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第三夜:讓干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第二夜: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上一夜,哲人和青年討論了關於人際關係的課題,區分了何為“自卑”,何為“自卑情結”。這一夜,來談談什麼是自由。

第三夜:讓干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

自由是什麼?我為什麼不能獲得自由?相信這是每個追求自由的人都會問自己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剝奪了我們的自由?

哲人給出的答案是

他人的認可

阿德勒心理學否定尋求他人的認可。

首先,哲人認為根本沒有必要被別人認可,也不要去尋求認可。但青年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認為認可欲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普遍欲求。只有得到了他人的認可,才會認為自己有價值,增加自信心,從而做得更好。

但是,

更好的自己真的來自於他人的認可嗎?為什麼我們會產生被他人認可的欲求呢?

哲人給出了認可欲求的根本原因——賞罰教育。從小,我們做錯了事情就會被家長責罰,做對了事情就會得到家長的表揚。在這種賞罰式教育下,我們很容易產生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即“如果沒人表揚,我就做不好事”,“如果沒人懲罰,我也會做壞事”,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會有目的性。

事實上,

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

倘若自己都不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還有誰會為自己而活呢?

如果一味地追求別人的認可,那豈不是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又怎麼會獲得自由呢?同樣地,他人也不是為了我們的期待而活。所以我們要學會“課題分離”,把自己和他人的“人生課題”分開來。

孩子學不學習或者跟不跟朋友玩,這原本是“孩子的課題”,而不是父母的課題。

學習是孩子的課題,如果父母命令孩子學習,那麼就是對孩子的課題妄加干涉,沒有做到課題分離。那麼,如何判斷這是誰的課題呢?

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誰來承擔?

這就是判斷課題歸屬的依據。如果孩子不學習,那麼後果就是孩子成績不好,無法上好學校,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這個後果需要孩子自己來承擔,而不是父母(啃老族除外),因此說學習是孩子的課題。

當父母誤把孩子的課題當作自己的課題而逼迫孩子學習時,他們也會一味地為孩子考慮,最終失去了自我。失去自我又何來自由呢?

“課題分離”是我2021年到目前為止看到的受用最深的一個概念。在我們中國人的文化中,很多情況下,不論是家庭中還是工作中是沒有“課題分離”的。“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不分彼此”往往被不恰當地用在各種場合。

例如,在家庭中,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優秀瘋狂壓榨孩子學習,而不去關注孩子真正想要什麼(參見田雨嵐),父母沒有搞清楚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而不是自己的。父母的課題是讓孩子學會學習,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但卻不要去幹涉孩子的選擇。

在工作中,經常發生工作職責邊界不清晰而產生的矛盾、衝突,但如果能從課題分離的角度去安排工作,做某一項工作的結果是誰來承擔那這項工作就該由誰負責。

如何自由?哲人給出的答案是——

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

我們很多人是“認可型人格”或者“討好型人格”,很想被他人認可,也很怕拒絕別人。但如果我們能意識到這一切的根源很有可能是來自於賞罰教育,那我們就有可能去改變這一現狀。

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真正的自由是一種把滾落下來的自己從下面向上推的態度。

以前,我自己也是一個“討好型人格”。在家透過學習好懂事的自己得到父母的認可,畢業後放棄了自己喜歡的事業而回家鄉工作;在學校透過和別人交朋友得到老師同學的認可,參加不想參加的聚會,完成無意義的專案;在公司透過指導別人獲得同事的認可,白天會無條件解答他人的問題,卻在晚上因為完成不了的工作而默默加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當有一天我無法承受時,我發現,“討好”並不會讓他人對你另眼相看,反而會讓自己負荷不堪。於是我努力做出改變,拒絕那些不相干的人和事,去做屬於自己的“人生課題”。周圍的人可能一時不理解,也許會被討厭,但我自己變得快樂而自由。並且我知道,我並沒有做錯什麼。

讀書可以讓我時刻審視自己,改變自己。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我們都可以活得輕鬆,獲得自由。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第三夜,over。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第一夜: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