證書,證書堆得跟撲克牌一樣,涉及領域也很廣,似乎要把自己整成全能寶寶,啥都要會一點;

有的母親在學習各種育兒知識,朋友圈裡到處都是講座和課程資訊,渾身是勁頭;

還有人對自己的體重不滿,每天堅持鍛鍊;有人熱衷微整形、學習化妝技巧,將自己裝扮得美美的;

有人學中醫和養生,看佛學書,不停朝自我修行的路上走去;

……

聽起來,努力要讓自己變得更好,並且身體力行,這是一件很積極、很正確的事情。

可是如果走近這些人的生活,就會發現,其實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狀態仍然不滿,依舊不快樂,內在還是很焦躁,生活也依然“一地雞毛”。

打卡青年們將每天的任務轉變成紙面清單,一項項打勾消滅,看起來充實又向上。

可是,我聽過很多打卡青年吐槽自己,只要有一次沒按照計劃在紙上打叉消滅當天任務,他們就會被焦慮佔據,充滿內疚感,根本過不好這一天。

而很多勤奮學習育兒知識的母親,面對孩子在學習上的拖延,還是控制不住內心的洪荒之力,忍不住要發飆,而且事後久久難以平息,親子關係也越搞越僵了。

還有學中醫養生和佛學的一些人,原本是要獲得內心寧靜,細聊之後會發現,他們有的是離異之後對關係失望,漸漸切斷與外界聯絡,想要用內在的豐富去填補外在的缺失。

可當他們越走近自己的內心,身邊的朋友就越少,他們反而變得越來越偏激和凌厲。

這讓人忍不住思考,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這些看起來很正確的事情,沒有將人帶向正確的方向?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可能首先需要探索,是什麼在驅使很多人必須要做出改變?

很多人改變的動機和驅力在於一個內在信念:

我是一個糟糕的人。

所以,他們為改變自己而做的努力,把自己捲進了一個黑色漩渦:

很多人依靠不停做一些事的方式去驅散焦慮,結果卻更加焦慮;

意識到自己在婚姻裡容易患得患失、惹得老公討厭,於是努力提升外表的吸引力,可是老公還是經常忽視自己,於是自己的匱乏感一點也沒減少;

因為情緒問題處理不好和孩子的關係,其實這一點上,育兒知識也幫不了忙;

感到孤獨,想用充實自我的方式去謀求幸福,卻越來越孤獨,形不成一個自成系統的內在,彌補不了缺憾。

其實,導致這一切不盡如人意的結果,是因為很多人忽略了一個問題:很多人在做的努力,本質上是在尋求關係連結。

不斷學習,是希望能夠變得優秀、獲得他人的愛和認可,從而拋棄自卑感,這很大程度上是在改善和自己的關係;

學習育兒知識、想要成為好母親,本質也是在追求更好的親子關係;

注重外表和體型的人,很多都是希望愛人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身上,能維持好的親密關係;

用自我修行的方式謀求內在圓滿的人,很多都是想要解決缺少人際連結導致的孤獨感,渴望用不斷向內探尋的方式去補償在外界得不到的關係。

……

很多人迫使自己改變,都是希望能在關係中更多地被愛。

可是這不禁陷入了一個悖論:沒有在關係中被好好愛過的人,又怎麼能改變呢?

被愛著的人,才會變好啊

人是不會改變的,除非被愛照亮過

有心理諮詢師說過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人是不會改變的,除非他感受到被愛。

想到了電視劇《小歡喜》中的那個沒有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季揚揚。

從小缺少父母的照顧和陪伴,他在親情上無疑是缺失的。所以,他內心冷漠,性格孤僻,也會打架闖禍,桀驁叛逆、不服管教,成績也不好。

幸運的是,父母在他青春期的時候回到了他的身邊。

更幸運的是,那是一對功能良好的父母,會努力貼近他、瞭解他,盡最大可能去懂他的內心世界。

尤其是他的父親季勝利,為了能夠走近他,努力成為他的朋友,去學習和探索他的興趣,非常好地表達了一個父親的慈愛和包容。

漸漸地,季揚揚的內心融化了,最終,他又重新變成了一個溫暖有愛、懂得關心他人的孩子。

他所有的堅硬和冷漠都漸漸瓦解,外在的表現也漸漸與以往大不相同。

尤其是在母親劉靜患乳腺癌之後,他變得有承擔、有責任感、有力量、有愛,似乎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個大人。

可以這樣說,季揚揚是不會改變的,如果他沒有重新被父母愛一次的話。

可是,如果我們已經沒有辦法再成為孩子、回到父母身邊呢?或者我們沒這麼幸運,能擁有功能這麼好的父母呢?

