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

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

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

--話說民俗填倉節

文/圖 李福林

填倉節是漢族民間一個象徵新年五穀豐登的節日。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穀倉,“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為“天倉節”。

民間有小填倉與老填倉之分,農曆正月二十為“小填倉”,正月二十五為“老填倉”。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日一併過填倉節。論其由來,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

相傳古代北方曾連續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顆粒無收。可是,皇帝不顧人民死活,照樣強徵皇糧,以致連年饑荒,餓殍遍野,尤其在年關,窮人走投無路。這樣,給皇帝看糧的倉官毅然開啟皇倉,救濟災民,並在正月二十五這天放火燒倉自焚。後人為了紀念這名倉官,每年的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圓圓的囤形糧倉,有的還鑲上花邊、吉慶字樣,並在囤中撒以五穀,象徵五穀豐登,來表達人們填滿倉谷救倉官的深情厚意。現在這些習俗已經消失,但填倉佳話卻世世代代流傳下來,提醒人們從這天起清倉掃囤,晾曬種子,整修農具,準備春耕。

後來填倉的意義擴大了,人們又賦予了其它各種不同的含義。在北京,正月二十三是“小填倉”,“大填倉”是在正月二十五日。此俗曾流行於全國各地,尤以北方地區盛行。

關於填倉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這一天要吃飽吃足,這樣一年都不會捱餓,會很順心。實際是以酒食飽腹為填倉。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引明朝陸啟宏《北京歲華記》說:“二十五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盡飽而去。謂之填倉。”

第二種說法是說在這天要糴米積薪,收貯煤炭,把這叫做“填倉”。清朝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說:“京師之民不事耕鑿,素少蓋藏,日用之需,恆出市易。當此新正節過,倉廩為虛,應復置而實之,故名其曰為填倉。”實際是提醒人們,居家過日子實屬不易,要時時注意積攢過日子的必需之物,不要過了今天不顧明天。這正是中國人特有的勤儉節約的美德。

第三種說法是在農村,這一天把少許灰撒在場院的地上,畫成糧囤的形狀,在其中放少許穀物,象徵圍倉,叫做“填倉”。這是一種企盼豐收的儀式。這三種說法老百姓更喜歡第一種,它更實際。

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

據說這天的早飯,要吃當時最好的,吃小米乾飯雜麵條,比喻飲食豐富,腹中飽食填滿糧,有“填倉”之意。吃飯前要先放鞭炮焚香祭神,飯後把壓糧食的磚拿開,任自家的雞狗等動物去啄吃,表示糧滿倉囤,不怕雞狗吃。

那時家家糧囤要添些糧,缸裡添滿水,門口放些煤炭以鎮宅。晚間農院裡要點滿燈燭以祭倉神,並且還打著燈籠或電筒在院屋內外找各種已復甦的小昆蟲,發現越多兆頭越好,那時稱為“填倉蟲”,有些人家還剪些彩紙小葫蘆,貼在門窗或氈帽上,稱此日為太上老君煉丹日,可除百病保一家平安。

民間過填倉節,更遠古的來歷認為是紀念倉神,倉神何許人也?《晉書·天文志》雲:“天倉六星,在婁南,谷所藏也。”後來,倉神被人格化,與歷史人物相附會。清韶公《燕京舊俗志·歲篇·添倉》雲:“相傳倉神為西漢開國元勳韓信,俗稱之韓五爺,……其神像是一青年英俊者,王盔龍袍,頗具華貴之象。”

原來倉神是西漢開國大將韓信,畫像英俊神武,雍容華貴,正反映了中國這個農業國度對糧食的重視,以及糧食儲藏在中國人生活中的崇高地位。這一天,與糧食有關的從業者和農人都要祭祀倉神,以求倉神庇佑倉廩平安。

西京風俗重填倉,早發廚煙萬戶忙。

不教千鍾飽舊鼠,須將五穀換新腸。

空囊積字何堪煮,瘦腹堆愁未可量。

恰館平原為食客,隨人哺啜亦無妨。

這首詩便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的一首《填倉詩》。從詩句可知,是日家家戶戶早生炊煙,熟飪食物,闔家飽食一頓。

