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晚期服飾(二十世紀)

西方國家晚期服飾(二十世紀)

二十世紀初服飾造型

西方國家晚期服飾(二十世紀)

二十世紀初晚裝造型

西方國家晚期服飾(二十世紀)

迪奧女裝造型

西方國家晚期服飾(二十世紀)

迪奧連體女裝造型

西方國家晚期服飾(二十世紀)

四五十年代的女裝造型

二十世紀,是指1900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這一段期間,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看出是一個令世界發生鉅變的不尋常的世紀。

社會發展,二十世紀殖民主義發展到極致之後在1960年代後迅速瓦解,是人類史上人口流動速率最頻繁的階段。為了勞動需求、政治庇護與更好的生活品質,大量的華人遷到北美與東南亞,許多土耳其人與北非地區人民移居西歐,不少的西班牙裔透過合法或非法的方式進入美國。這些人口的流動打破過去以種族劃分的地理概念,同時也造成許多工業國家內部的社會問題。在美國和歐洲開始的女權運動愈演愈烈,女性取得更高的地位。

文化娛樂,以美國為發源地的大眾文化成為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事物。電影、音樂和媒體對時尚潮流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重大影響。現代藝術更多樣化,抽象派、印象派、立體主義、行為藝術等越來越受到傳統主流藝術界的重視。體育不再是富人的享樂,而成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收看體育賽事、參與體育活動已經成為普通人的重要娛樂專案之一。很多電影、音樂等娛樂產品都來自美國,尤其是好萊塢的電影在世界各地廣為傳播,因此美國文化得以在全球發展。美國也被視為“進步”“便利”和“文明”的象徵。

科學技術,物理學領域內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帶來核能及鐳射的發明。宇宙學取得巨大進展,“大爆炸”理論被創立,人類開始研究宇宙起源。汽車大大提升了西方社會的運輸能力,很多城市的規劃中,汽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車特別是私人小轎車的普及程度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標誌。除了汽車工業以外,洗衣機、空調、冰箱、電視機等電器的發明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殺蟲劑、化學肥料的發明大大提高了農業產值,同時也造成新的環境汙染。值得一提的是,90年代網際網路的興起,較大幅度的影響了人類的生活。

軍事政治,德國、法國、英國、美國,俄國等幾乎所有重要的西方工業化國家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的起因之一離不開歐洲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戰後,社會主義在俄國興起,其他民族也在東歐建立了許多新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經濟以及政治因素導致了法西斯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和隨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被捲入了這場大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平民傷亡慘重,空襲、大屠殺、原子彈等都造成大批平民的死傷。德國針對猶太人的史無前例的種族滅絕據稱造成600萬猶太人的死亡,日本軍國主義對亞洲國家的侵略造成了約2000萬人死亡。

二戰之後,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成為政治、軍事上的強國。共產主義思潮向全球蔓延,中國、東歐、古巴和中南半島地區相繼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也是冷戰開始的主要原因。

20世紀90年代初共產主義陣營的瓦解使美國成為僅存的超級大國。冷戰也導致了蘇聯、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等社會主義國家的解體。在聯合國的框架下,國際合作增多,歐盟的成立以及歐元的使用標誌著歐洲一體化程序的加快。殖民主義終結,在非洲和亞洲建立了許多個獨立的新國家,這些國家在冷戰中與美國或蘇聯結盟,以求生存。猶太人終於在祖先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以色列。儘管如此他們與阿拉伯人的衝突始終未能解決,且有擴大的趨勢。

疾病與醫學進步,人類在本世紀依然面對很多無法治癒的疾病。1918年~1919年在西班牙爆發的流行性感冒導致了2500萬人的死亡。而艾滋病依然無法治癒,在很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造成無數人的死亡。醫藥抗生素的發明,使人類免受更多疾病的困擾。避孕措施的廣泛使用有效降低了人口增長,器官移植則挽救了許多病人的生命。DNA的發現使克隆(生物體複製)和基因工程的發展成為可能。

服裝服飾,時裝工業在本世紀初逐漸形成,時裝設計師走出後臺領導時裝流行潮流。服裝設計風格與藝術潮流緊密相連,電影,電視等大眾媒介的普及,使得時裝的流行週期越來越短,十年分為一個週期。

1900年~1910年,女裝為s形造型,腰部纖細,突出胸部與臀部,體現婦女成熟穩重雍容,矜持和拘謹的形象,服裝胸部佈滿刺繡或用抽紗品種,花邊縫綴,帽上飾有羽毛和鮮花,與流行的新藝術風格相呼應。

1910年~1920年,服裝趨於簡練,胸部裝飾減少,領線降低,裙子下襬窄小,長至腳踝,呈上寬下窄的陀螺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婦女走上工作崗位替代上前線的男子,服裝強調實用功能,簡便、寬鬆,裙襬上升,腰線下降。

1920年~1930年,女裝流行小男孩風格,服裝造型平坦,無胸、無腹,無臀,裙子下襬上升到膝蓋處,與迪考藝術相呼應。

1930年~1940年,女裝以纖長苗條為美,再現女性人體的自然曲線,服裝款式自然優雅。 纖長裙裾曳地的露背晚禮服流行於社交晚會。30年代中期後,受超現實主義風格影響,推出強調肩部、胸,腰和臀曲線明顯的女裝設計。

1940年~19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戰時女服實用,款式簡潔,以直線條為主,方肩、平臀,裙子下襬上升至膝蓋處。戰後,著名設計師克里斯汀·迪奧1947年推出新風貌時裝,上衣緊身合體,胸部明顯,腰部纖細,臀部微墊,裙子多褶,下襬寬張,重現女性魅力。

1950年~1960年,迪奧的設計風格繼續影響女裝,突出女性胸部,臀部的豐潤與人體曲線,表現成熟女性的形象。波普藝術的傳播與流行,改變了傳統的時裝審美觀念,服裝逐漸注重實用功能,趨於健康隨意。牛仔服成為全民時裝。50年代末,時裝呈現年輕化傾向,青少年試圖以獨特的服飾來表現這一群體的存在與個性。

1960年~1970年,迷你風格女裝風靡西方,超短裙,長筒襪成為女孩最喜愛的服飾。此外,以反越戰,反商業化文化,反傳統為特徵的“嬉皮士”,穿東方式長袍,戴木,石等非金屬飾品,披長髮,紋身,服裝式樣怪誕。“光效應”藝術廣泛應用於印花面料的紋樣設計上,收到奇妙的效果。

1970年~1980年,服裝強調個性,飄柔長衣與超短裙等多種不同風格的服飾並存,牛仔裝繼續流行,邊緣弄毛、綴貼、刺繡卡通圖案成為新的時尚。70年代中出現的punk服飾(垃圾箱服飾)成為部分青年的時尚,剃陰陽頭或將頭髮染成綠色或粉紅色,用盥洗池的粗鏈條作為項鍊、別針,剃刀作為耳飾,服裝似破布條。布料粗糙,反映了青年的反叛性格。這種風格也逐漸滲透到高階時裝中,設計時採用松結構織物和以多餘的拉鍊為裝飾。

1980年~1990年,服裝更趨於多元化,巴黎、倫敦、米蘭、羅馬,東京成為時裝設計中心,設計靈感來自世界各種文化背景,各種藝術流派。

二十世紀的戰爭象是人類歷史上無法逃脫的一次洗禮,變化更是翻天覆地。服裝服飾貫穿其中,作為時代發展的標誌性產物,每個歷史時期都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