電影《心靈捕手》也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數學天才少年威爾過著落魄潦倒的痛苦生活。有一次,在暴露自己的數學天賦後,他獲得了看心理醫生的機會。

但他嚴重封閉自己不肯袒露,甚至攻擊心理醫生。

儘管心理醫生會很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憤怒,卻不會像其他人一樣拋棄他。

對於威爾而言,他與心理醫生的連結,是一次“重現而不重複”的模式——這是他以往對待他人、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方式的重現,但是心理醫生卻沒有重複他被拋棄的創傷。

他最終在與心理醫生充滿理解和支援的關係中融化了他一貫的防禦、攻擊和自甘墮落。

當他終於信任了一次好的關係後,也最終打開了自己的潛力,長出了可以高飛的翅膀。

所以不難看出,關係就是一切,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關係。

我們追尋的自我價值感是無法孤立存在的,它一定是在關係中的價值感。

威爾是不會改變的,如果他未曾有幸在成年後遇見一個人、並在那個人的眼睛裡看見自己。

因為只有被充分看見、肯定和迴應過的人,才會形成凝聚的自體感。

“自體感”是自體心理學中的重要概念。說得通俗一點,自體感凝聚的人,非常清楚自己是誰、是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無論他人如何評判自己、外在環境如何變化,當下的境遇如何,都不會影響對自己的看法和信任。

他們相信自己是好的,也有足夠的價值。所以,他們認為走向更高的地方、去實現更高的目標是一件理所應當、非常自然的事情。

也因此,他們的努力是自發的,因為生活本就該如此,積極向上就是生活本身,他們的內心會有源源不斷的力量,從生命內部湧出。

被愛著的人,才會變好啊

但是,成年的我們,如果未曾有過一次這樣的運氣,我們也仍然有機會倒退回去,回到關係裡重新長大一次。

被愛著的人,才會變好啊

當不改變是被允許的,改變也就發生了

如果我們的生命裡有過愛我們的人,他會內化成我們的內在客體。

有了這個人在心裡,我們就能夠安定,就像在紛亂的世界裡有一個錨,穩穩錨定著自己。如果缺少,就難以找尋到“自洽”的感覺。

但是自體感不凝聚的人就不一樣,他們需要大量的自我鞭策和敲打,這種“苦行僧”模式,是很多人努力的方式。他們天生帶有“不完美”的陰影,不停自我追逐,渴望獲得他人認同。

缺少了“自洽”感,就難以與自己、與這個世界建立良好的關係,而是透過與書本、某種外在行為、特定的努力方式去建立關係,來防禦覺得自己很糟糕的感覺。

這種糟糕的感覺往往會一直伴隨著一個人,就像武志紅老師說過的:沒有被愛照亮過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羞愧。所以,很多人為抵禦這種羞愧,試圖不斷努力做出改變。可是,在羞愧感的驅動下所動的改變,往往是徒勞的。

因為人是不會改變的,除非不改變也是被允許的。

有朋友說,她幾年前陷入嚴重的焦慮,打了雞血一般地工作、創業和學習,把自己搞到心力交瘁。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諮詢,如今的她反而“不求上進”了許多。

她對學習和工作的勁頭逐步下降,很多時候,她在晚上可以大把揮霍時間追劇或發呆,但她覺得這樣的時光也很好,一個人待著、什麼也不做,也覺得很滿足、很快樂。

她對這個“不求上進”的自己也很滿意,她能接受自己得了“學習厭煩症”,不用像別人一樣給自己設立那麼多外在的標準和目標,反而重新找到了自己、又有力量以自己的步調向前進了。

她發現自己能夠在一種安定的狀態下更投入地發展自己了,真正的改變就這樣發生了。

另一個朋友的改變也不小。早些年,她自我要求甚高,墊著腳尖去接觸不在一個層次的朋友,為此做了很多提升,但她還是不斷遭到嫌棄、不理解和冷落。

可當她退回屬於自己的圈子後,她發現身邊有個把真正關心和看見自己的朋友,這樣的關係是滋養、安全的,真誠可貴。

接納真正的自己後,她找到了寶貴的成長資源和支援系統,並進一步獲得了肯定和支援,也就能夠更加接納自己了。

被愛著的人,才會變好啊

樂章裡沒有一樣激越的音響,叢林裡沒有一樣高度的樹木,所以,即使我們不支付給生活同樣的輝煌,每一個人也都是自己的王國裡的國王。

每個人都需要明白,自己獨具天賦,生而有光。成為自己,無論是好的自己,還是“壞”的自己,都可以被允許和接納。

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獨特而有價值的,這樣的自己本來就很好。

允許自己不改變,無條件地愛自己、做自己時,改變就自然發生了。

所有試圖努力改變的人,都需要明白這一點:並不是因為我很糟糕,才需要透過努力不斷改變自己。而是我之所以這麼努力,是因為我足夠好,我值得這世界上最好的一切。

作者:南小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