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視覺——愛情,遠離這七類毒

最近吃了太多的瓜,越咂摸,越覺得愛情這東西酸甜苦辣,無法言說。我們不禁羨慕“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算了,現實一點吧。

《走出人格陷阱》一書中,作者從心理學角度介紹了關於愛情的七大教條,這些教條曾經被很多戀愛中的人奉為圭臬,作者以獨到的視覺解析,信奉這些教條的人如何把愛情逼向了死角,值得我們一起品味。

心理學視覺——愛情,遠離這七類毒

接下來我們一起醒醒……

第一條:一個人越愛我,就會對我越好。

這個信條是分人的,它只適合內心充滿愛的人,但對於內心充滿恨的人,他越愛你,就會對你越糟糕,很可能他就是你的地獄。一個人的內在關係都會投射到外部關係中,如果這個人本身內部關係是病態的,那在重要的戀愛關係中,他所呈現的也必然是讓人痛苦的模式。

第二條:越忘我的愛越珍貴。

我們經常被電視劇或者電影裡,那些為了愛情,甘願獻出一切的人所感動,有時候也會滿心期待這樣的人能夠被我們碰到。但現實是,這個人在追求你的時候越忘我,在你們的感情成熟後,就會越忘你。因為“忘我”和“忘你”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往往痴迷一個人的時候,他就越看不到這個人的真實存在,而是把她理想化了,看成了 “理想自我”。也就是說他愛的其實是自己。所以說在戀愛期間,極度忘我的人,離他遠點吧,他有可能帶你去另一個地獄。

心理學視覺——愛情,遠離這七類毒

第三條:年齡越大,越懂得關愛。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對這句話最大的諷刺。懂愛的人,他會一直懂愛,愛的能力與年齡不成正比。當然,對於自省能力比較強,內心比較和諧的人而言,他會在失敗的關係中學會愛,年齡越大,越懂得關愛。反之,內心衝突太激烈,自我覺察能力弱的人,就別指望年齡為他加碼了。

第四條:對朋友好,對我會更好。

很多人都聽過類似的話:在確定關係之前,看看他是如何跟朋友相處的,看看他的朋友都是什麼樣的人。但現實往往打臉,有些人在朋友面前近乎完美,可是跟伴侶的關係卻一塌糊塗。怎樣解析這個現象呢?判斷一個人內在關係模式是否和諧的最好辦法,就是看他的親密關係。如果這個人跟親人相處的很糟糕,即使對待朋友再好,他的內在問題一時半會也改不了,更別奢望成為他的戀人之後,你們會活出童話故事。

心理學視覺——愛情,遠離這七類毒

第五條:他說我不行,那一定是他行。

PUA這個詞火了一陣兒,有些關係屬於變態的控制與被控制模式,這樣的愛情必然走向分裂。在伴侶關係中,一個人讓另一個人相信自己行的方式有兩種,展示自己的優點,否定對方的優點。尤其是男人對女人。當一個人老是被對方否定自己不行的時候,她會產生錯覺:總是說我不行,那你一定很行。但實際上,一個人越自卑,他才會偽裝自己,並打壓伴侶的自信心。“你不行”和“我行”沒有必然聯絡。

第六條:在關係中受過傷的人會更懂得珍惜。

每次的戀愛,彷彿是在經歷一個個輪迴,我們會在同一條河裡翻船無數次。這是由我們的內在關係模式決定的,追求你的人,以前的感情一團亂麻,你倆的未來前景或許不會很明媚。尤其是向你吐槽前任的人,有可能也會反過頭來向別人吐槽你。所以,只有勇敢面對自己的痛苦,並及時覺察到自我問題的人,才會更加懂得珍惜眼前人。

心理學視覺——愛情,遠離這七類毒

第七條:有付出,一定會有回報。

這種信念放到事業上,沒問題,放到感情上,就讓人失望了。在感情中一味地扮演好人,付出者的角色,該好好自省一下,你的心理出發點是什麼。“我付出了那麼多,一旦出現問題肯定是你的問題”是一位付出者經常玩的歸責遊戲。

心理學視覺——愛情,遠離這七類毒

做一個自省的人,活在清醒的人間。

願我們痛快愛,痛快恨,牽起一雙手,一路到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