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5歲危機”:這是我看過最棒的分析

35歲,你投遞求職簡歷可能會收到“年齡不合要求”的拒信;

35歲,你可能奮鬥多年的公司,寄予厚望的企業,有被突然辭退的風險;

35歲,你可能非常反感現在的工作,但是因為老婆、孩子,你不得不每天煎熬著;

35歲,你可能每天都在被比你小好多歲的領導呵斥著,但是你卻不敢辭職;

35歲,你可能開始意識到同學之間的差距越來越明顯,而你已經無力追趕。。。

為什麼說35歲如此重要且特別?為什麼所有的問題都集中在35歲爆發?因為在這裡,你將會面對三大問題。

職場“35歲危機”:這是我看過最棒的分析

第一個問題:家庭與責任的問題

大多數的人到了這個年齡段,都必須考慮家庭問題。基本都已經成家立業,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你的職業如何發展,才能讓你支撐整個家庭的負擔?你的工作收入就是你生活最大的保障,禁不起任何風險。這不僅僅包括你的愛人,還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時候,你要承擔的是雙方四位老人的供養)。

職場“35歲危機”:這是我看過最棒的分析

第二個問題:能力與年齡的匹配度問題

一直聽到有人說,現在社會人才短缺,在我看來人才充足得很。而短缺的是基層崗位、基層人力,工資低、時間長、辛苦而且不那麼體面的工作崗位,非常短缺。白領崗位永遠不缺人才,處於基層的人透過奮鬥都要擠進這個行業,所以白領根本不缺年輕人。真正缺的話,就不存在35歲這個坎。

其實這是很多面臨35歲危機的人普遍的情況。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和工作1年的人在能力上沒有什麼差別。隨著科技的發展,資訊系統的普及。經驗,在職場已經極其弱化,大部分工作,新來大學生根據系統,很快上手,不需要舊人來帶,有的甚至按照操作流程,自己看都可以了。還有一些工作條塊分割非常細化,變成毫無技術含量,只需要按部就班,35歲、45歲、25歲去幹一個樣。導致這種情況的產生有三種原因:一是頻繁跳槽,沒有在一個方向上積累,無一技之長;二是雖然在一個方向上長期積累,但只有第一年是成長的,剩下的幾年都是在做重複勞動,原地踏步;三是沒有選對方向或平臺,前期的努力付諸東流,最終不得不從頭開始。

職場“35歲危機”:這是我看過最棒的分析

第三個問題:勞動力成本問題

35歲以上的人,無論男女都很難支援加班,不管是身體還是意願。35歲以上的人加班,可能第二天準時上班都困難,家裡事情多,就算加班,也心不在焉,還滿腹牢騷。而現在的加班,不管是對白領還是藍領,都是常態。年輕人有十足的掙錢慾望,因為需要賣房娶妻生子,內在動力十足,尤其是銷售行業,掙錢慾望直接決定你的業績。所以大多數年輕人都還能堅持。企業自然更傾向於年輕人。

職場“35歲危機”:這是我看過最棒的分析

那麼問題來了,難道35歲職場人只能被迫接受被淘汰的殘酷命運?如何克服這場避無可避的中年危機?

一方面,建立自我核心競爭力。你能做的事,別人做不了;別人能做的事,你能做得更好。這樣所謂的35歲職場危機對你毫無威脅。可以透過學習和考試來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比如財務人員,在學習上可以攻讀一些學校的碩士或其他專業。營銷人員多看、多學、多嘗試,從實踐中總結真正有用的知識。積極嘗試,挑戰自我,突破舒適圈。不害怕改變、不畏懼競爭,直面一切挑戰,堅持進取,才會有出路。能做到的人,職場路上定能化繭成蝶。

職場“35歲危機”:這是我看過最棒的分析

另一方面,維護好人脈。你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註定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一個領域的圈子其實很小,學會擴充套件自己的人脈圈,35歲以後跳槽最好的方式是內部推薦或獵頭推薦。內部推薦就考量你的人脈圈子是否寬廣。行業內外的圈子都需要你用心去經營,也許無心插柳柳成蔭呢。

職場“35歲危機”:這是我看過最棒的分析

最後,要有備選。在35歲左右的時候,可以用幾年的時間去嘗試學習新的技能,找到你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比如你喜歡寫文章,那可以利用閒暇時間嘗試自己寫作,變成一個自媒體人。你喜歡研究程式碼,可以嘗試程式設計師的考試,做一個線上程式設計師老師。給自己找多種途徑可以謀生,這樣就不擔心突然被辭退就沒有工作了。

職場“35歲危機”:這是我看過最棒的分析

35歲中年危機確實存在,但是我始終堅信,35歲打工人的中年危機並非無解,站在人生長河來看,35歲是大好年華,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之前十餘年的工作沉澱,是打工人的寶貴財富。沒必要去做無謂的焦慮,而應坦然面對。無論是本職工作還是再就業、創業,都是可選項,東邊不亮西邊亮,打工人不缺去處。而前提是他們有足夠的資本,即你不放棄、肯努力,隨時都有機會,且潛力無限,終將書寫絢麗多彩的人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