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中醫肩周炎內服外用方,看了不再花冤枉錢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中醫稱漏肩風、凍結肩,是肩周肌、肌腱、韌帶、滑囊、關節囊等軟組織因氣血不足、筋失所養、外感風寒溼或勞作過度等所導致的慢性損傷性炎症,臨床以肩關節內、外粘連,區域性疼痛,關節活動受限為特徵。好發於40歲以上病人,女多於男,與動作、姿勢有明顯的關係,伴肩關節外展、外旋及後伸等活動障礙。臨床採用中藥內服配合區域性外敷的方法治療,通常可獲滿意的療效。

乾貨:中醫肩周炎內服外用方,看了不再花冤枉錢

中醫臨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為以下4型:風寒侵襲,寒溼凝滯,瘀血阻絡,氣血虧虛。

【風寒侵襲】

症狀: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肩部沉重,遇寒痛甚,得溫則舒,舌質淡,苔白,脈緊。

治法:疏風散寒,溫經通絡。

內服方:薑黃10克,羌活12克,當歸12克,黃芪15克,白芍10克,甘草6克,防風10克,桂枝10克,威靈仙10克。

外敷方:防風、細辛、威靈仙、羌活、獨活各20克,乳香、沒藥、川烏、草烏各15克,桂枝30克。

針灸方:取肩井、肩髃、肩貞、大椎、手三里、外關、腕骨穴針刺,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

放血拔罐方:取肩井、肩髃、肩前、肩貞、天宗穴,用三稜針點刺放血,再加拔火罐,每次選兩個穴,交替使用。

該型多由風寒侵襲於患者的肌膚經絡,導致痺阻於肩部,使肩部氣血執行不暢而引起。治法以祛風散寒、溫經通絡為原則,代表方為蠲痺湯加減。

【寒溼凝滯】

乾貨:中醫肩周炎內服外用方,看了不再花冤枉錢

症狀:肩關節冷痛,遇寒加重,痛有定處,區域性疼痛劇烈。

治法:驅寒化溼,通絡止痛。

內服方:獨活12克,桑寄生10克,細辛2克,秦艽10克,防風10克,牛膝10克,杜仲10克,肉桂6克,生地黃12克,當歸12克,川芎10克,芍藥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黃芪15克。

外敷方:防風、威靈仙、羌活、獨活、乳香、沒藥、木瓜、吳茱萸各20克,川烏、草烏、細辛、紫蘇葉各15克。

針灸方:取曲池、尺澤、肩髃、肩井、合谷、陽陵泉穴針刺,條口透承山,用瀉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5天。

按摩療法:取合谷、經渠、少府、內關、後溪、中渚穴,每穴按揉30~50次,每天按摩1次,30次為1個療程,可持續治療3~4個療程。

該型多由外界寒溼之邪侵及並滯留於肩部,日久寒溼內結,使肩部經脈閉阻而引起,治法以散寒除溼、化瘀通絡為原則,代表方為獨活寄生湯加減。

【瘀血阻絡】

乾貨:中醫肩周炎內服外用方,看了不再花冤枉錢

症狀:肩關節刺痛,呈針刺樣,拒按,活動受限,皮色紫暗,舌質紫暗,脈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內服方:當歸12克,芍藥10克,桃仁10克,紅花12克,黃柏10克,防風10克,木通12克,生地黃15克,甘草6克,乳香10克。

外敷方:歸尾、川芎、桃仁、烏藥、木通、蘇木各20克,紅花、乳香、沒藥、川烏、草烏各15克。

該型多由外傷內挫,導致肩部經絡損傷而引起。治法以活血祛瘀、通絡止痛為原則,代表方為肢傷一方加減。

【氣血虧虛】

症狀:肩部痠痛麻木,肢體軟弱無力,肌膚不澤,神疲乏力,或區域性肌肉攣縮,肩峰凸起,舌質淡,脈細弱無力。

治法:益氣養血,祛風通絡。

內服方:黃芪15克,肉桂10克,黨參10克,茯苓15克,白朮12克,炙甘草6克,當歸15克,川芎12克,熟地黃12克,白芍10克。

外敷方:白芍、當歸、秦艽、川芎、細辛、威靈仙各20克,赤芍、雞血藤、葛根各30克。

火針療法:區域性用火針,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理療:選用超短波等高頻電磁療法,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本法可起到消炎、鎮痛、解痙、改善血液迴圈、鬆弛肌肉的作用。

該型多由外邪乘虛侵襲,閉阻經絡,使肩部筋脈失於榮養而引起。治法以益氣養血、疏經散寒為原則,代表方為十全大補湯加減。

以上各型方劑,內服方用水煎服,每日一劑,若用黃酒煎服,則每兩日一劑;外敷方將藥材碾成細末,用適量黃酒調成泥膏狀並蒸熟,待溫度適中時,用紗布包成長方塊,外敷在患處,用繃帶固定,8~12小時後去掉,每服藥可迴圈利用3~5次。

乾貨:中醫肩周炎內服外用方,看了不再花冤枉錢

作者:翟德山

編輯:小馬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