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活不好,往往是因為忽視了這個道理,看你有沒有?

文:阿亞

圖:圖蟲創意

這世界總有一些人,明明有顏有才,明明起點很高,卻依舊活不好,整天鬱鬱寡歡,原因就在於他們總是妒忌比自己厲害的人。

英國編輯家托馬斯·富勒曾說:“妒忌使他人和自己兩敗俱傷。”

其實,妒忌一個人,歸根到底都是因為渴望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只能不斷努力,可事實上,即使自己已經足夠努力了,還是發現始終得不到某些人的認可,於是,開始陷入一種消極悲觀的情緒中。

很多人活不好,往往是因為忽視了這個道理:你的努力不應該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

很多人活不好,往往是因為忽視了這個道理,看你有沒有?

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我要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可。

這句話看起來很合理,也許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內心都有這樣的想法,可若是細品起來,理智回籠,你便會有這樣的疑問:我的人生明明是我自己的,為什麼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

在我們生活的社會里總會存在某些大眾的評判標準,儘管有時候很排斥這樣的標準,可我們依舊不可避免用這套標準去衡量自己。

就像是,你內心是排斥父母或者鄰居總是拿你跟別人家的小孩比較,可在很多時候下你也會主動拿自己跟別人家的小孩比較。

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你會發現自己似乎一點都不符合那一套標準。

可你是不甘心的,你覺得自己明明足夠努力了,所以,對於那時候的你來說,哪怕一兩個人的對你的認可都顯得彌足珍貴。

同時,我們如此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也是我們缺乏自信的表現,或者說,我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認識偏差,需要藉助別人的認可來肯定自己、麻痺自己。

然而,別人對你的認可,也可能在某一天變成利劍刺傷你,而自欺欺人,最終受傷的還是自己。

很多人活不好,往往是因為忽視了這個道理,看你有沒有?

很多人活不好,往往是因為將自己的動力寄託在別人身上,一旦得不到認可,動力枯竭,止步不前。

可實際上,努力和認同並沒有必然聯絡

,但這麼簡單的道理卻被很多人忽視了。

子女想要得到父母的認可,學生想要得到老師的認可,員工想要得到上司的認可,否則,他們很容易灰心喪氣,甚至是自暴自棄。

不能否認,別人的認可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能夠激勵我們前行,可若想源源不斷地給予我們動力,只能靠自我激勵,依靠心中的信念讓我們堅持下去。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跟員工說過這麼一段話:

“我年輕的時候也是得不到認同的,如果那個時候我因為得不到認同就放棄努力,我今天和大街上的人有什麼區別?”

在外界那麼多的質疑中,正因為保持著一份自我激勵,任正非才會在自己認可的事情上努力堅持下去,這才有了後來的華為。

得到別人的認可,並不能說明自己有多麼厲害;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同樣不能說明自己有多麼糟糕。換句話說,被人認可是一種幸福,但很容易被表面的假象迷惑住,甚至忘記初心,這就得不償失了。

別人的認可,尤其是對你重要的人的認可確實很重要,可在人生的激勵中,更重要的應該是自我激勵。

很多人活不好,往往是因為忽視了這個道理,看你有沒有?

每個人都期盼得到外界的認可,去慰籍自己不安的心,但在人生這條漫漫長路上,太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往往會迷失方向,甚至失去自我。

在自己堅守的世界裡,我們不可避免會被人質疑,既然無法避免,那就學會從容面對,慎思篤行。

我們之所以那麼努力,應該是為了對自己負責,而不應該是為了別人,甚至只是為了那些不走心的認可。

如果你是因為別人的否定就開始自暴自棄,這樣的自我折磨只能說明你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才會因為別人的三言兩語就全盤否定自己的努力。

我們沒必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即便你足夠優秀,你的努力應該是為了自己,你的人生應該為自己活著。

我們活著都渴望證明自己的價值,除了別人的認可以外,更重要的是得到自己的認可。

跟一個比自己差的人比較,是虛榮心在作怪,跟一個比自己厲害的人比較,是自取其辱,只有跟過去的自己比較,你才能判斷出自己是否在進步。

很多人活不好,往往是因為忽視了這個道理,看你有沒有?

楊絳先生曾經說過:“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認可,到最後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人生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你努力了一輩子終於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卻活不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大千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鞋子再漂亮也不一定適合,只有合腳的才是適合自己的。

來人間一趟,我們就應該活得漂亮。

你要永遠相信,只要在你認為正確的道路上堅持,你就一定能成功。

我是阿亞,暖心情感寫作者,這一生能與你相遇,何其有幸!點個關注,我們一起長知識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