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趙光義究竟是謀權篡位,還是順理成章繼承大業

很開心又一次和您見面,探究歷史,悟出道理。讓我們一起開啟歷史的卷軸,我將帶您一起探究這段歷史。

北宋至建立之初,圍繞宋太祖趙匡胤和太宗兩位皇帝有關皇權交接問題而產生一段“千古之謎”,所謂千古之謎,它指的便是趙光義繼承皇位究竟是屬謀權篡位還是順理成章。而這當中引發出了兩個說法,即“斧聲燭影”(即宋太宗透過暴力手段奪取了皇位)和“金匱之盟”(即太宗透過合法且溫和的方式繼承皇位。)兩種說法都存在著爭議,它的焦點在於宋太宗是否合法繼承皇位。所以兩種說法形成了一對矛盾體,因此,我們想要了解事件背後的真相,只需論證“斧聲燭影”和“金匱之盟”當中一個事件的真偽便足矣。

由於趙光義繼承皇權成為了既定事實,所以有關“斧聲燭影”太宗暴力謀權的記載必當很難存在於當時的記載之中,這也給我們論證這個說法的合理性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只能在“金匱之盟”的細節之中尋找突破口,以此尋找答案。

天寶九年(公元976年)正直天命之年的宋太祖趙匡胤猝然駕崩,為何要說“猝然”呢?因為在此之前,無論正史還是野史都沒有關於趙匡胤患病的記載。而在正史當中,有關趙匡胤死因的記載也是閃爍其詞,即《宋史太祖本紀》中只有“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

短短數筆帶過。除此之外,真正令人對趙光義繼承皇位的合法性提出質疑的正是所謂“金匱之盟”。

宋太宗趙光義究竟是謀權篡位,還是順理成章繼承大業

“金匱之盟”:杜太后遺詔內容備受爭議

據《續資治通鑑長篇》卷二太祖建隆二年(961年)載:

……及寢疾,上侍藥餌,不離左右。疾革,召普入受遺命。後問上曰:“汝可知所以得天下乎?”上曰:“此皆祖考及太后餘慶也。”後曰:“不然。政由柴氏使幼兒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而。若周有長君,汝安得至此?汝與光義皆我所生,汝後當傳位汝弟。四海廣至,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普(趙普)即就榻前為誓書,於紙尾署曰:“臣普記”。上藏其書金匱,命緊密宮人掌之。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金匱之盟”,即杜太后為了避免趙宋江山重蹈柴周政權覆轍,在臨終之際要求趙匡胤把弟弟趙光義立為皇位繼承人。而趙匡胤在大義和大孝的感化之下欣然接受,趙光義也因此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大宋第二任繼承人。那麼,事情的真相果真如此皆大歡喜嗎?我想,這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

(一)據史料記載“後聰明有智度,嘗與上參決大政。”,也就是說,杜太后是一個有頭腦的人。但是,從這份遺詔來看,這顯然與太后的“智度”有所衝突。首先,自古以來無論是財產還是權力的交接,它的第一原則均是“子承父業”而非兄終弟及。“兄終弟及”只有在“子承父業”不具備條件的前提下才能實行,那麼當時趙宋政權具備“子承父業”的原則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杜太后離世之際,趙匡胤已有兩個兒子,一為11歲的趙德昭,二為3歲的趙德芳。如果僅從年齡來看,趙匡胤的這兩個兒子顯然不如23歲的趙光義更具備杜太后所說“能立長君”的要求。但是,我們似乎忽略了另外一個因素:建隆二年,趙匡胤的年紀也才35歲,雖然是在平均壽命不高的古代社會,但對於正直中年且身體健康的趙匡胤來說,再活個十來年應該不在話下。而彼時的趙德昭和趙德芳顯然都能夠達到“長君”的標準。所以說,聰明有智度的杜太后難道預測或者詛咒自己的親生兒子在不久後就會離開人世?這顯然與常理和邏輯有衝突的。

(二)從當時形勢來看,杜太后的這段遺詔能否生效也是存在疑問。首先,自古以來有關權利交接尤其是皇權繼承的問題都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這當中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皇權的繼承必將觸碰到包括當事人以外所有人的利益。僅憑杜太后的一句話,很難令所有人都聽從。

退一萬步講,即使趙匡胤面對即將離世的母親,在孝道的感化之下答應了杜太后的要求。但是待杜太后離世之後呢?想必,趙匡胤會掌握這份遺詔的最終解釋權,他可以找很多理由否定或者改變這份遺詔的內容要求。而史料評價為“聰明有智度”的杜太后想必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她沒必要明知故犯,留下一道極有可能損害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關係甚至引發朝中動盪的遺詔。

宋太宗趙光義究竟是謀權篡位,還是順理成章繼承大業

趙普:“金匱之盟”遺詔的策劃者

前面我們已經講到,根據史料記載,“金匱之盟”是於建隆二年(961年)在太祖趙匡胤和趙普兩人的參與之下制定而成的。而宋太宗趙光義的即位時間是在開寶九年(976年)也就是說,這份遺詔公佈的時間至少應該在開寶九年之前。

然而,同樣是根據史料《續資治通鑑長篇》記載,這份遺詔的公佈時間推遲到了趙光義即位後第五年。這顯然不滿足趙光義能夠合法繼位的條件。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還得從趙普談起。

