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乾兒子真不好當劉封被賜死就是比劉禪要強!

劉備的乾兒子真不好當劉封被賜死就是比劉禪要強!

本文作者為黃昏深處,主編為薩沙,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

黃昏看三國0023。 劉封的乾兒子身份,和他的死有多大關係?

劉備的乾兒子真不好當劉封被賜死就是比劉禪要強!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分析過劉封其人,以及他被劉備賜死的原因。

然而,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劉封之所以必須死,主要是在於他的“乾兒子”身份。因為劉備一心要扶自己的親生兒子劉禪上位,擔心自己百年過後,劉封會威脅到劉禪的皇位,故提前出手將其除害……

事實上真是這樣嗎?

劉備的乾兒子真不好當劉封被賜死就是比劉禪要強!

劉封這個乾兒子,真的也擁有江山的繼承權?會對劉禪造成威脅?

我想,我們還是應該先搞清楚劉封的身份性質。

據《三國志-蜀書-劉封傳》記載:以未有繼嗣,養封為子(因為劉備沒有兒子可以繼承家業,故而收劉封為養子)。看得出,劉封的身份是劉備的養子,這個“養子”,又是什麼樣一種性質的乾兒子呢?

其實在古代,乾兒子可以分為義子、養子、繼子這幾種,雖說都是乾兒子,但身份和待遇都是完全不同的。

先說“義子”,既然是“義”字打頭,代表的就是一種忠義和情義。所謂義父義子,更類似於師徒的關係,與真正的父子基本不挨邊。也就是說,“義子”的身份,往往只是個名分,一般也不會改姓氏。

歷史上的將帥都喜歡收義子,比如唐末的李克用,就有13個乾兒子,號稱十三太保。大名鼎鼎的明太祖朱元璋,更是有20多個義子,像李文忠,沐英等,他們都無一例外成為了大明王朝的開國將帥。

再說“養子”,“養”字顧名思義是有養育之恩,情同父子。也就是說,養父養子之間,相對於義父義子的關係要更進一步,更加密切,有時候也會改姓氏。但是,即便是改了姓氏,養子也僅能算是“準兒子”,同樣不被古代觀念所認可,也不具備繼承權。

縱觀中國歷史,能以“養子”身份上位,最終繼承王位的案例,也是屈指可數。其中唯一比較有名的,也就是五代十國末期的後周世宗柴榮,他以郭威養子的身份繼承王位,最終開創了一番事業,奠定了後來趙宋王朝一統江山的基礎。

劉備的乾兒子真不好當劉封被賜死就是比劉禪要強!

最後說到“繼子”,“繼”字的意思就是“過繼”,也就算是真正成為了繼父的兒子。作為繼子,不僅要改姓氏,而且在正式過繼的時候,繼父家中還要舉行隆重的家族儀式,以公示其身份。

從古代的法律和倫理意義上來說,繼子就基本可以等同於兒子,不僅享受和兒子一樣的待遇,還擁有繼承權……

按照這樣的說法,《三國志》的記載似乎就有些矛盾了。一方面說劉備收劉封,是想作為繼嗣;一方面又明確指出,劉封的身份僅僅是養子,而非繼子……這完全不像是陳壽的記載風格。

我們知道,陳壽是個文筆非常簡練,記載也異常嚴謹的史學家。他不可能在自己的史書中留下任何不明不白的東西,更不可能在這些最為關鍵的節點上,玩這種撲朔迷離的文字遊戲。

唯一說得通的解釋就是,劉備收劉封,確實是當著眾人的面,說過關於“繼嗣”的內容,但是,卻並沒有明確表示,要讓劉封當自己的繼承人。不然,他完全可以直接收劉封為“繼子”,《三國志》上的記載也應該是“以未有繼嗣, 繼封為子”,而不是“養封為子”。

那麼,劉備收劉封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呢?其實,他是看中了劉封這個人才,希望能以“養子”的身份作為恩惠,將其收到麾下。

據史料記載,劉封本為羅侯寇氏之子,原名寇封,是荊州長沙郡劉姓人家的外甥。雖然年紀不大,但劉封性格剛猛,武藝過人,驍勇善戰,是一員難得的猛將。這樣的人,對於極度缺乏軍事人才劉備來說,無疑是不可多得的。

劉備的乾兒子真不好當劉封被賜死就是比劉禪要強!

眾所周知,劉備奔波了大半輩子,敗仗打得比勝仗多,大部分時候不是寄人籬下,就是在忙於逃命。始終沒能佔到地盤,建立起穩定的根據地,更無餘力去經營麾下的人才團隊。一直跟在他身邊的人,也就只有關羽張飛趙雲簡雍這些鐵桿兄弟。這些人幾乎都是同劉備一個年齡段的。

劉備是一代梟雄,志在天下,他的願望是想要建立起千秋萬代的功業。僅僅只靠這些一路跟出來的老兄老弟,想建立功業肯定是不夠的。所以,劉備必須要想辦法建立起自己麾下的人才梯隊,不至於在元老派將領們過世或者退休之後,沒有人能夠挑起軍事方面的大梁。

所以,他收劉封為養子的目的,應該就是讓劉封成為他麾下“少壯派”將領的第一人,逐漸接替起帶兵打仗的責任。他對劉封確實有過關於繼承權的承諾,但具體情況應該是如下這樣:

劉備對劉封說:“小兄弟你年紀輕輕,就如此有勇力,乾脆以後跟著我混吧,我保證不虧待你。我先收你為養子,你跟我姓,然後好好跟著我打仗。今後我要有了親生兒子,那你就是他的義兄,統率所有兵馬,助他成就大業,你當開國大將。要是我今後沒有兒子,那你就過繼過來,給我當親兒子,到時候繼承王位……”

按照這種說辭,劉備所表達的是對劉封的器重和喜愛。他這種說法沒有任何的問題,也完全不違背中國古代宗法制度的最基本原則,所謂“嫡長子繼承製”。而劉封作為名門之後,深受儒家“君臣父子”思想的從小洗禮,也肯定知道這一點。

劉備的乾兒子真不好當劉封被賜死就是比劉禪要強!