填倉節,民間的許多活動都與飲食習慣緊密相連。山西雁北地區習慣蒸莜麵窩,取其形如糧囤。用蕎麵作丸,置莜麵中空處,是謂填倉。晉中一帶的人們,是日將糧倉內燈燻的牆土取少許,謂之“填食”。晉南地區則是用稀麵攤成極薄的麵餅,中裹菜餚,卷而食之。如果娶了新媳婦,新媳婦則要親手將煎餅放置糧倉。

填倉節,民俗講究喜進厭出。這一天,囤裡要添糧,缸裡要添水,門口放些柴炭以鎮宅。舊俗,農戶此日不賣糧,而糧行卻最喜這一天收購糧食。所以,糧店老闆此日還擺酒設宴,對前來賣糧的農人熱情招待。一些被生活所迫的窮苦農民,顧不了禁忌,也在這一天售糧了,反正還能賺一頓好飯食,何樂而不為?

在填倉節晚間祭祀倉神時,凡是與飲食有關的地方均要置燈、燃燈、設祭,祈求好年成。當天,屋內、門外、槽頭、雞窩、石稚、水缸等處都要點燈,如果家族中有新婚夫婦,要在他們屋裡的箱櫃、几案、床上、床下都要點上燈,祝願他們能早生貴子。

在中國北方的農村和北京郊區,都盛行過這個填倉節。北京的習俗是正月廿三為“小填倉”,廿五日為“大填倉”。北京有民諺道:“過了年,廿三,填倉米麵做燈盞。拿簸帚,掃東牆,撿到昆蟲驗豐年。”又說:“天倉,天倉,大米乾飯雜麵湯”,“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這些諺語流傳至今。

確實,香噴噴的米飯,細絲滑韌的雜麵湯,是北方人家的美餐,勝過佳餚盛餐,反映了北方人家勤勞儉樸的良好風氣。

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

在天津,填倉又稱打囤。天津過春節有在門窗上貼上“吊錢兒”的習俗(即一種用紅紙刻畫的類似窗花樣的東西)。在正月二十五這天清早,各家要把貼在門窗上的吊錢兒揭下來,用它包裹著一些五穀雜糧放在頭一天畫好的小圓圈內,再壓上一塊磚,象徵糧倉已經填滿,就這樣儲存一個白天的時間,最後把吊錢集中在一起燒掉。也有的將揭下來的吊錢兒直接包好了,並在裡面夾裹一些零錢,然後放置在櫃角、床下等不經常會碰到的地方,存放一年的時間,等到來年填倉,再用新揭下來的吊錢兒替換。

山西呂梁地區的填倉節俗最為典型,當天要給每個家庭成員用面捏一盞本命燈,然後捏兩條狗、一隻雞、一條魚,以及人口盤子、倉官老爺、銀錢、元寶、馱炭毛驢和酒盅、酒壺等,晚間祭祀時將這些面燈注油點燃。本命燈置家中炕上,狗置大門口,雞放院中,魚浮水缸,驢站牲畜圈裡,倉官老爺掛在天窗,其餘均放在屋中。

放置面燈時,口中還要高呼相應的吉利話,如:“韓王爺,填倉來,糧食元寶填到咱家來”,“黑小子,趕車來,元寶糧食趕到俺家來”等,這些都是體現民間百姓祈盼過上富足生活的美好願望和樸素情感。

“天倉”本是天上星辰的名號。古人認為杳渺夜空中存在無數的神靈,有一顆星就有一個神,天倉星因其名與人間的糧倉類似,被人們視為最早的倉神,主管人間的糧食倉囤。後來出現了由歷史人物充當的倉神,如漢代大名鼎鼎的大將韓信,被人稱作“韓王爺”,塑成英俊的青年,戴盔穿袍。傳說正月二十五為倉神生日,山西介休的人們在這天會做出像倉神的麵人樹立在囤前供人祭拜。山東海陽等地的倉神是“滿囤姑姑”,人們在糧囤前供奉包子和麵魚,叫“保險連年有魚”。不過因老百姓家家有糧囤,所以也不論誰是倉神老爺,只管祭來。不單老百姓,那些糧商米販也會在這天祭倉神,求他保佑。

正月二十五日填倉節,承上啟下地給春節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而人們又以對豐收的祈盼開始了新一年的辛勤耕耘。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百姓的生活日漸豐裕,填倉打囤的習俗也已慢慢遠去。但好的民俗是民間文化的一部分,在一定方面能起到安定心靈、最佳化心態、增添情趣、促成凝聚的作用。

【來源:紅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