趙普,北宋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也是趙匡胤“陳橋兵變”的主要參與者和策劃者。他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於太祖乾德二年被拜為相,擔任宰相近十年之後,被趙匡胤罷免相位,後來又使相身份出守河陽。在任職時期,其為人處事專橫跋扈,經常和當時的翰林學士盧多遜起爭端,並與當時還是晉王的趙光義產生間隙且矛盾尖銳。根據北宋時期的宋人筆記《丁晉公談錄》記載:“太祖宴駕,太宗嗣位,忽有言曰,若趙普在中書,朕亦不得此位。”以及另外一部史料《玉壺清話》中記載,趙普的政敵盧多遜被貶職之後,宋太宗曾向趙普直接表明:“朕欲誅卿。”而在趙普離世之後,宋太宗更是向朝中大臣公開承認:“普與朕嘗有不足,眾人所知。”可見趙普曾經與趙光義矛盾之深,極力反對太祖傳位於趙光義,這也能理解趙光義在即位之後對趙普一直耿耿於懷,甚至要殺了他。

從史料中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分析得知,在太祖趙匡胤掌政時期,太宗趙光義和宰相趙普二人以及結下了樑子。待太祖駕崩,趙光義即位之後,趙普因此遭到清算而被冷落。

比如在太宗即位的第二年,趙普進京參加太祖皇帝的入葬儀式之際,宋太宗便在此時罷免了趙普的使相一職,僅僅給他保留了一個太子少保的虛職,相當於一個養老職位,沒有任何權力可言。與此同時,在政敵盧多遜的逼壓之下,趙普鬱郁不得志,甚至到了“日夕憂不測”的地步。

所以我們不禁提出疑問,如果真的有“金匱之盟”遺詔一說,那麼趙普應該是太宗即位的第一大功臣,但趙普為何在此期間備受太宗打壓,且六年之間隻字未提遺詔一事?

趙普此人遊刃於政壇多年,善用見風使舵等權謀之術,完全可以把這份遺詔作為殺手鐧,在太宗即位之初將其公佈於世,以此既可以得到太宗的諒解,保全性命甚至官復原職,也可以透過這等功勳打壓政敵盧多遜,可謂是一舉三得,又怎麼會愚蠢到等六年之後才陳訴遺詔之事呢?

因此,我們能夠解釋為所謂的“金匱之盟”,只是後來趙普為討好太宗而臨時編造的一個政治謊言。而因為在這個遺詔中,所提到的“兄終弟及”原則為太宗繼承皇位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所以太宗在此之後又將趙普擢升為宰相,並以“人誰無過,朕不待五十,已盡知四十九年非矣。”作為安慰。

為何能夠得出這種推測呢?除了以上分析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細節可以佐證:《續資治通鑑長篇》中有關“金匱之盟”的記載是源自正史《太祖新錄》,在《舊錄》中並無此事,而鹹平元年(998)修著《太祖新錄》時突然又把此事加入進去了,所以說極有可能是太宗在即位之際並沒有想到此謀略。而前面我們又提到了趙普此人深諳權謀之術,且善於揣摩聖意,所以在自己被冷落後,炮製“金匱之盟”遺詔獻於太宗博得聖心。

宋太宗趙光義究竟是謀權篡位,還是順理成章繼承大業

太宗趙光義即位之後的做法:為“順理成章”繼承大業打上了問號

前面我們已經從趙普的角度分析了所謂“金匱之盟”極有可能是一個政治謊言,即趙光義即位是非法行為。如果說這個角度還不具備說服力的話,我們再從趙光義即位後的所作所為這一角度來進行佐證:

(一)太宗即位後,趙匡胤一脈遭受打壓

如果“金匱之盟”的確存在,按照盟約中的規定,太宗趙光義在死後需要將皇位傳位於太祖趙匡胤的嫡子趙德昭,也就是他的侄兒。或者,按照遺詔盟約中的另一解釋版本,他需要將皇位傳位於他和太祖的弟弟趙廷美,再由趙廷美傳位於趙德昭,總而言之,趙光義他無論如何都不能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然而,趙光義為了將皇權永系自己一脈,首先對趙匡胤一脈進行了打壓。比如趙匡胤的次子趙德昭,在朝廷征討北漢之後,曾勸諫太宗信守諾言,重賞軍中有功之將,而此時的太宗卻陰沉著臉說道:“待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賞賜也不遲。”這種口吻無異於逼殺,所以趙德昭自知遭受了猜忌,性命危在旦夕,便在家中自刎了結。而就在趙德昭死後不到一年,太祖趙匡胤的四子趙德芳無端暴亡,與太祖一般在睡夢中不明不白地死去。

趙德昭和趙德芳兩人死後,太祖一脈基本不能夠對趙光義的皇位構成威脅。眼下,也僅剩下其弟趙廷美一人。對於如何剷除這個心腹大患,趙光義作了一個周密的部署,他與大臣趙普製造了一場政治陰謀,誣陷趙廷美在西池作亂,而趙廷美也因此被貶,兩年後鬱鬱而終。

所以說,從這三位能夠對趙光義皇位構成威脅之人的下場來看,我們也有理由相信,趙光義對於繼承皇位的不自信,唯恐他人仿效其篡權多位,便出此狠計。

(二)“積極”改元和怠慢宋後葬禮

除此之外,在至道元年(995年),太祖趙匡胤的皇后病亡,作為曾經的一國之母,她的葬禮理應辦得隆重得體。但是,宋太宗鑑於之前與宋後的矛盾,竟然不願發服成哀,也不允許群臣臨喪。而當群臣對此事議論紛紛時,太宗竟然又以此事處罰了那些大臣。這種種端倪,無不體現出了趙光義心胸狹窄,且對皇位的不自信。

宋太宗趙光義究竟是謀權篡位,還是順理成章繼承大業

結語:

總而言之,無論是“斧聲燭影”亦或是“金匱之盟”,這全都反應出了一個問題,即宋太宗繼承大業並非順理成章,至於細節如何,我想,那隻能存在於浩瀚渺茫的歷史長卷之中。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不知道這段歷史是否讓您有所觸動,以史為鑑,讓我們做更好的自己。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