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務維繫在一人身上很危險

素有“三鐵”制度(鐵算盤、鐵賬本、鐵製度)的銀行,也被“三多”(會議多、培訓多、考試多)現象所代替,但是這“三多”可不是什麼好的現象,職工普遍認為這種現象就是工作漂浮,做表面文章的的直接結果。

最近聽到了有關某國有銀行一個天大的笑話,一個負責二級分行KPI考核的老員工年齡到了要辦理退休,但是她在幾個月前就去找有關領導交接工作,說她可以帶一帶,等她退休了正好可以接手,誰知在幾百人的一個二級分行找不出來一個對KPI業務相對熟悉的人員,沒有辦法,行領導只好“矬子裡面拔將軍”,選了一個小年輕的,但是趕她退休還是沒有趕上趟,只好給一級分行打報告,讓這位老同志延遲半年辦理退休手續。

沒事我就想,假如這名老職工突然得病去世了,這個二級分行是停業關門?是向上級層層打報告再調一個懂KPI考核系統的人來?還是在全國發公告單獨招聘一名懂有關該項業務的人員,我不得而知。

晚上沒事我又想起,這名退休人員年齡到了,該項工作交給誰,難道主管這項業務的部門副經理不知道嗎,他們為什麼沒有提前安排,部門經理又幹嘛去了。據我所知,這項業務是屬於計財部門的,一般都是二級分行都是一個經理,兩個副經理,難道這名職工退休他們不知道嗎?不知道這名人員退休了,工作還要繼續嗎?從這件事情上反映出,銀行為什麼總出事,就是這些管理人員,光拿錢不操心,如果他們都多少能操點心,也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問題雖小,反映出工作都浮在表面。

不是我在這件事情上做文章,小題大做。其實銀行的KPI考核不是一天兩天了,為此事我也翻看了有關總行的制度,它要求KPI指標進行逐級分解,要分解到各個單位和部門。也就是說二級分行要有KPI指標考核體系,二級行的所屬部門要有該項業務的考核,甚至每個人都要分解出個人的KPI。現在這名員工退休找不出一個懂該項工作的人員,說明這項工作,在這個行從來都是虛的,起碼各個部門和支行都沒有對此項工作進行過考核,不然怎麼可能找不出這樣一名員工呢?

員工培訓,我們既要採取“大水漫灌”,也要採用“精準培養”,不然會議多,培訓多,考試多都是在折騰職工,不然銀行怎麼能留不住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