客觀來說,嫡長子繼承製這種蒂固根深的觀念和體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但是也帶來了一種穩定的傳承機制,避免了每次王位交替時的動盪和內鬥,所以能深入人心。

在這種體制下,預設規則就是嫡長子繼承王位,天經地義而且名正言順。除非是發生意外情況,比如長子早早夭折,或者是實在不成器,才會被考慮廢掉,另立次子,庶子,或是侄子這些。

而劉封,作為和劉備毫無血緣關係,僅僅是改了姓氏的“養子”,是幾乎不可能去和嫡長子劉禪爭王位的。他自己對這一點也是早就心知肚明,所以一直都很坦然地跟在劉備身邊,為其領兵打仗,建功立業。

至於劉備,也確實兌現了養育和栽培劉封的承諾。他安排劉封在趙雲張飛等人麾下為副將,率軍入蜀,掃蕩西川,北攻漢中,立功頗多。益州平定後,劉封被劉備為副軍中郎將,這對於一員三十歲左右青年將領來說,已經是很高的職務了,足見劉備對他的重視。

如果真如某些人所說,劉備對劉封忌諱,擔心劉封的養子身份會威脅到親生兒子劉禪的地位,那就應該在劉禪出生之後,將他完全閒置,而不是派往戰場上立功升官(按照時間線推斷,劉封入蜀的時候,劉禪已經至少五歲)。

甚至,劉封之後還作為劉備的代表,趕往上庸郡,和孟達合兵一處,一同鎮守這個蜀漢東北方向最重要的據點。如此獨當一面的重任,足以看出劉備對劉封的信任,以及劉封對劉備和蜀漢集團的忠心不二……

然而,就是因為這第一次的獨當一面,暴露出了劉封性格上的缺陷,以及他在政治上的極端幼稚。盛氣凌人,以權壓人,剛愎自用,逼反同僚,戰場抗命,不聽調遣,擁兵自重,自以為是……劉封在上庸的所作所為,不僅是逼得孟達反叛,導致上庸丟失,還將上司關羽的軍令置之耳邊風,明目張膽地抗命不從。這無疑是在最大程度上,辜負了劉備對他的期望,也讓劉備對他非常惱怒。

劉備的乾兒子真不好當劉封被賜死就是比劉禪要強!

原本,劉備對劉封寄予了厚望,讓他獨當一面的目的,也是希望他能夠儘早成長起來,為蜀漢陣營再添一名能征善戰軍事人物,成為蜀漢下一代少壯派將領的代表,可以在自己百年過後,成為自己兒子劉禪的得力左膀右臂。

然而事實卻證明,劉封不是這塊料,他固然有剛猛善戰,忠心耿耿等優點,但是卻剛愎自用,凡事自作主張,而且完全不通政治。更關鍵的是,他還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所在,請問這樣的人誰還敢用?難道還能指望他今後統率全軍,擔負起蜀漢帝國軍事上的重任?

最終,劉封被處死的原因也在於此,除了一小部分是在為荊州之敗和關羽之死背鍋之外,主因還是在於他違抗軍令的舉動,以及丟城失地的過失。再加上他的性格剛猛,凡事直來直往,自以為是,一旦沒有能完全壓得住他的人,令他徹底心服,便很難駕馭。

據《三國志-蜀書-劉封傳》記載:“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這段記載,一般被理解為諸葛亮擔心劉封的身份特殊,在劉備百年過後,會對劉禪的王位造成威脅。

劉備的乾兒子真不好當劉封被賜死就是比劉禪要強!

其實,這種說法也不對。前面已經分析過,劉封這個養子身份,本身並沒有繼承權,也不具備會威脅到劉禪王位的資本。諸葛亮所擔心的,事實上完全是劉封過於剛猛的性格和自以為是的態度。這樣的人一旦是掌握了兵權,就容易擁兵自重,不聽號令,會對蜀漢政權造成威脅。

說簡單點就是,真正讓諸葛亮忌諱的不是劉封的身份,而是劉封的性格,真正擔心被威脅到的也不是劉禪的王位,而是整個蜀漢政權……別說是劉封,就算是關羽,張飛,趙雲這些元老宿將,要是敢表現出同樣的苗頭來,只怕下場也是一樣……

劉備的乾兒子真不好當劉封被賜死就是比劉禪要強!

PS:其實劉封和馬謖頗有幾分相像,同樣是荊州人士,同樣是各具才能,同樣是年紀輕輕就被上司看重,身居高位。但也同樣是在第一次獨當大任的時候,同樣表現出了自己缺陷的一面,最終同樣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同樣替上司背上黑鍋,同樣被揮淚處死……而後人在評價他們的同時,也同樣在為他們鳴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