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糕奇香撲鼻,原來裡面加了一味中藥

紹興香糕,是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糕點,它外形方方正正,白中泛著金黃,質地細膩,入口酥散而香甜

據傳說,很久以前,杭州西湖邊的城隍山下住著來自紹興的母子倆。因這位母親的兒子年少,鄰居便叫他“小紹興”。

小紹興每天半夜就起床,磨米粉,蒸鬆糕,天亮後再挑擔沿街叫賣,以此來養活自己和雙目失明的母親。

這種糕奇香撲鼻,原來裡面加了一味中藥

紹興鬆糕

杭州有春節登山的習慣,寓意“步步登高”。有一年的大年初一,城隍山上游人如織。所以,小紹興的鬆糕賣得很快,不大一會兒工夫,就賣得僅剩一小塊破碎的鬆糕了。小紹興想起母親還未吃飯,便留下了這塊鬆糕,準備帶回去給母親吃。

當他收攤後回家時,途經城隍廟,只見一個白髮銀鬚的老人,頭枕在破碗上,伸手向路人乞討。他見老人衣衫襤褸,瘦骨嶙峋,非常同情,便摸出幾文銅錢給老人。誰知老人不要銅錢,卻要討塊鬆糕吃。小紹興猶豫之下便把留給母親的那塊鬆糕,遞給了老人。老人狼吞虎嚥地吃了下去。

小紹興回到家裡以後,把此事告訴了母親。母親十分讚許。從此,小紹興天天路過廟門口時,只要看見那老人,便送給他一塊鬆糕吃。

這種糕奇香撲鼻,原來裡面加了一味中藥

製作紹興鬆糕

有一天,老人見小紹興遞過來鬆糕後卻愁眉不展,便問道:“你有什麼不如意的事嗎?”

小紹興答道:“連日陰雨,生意清淡,鬆糕賣不出去。我娘吃了賣剩的糕,也得了重病,茶飯不思。”

老頭聽了哈哈大笑:“彆著急,要吃的沒有,良藥我可有。”

說著,他從懷裡掏出個葫蘆,交給小紹興,吩咐他:“做鬆糕時,將葫蘆裡的藥放到鬆糕裡,你娘吃了,就會好。”說完話,一陣風起,老人就不見了。

小紹興方知遇到了神仙,於是高高興興地回到家,把葫蘆裡的藥倒出一點兒,放進糕粉裡,製成糕坯,再用旺火蒸熟蒸透。待糕冷卻後,再一塊一塊排放在架子上,下置炭火,把糕烘成金黃色。

烘烤出來的鬆糕散發出一股奇香。三天三夜水米未進的老母親聞到這股異香,頓時覺得腹中飢餓,即叫小紹興把糕給她吃。老母親吃下後,第二天病就好了。

此後,小紹興就一直用這個辦法制鬆糕。這種鬆糕奇香撲鼻,食之松甜可口,大家都讚不絕口。於是改“鬆糕”為“香糕”。因為香糕是小紹興做出來的,又被稱做“紹興香糕”。

後來,人們才明白,

香糕裡放進去的藥,原來是中藥裡的砂仁

。砂仁性溫,能理氣寬胸、健脾和胃、增進食慾,適用於脾胃氣滯以及消化不良等症。

這種糕奇香撲鼻,原來裡面加了一味中藥

製作好的紹興鬆糕

製作紹興鬆糕的方法有很多種,但較為常見的還是下面這個方法。

原料:

白粳米25千克,白砂糖08千克,糖桂花10克,香料5克。

做法:

1、先把米淘洗乾淨,用適量水浸泡10—16小時,然後磨成細粉。

2、將細米粉與砂糖拌和,靜置2—5小時,使糖溶化,在60℃—100℃的烤箱內烘烤3—5分鐘。不宜過幹。

3、拌入香料,入模,蒸30—40分鐘。

4、取出後,放入溫度為80℃—100℃的烤箱內,烘烤12—15分鐘,使水分蒸發,再以100℃—120℃的溫度烘烤6—8分鐘,將糕翻轉後,再烘烤5—7分鐘即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