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乙肝,選中醫還是西醫?一種中草藥方對抗乙型肝炎e抗原陽性

全世界大約有 3。5 億人是乙型肝炎感染的慢性攜帶者,因此患肝細胞癌的風險更高。

核苷/核苷酸類似物(拉米夫定、替諾福韋和恩替卡韋)可延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進展並降低其患肝細胞癌的風險,並代表了能夠負擔得起這些費用的患者的當前護理標準藥物。

治療乙肝,選中醫還是西醫?一種中草藥方對抗乙型肝炎e抗原陽性

中醫與乙肝治療

中醫師使用 300 多種植物和動物產品藥物治療乙型肝炎。根據臨床表現,這些被用作單一藥草產品或多藥草產品。

中草藥被用作當前護理標準的輔助治療或替代護理標準,佔中國大陸慢性乙型肝炎治療藥物總消耗量的 30-50%。

肝炎的中醫辨證包括:

肝氣鬱結:引起噁心、食慾不振、腹脹或胃脹等症狀

脾虛和/或腎陽虛:與食慾不振、稀便、面色蠟黃、虛弱、肌肉萎縮有關

溼熱 :導致黃疸(眼睛和皮膚髮黃)、發燒、噁心

肝腎陰虛:表現為頭痛、頭暈、月經不調、關節僵硬、睡眠不好、易怒、耳鳴(耳鳴)

瘀血“”肝臟中的血液積聚會導致纖維化或肝硬化,還會導致下肋骨區域疼痛、月經問題、經前綜合症和抑鬱症。

由於某些潛在的氣不足,一個人可能更容易患上肝炎,和/或病毒可能會導致這些缺陷表現出來。

治療乙肝,選中醫還是西醫?一種中草藥方對抗乙型肝炎e抗原陽性

中醫治乙肝:補腎、清熱邪、祛表邪、活血化溼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出“溼熱鬱積腎虛肝血”是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機。其發病以溼熱為主,腎氣虧虛為潛伏因素,肝鬱鬱滯是其病理學的關鍵環節。

在此背景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則是補腎、清熱邪、祛表邪、活血化溼。根據以上資料和臨床經驗,提出補腎清熱散瘀方的經驗有效方。

刺五加、淫羊藿、女貞子、黃芩是這個配方中的主要藥物。現代研究證明,這些草藥具有保肝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在中醫理論中,餘甘子具有清熱解毒、軟化解硬塊的功效。這種草藥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效果已經證明。虎杖在中醫理論中具有清熱解毒作用,在現代醫學中具有抗病毒作用。柴胡、白芍、枳殼、甘草屬臣藥,具有消除致病因素的作用。

桃仁是輔助藥物,促進血液迴圈,以消除慢性乙型肝炎後的瘀血和抗肝纖維化。甘草是一種去毒和緩和草藥特性的使用藥物。兵方經君、大臣、輔佐、使臣協同運用,以補、清、驅、行之法,發揮療效。

研究表明 乙型肝炎病毒 DNA、HBsAg 和 HBeAg 經中醫治療後顯著下降,但長期預後,包括 HBsAg 的長期變化和降低肝硬化和 HCC 風險的長期益處仍不清楚。

治療乙肝,選中醫還是西醫?一種中草藥方對抗乙型肝炎e抗原陽性

然而,在此研究中,嘗試使用中醫藥治療抗病毒療效不理想、治療有爭議或有疾病進展風險的患者。

然而關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中草藥治療效果的資訊有限。

一項薈萃分析顯示,中草藥可增強幹擾素和拉米夫定的抗病毒活性,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的肝功能。

因此對於中醫調理肝病肝炎等,應當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醫治,切勿信用所謂的“偏方”。

部分來源:Xing YF, Wei CS, Zhou TR, Huang DP, Zhong WC, Chen B, Jin H, Hu XY, Yang ZY, He Q, Jiang KP, Jiang JM, Hu ZB, Deng X, Yang F, Li FY, Zhao G, Wang LC, Mi YQ, Gong ZJ, Guo P, Wu JH, Shi WQ, Yang HZ, Zhou DQ, Tong GD。 Efficacy of a Chinese herbal formula on hepatitis B e antigen-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20; 26(30): 4501-4522 [PMID: 32874061 DOI: 10。3748/wjg。v26。i3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