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教你看懂“肝功能”檢查!

5大指標,13個專案,一文掌握!

肝臟是人體含酶最豐富的器官,其病理狀態常導致酶的血清濃度發生改變,肝臟生化試驗(LBT,俗稱肝功能試驗)是判斷有無肝損害、評估肝病嚴重程度、追蹤肝病進展以及判斷治療效果和預後的重要方法。

肝功能檢查指標具有不同的臨床意義,組合起來可綜合反映肝細胞受損情況、膽汁淤積情況及肝纖維化程度等。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瞭解一下吧!

01

反映肝細胞損傷的指標

谷丙轉氨酶(ALT)和穀草轉氨酶(AST)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反映肝細胞損傷的生化指標。

ALT主要分佈於肝細胞胞漿,肝內濃度較血清高3000倍,是肝細胞損害的敏感指標;AST主要分佈於肝細胞線粒體,少數分佈於胞漿,如果肝功能試驗中發現AST濃度升高,可能說明肝細胞損傷的比較重,或者說主要損侵犯肝細胞的線粒體為主,比如說酒精。

因此,測定血清AST、ALT水平及AST/ALT比值有利於肝功能異常的診斷和鑑別。

參考範圍

對於血清ALT和AST的正常值上限(ULN),目前尚無一致意見。

正常情況下,血清ALT和AST的濃度低於30-40U/L。一般按照國際慣例,

ALT ULN:男40U/L,女35U/L。

臨床意義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輕型:

肝細胞雖有損傷,但細胞內的線粒體仍保持完整,故釋放入血的主要是存在於肝細胞漿內的ALT和AST,以ALT的升高為主,AST/ALT<1。

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

肝細胞內的線粒體也遭到了破壞,AST從線粒體漏出,因而表現出AST/ALT>1。但是當肝臟損傷發展到一定嚴重程度,症狀惡化時,肝細胞大量壞死導致ALT枯竭,而膽紅素進行性升高,表現為黃疸進行性加深,即出現“酶膽分離”現象,提示肝細胞嚴重破壞,預後不佳。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

線粒體的破壞程度更加嚴重,AST升高更加明顯,AST/ALT>1,甚至>2。

酒精性肝病患者:

AST升高明顯,ALT可正常,AST/ALT常>2,可伴γ-谷氨醯轉肽酶(GGT)明顯升高。

自身免疫性肝炎:

ALT、AST明顯升高,同時γ-球蛋白或IgG≥1。5倍正常值上限。

02

反映膽紅素代謝的指標

膽紅素由肝臟產生,經膽道排洩,肝在膽紅素代謝中具有攝取、結合和排洩作用。膽紅素測定包括總膽紅素(TBIL)和直接膽紅素(DBIL),二者之差為間接膽紅素(IBIL),多種致病因素可引起血清膽紅素升高,導致黃疸。

黃疸

正常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為120天,血液中衰老的紅細胞被降解並在酶的作用下轉變為IBIL,經肝臟轉化為DBIL,隨膽汁被排入膽道,最後大部分經大便排出,小部分經腸道吸收,經血液迴圈重回到肝內。若血清中膽紅素升高則會致使面板、黏膜和鞏膜發黃,稱為黃疸。

根據病因,可將黃疸分為溶血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及梗阻性黃疸。

臨床意義

溶血性黃疸:

當發生血管內溶血或紅細胞大量破裂時,體內產生大量IBIL而超過肝臟的攝取和代謝能力,血中IBIL顯著升高,引起溶血性黃疸,而此時DBIL、ALT、AST和ALP基本正常。

肝細胞性黃疸:

當肝細胞受損時,一方面肝臟無法完全攝取和結合IBIL,另一方面肝細胞內的DBIL會從受損的肝細胞釋出,因此導致血液中DBIL和IBIL均升高,同時轉氨酶也顯著升高,即導致肝細胞性黃疸。

梗阻性黃疸:

當膽道因為結石、腫瘤或周圍腫物壓迫致其梗阻時,肝細胞分泌的DBIL排出受阻,由於膽管內壓增高致使DBIL逆流入血液,因此出現血中DBIL顯著升高,IBIL不升高或輕度升高,且伴肝臟酶學改變,此為梗阻性黃疸。

表1:TBIL、DBIL及2者的比值在3種類型黃疸中的特點

03

反映膽汁淤滯的指標

膽汁淤積是指肝內外各種原因造成膽汁形成、分泌和排洩障礙,膽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腸而進入血液的病理狀態。

臨床可表現為瘙癢、乏力、尿色加深和黃疸等,早期常無症狀僅表現為血清鹼性磷酸酶(ALP) 和 GGT水平升高,病情進展後可出現高膽紅素血癥,嚴重者可導致肝衰竭甚至死亡。

參考範圍

ALP的正常值參考範圍為:40-110U;GGT的正常值參考範圍為:

臨床意義

血清ALP和GGT升高是膽汁淤積最具有特徵性早期表現,兩者升高提示出現膽汁淤積。

肝臟中ALP和GGT均表達於肝細胞血竇側和毛細膽管側及膽管細胞微絨毛上,經膽汁排入膽道系統。

當膽汁排洩不暢,毛細膽管內壓增高,可誘發ALP產生增多,加之膽汁酸憑藉其表面活性作用,將ALP從脂質膜上溶析下來,使血清ALP明顯增高。

值得注意的是,多種因素可引起正常人血ALP顯著升高。如當妊娠3個月後,胎盤型ALP進入血液達正常的2-3倍,分娩後還可持續數週;週歲兒童及10歲後青春期,骨骼處於發育期,ALP水平高於成年人可達3倍;此外高脂飲食後及某些骨骼疾病也會使得ALP水平升高。

當排除上述生理病理情況後,血清ALP明顯升高可提示肝膽疾病。

04

反映肝臟合成功能的指標

反映肝臟合成功能的指標主要包括: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時間(PT)和膽鹼酯酶(CHE)等等。

血漿內主要蛋白質幾乎全部由肝臟製造。肝臟合成的蛋白質主要為Alb,大部分球蛋白也由肝臟產生。肝臟尚能合成血清膽鹼酯酶(CHE)及多種凝血因子。肝損害時,合成功能下降,以上指標濃度也隨之降低,其降低程度與肝臟合成功能的損害程度呈正比。

Alb

肝臟是人體合成Alb的唯一器官,合成後供機體需要,且幾乎不被排出,其在血漿中的半衰期約為21天,

因此Alb的高低反映肝臟合成代謝功能和儲備功能,也是評估肝硬化嚴重程度及判斷預後的指標。

參考範圍

正常情況下,

血清總蛋白 60-80g/L;血清Alb 40~55g/L;血清球蛋白 20~30g/L;白蛋白/球蛋白(A/G)>1

臨床意義

若Alb持續下降,提示肝細胞壞死進行性加重,預後不良。

除此之外,Alb具有營養細胞和維持血管內滲透壓的作用。當Alb減少時,血管內滲透壓降低,患者可出現水腫、腹水。

肝臟受損時,雖然Alb合成減少,但由於免疫刺激作用,γ球蛋白產生增加,因此總蛋白水平一般不會出現明顯變化。但在伴有腹水或食管靜脈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總蛋白水平降低明顯,一方面因為肝硬化,蛋白合成減少,另一方面與血漿容量擴張有關。

當肝功能嚴重受損時,如慢性中度以上肝炎、肝硬化、原發性肝癌等,Alb產生減少,而同時球蛋白產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肝炎患者長期白球比例倒置,警惕有肝硬化跡象。

PA

PA於肝臟中合成,分子量小,因電泳時PA位於Alb之前而得名,可作為早期肝損傷比白蛋白更為敏感的指標,也是判斷肝病預後的一項指標。

研究表明急性肝炎時PA異常率為34%,而Alb異常率僅為17%,因此PA能更靈敏地反映肝細胞損傷,

可作為判斷急性肝損傷的靈敏指標

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肝病患者PA常降低50%左右,壞死後肝硬化常降到0;而在肝壞死較輕預後良好的患者,PA會隨著病情的好轉而恢復至正常。

PT

血漿PT是評價肝臟合成功能的另一指標,該指標檢測血液凝固時間,它需要肝臟產生的Ⅱ、V、Ⅶ、Ⅸ因子的參與。

當肝細胞廣泛受損時,肝臟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導致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凝血酶原活動度(PTA減低),當PT超過3S以上為異常;4~6S時,表明嚴重的肝損傷且預後極差。

動態監測PTA非常有助於判斷肝功能的變化,PTA迅速下降到<40%是診斷肝衰竭的指標之一。

CHE

臨床上測定血清CHE主要用於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和肝實質細胞受損的程度。

肝病時,CHE常降低,其降低幅度與血清白蛋白大致平行。由於CHE半衰期短於白蛋白,因此比後者更敏感地反映病情變化。

05

反映肝纖維化的相關血清指標

透明質酸

透明質酸是一種分佈於細胞外基質的氨基葡聚糖,主要由肝星狀細胞或纖維母細胞合成。在眾多反映肝纖維化的指標中,透明質酸的敏感性最高。

急性肝炎時血清透明質酸含量多正常,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時由於肝臟代謝能力下降,清除減少,使血清透明質酸水平升高,且其升高水平與肝臟炎症或肝纖維化程度呈正相關 。

Ⅳ型膠原和層黏蛋白

Ⅳ型膠原和層黏蛋白均是構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當肝臟持續損傷時,兩者合成增加,但肝臟的降解能力降低,出現毛細血管化。同時,血清中Ⅳ型膠原和層黏蛋白水平升高,且與肝纖維化程度具有相關性。

以上僅列舉了肝功能檢查較為常見的指標,儘管各項指標在肝病診斷過程中的都有其相應的作用,但也難免存在侷限性。

一是敏感性不夠高,比如有嚴重肝臟疾病如肝硬化或肝細胞肝癌的患者其ALT、AST和TBIL可能正常;二是特異性低,肝功能指標異常未必就有肝病,因為有可能受肝外因素的影響。

因此,實際臨床工作中,對疾病下診斷還需要進行詳細的病史採集和全面的體格檢查,以及病原學檢測和B超、CT等影像學檢查資料甚至肝活組織病理檢查。

只有將多方面的資料綜合起來才能最終確定病因,評估病情,明確診斷,進而指導下一步治療。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膽汁淤積性肝病診斷和治療共識(2015)[J].臨床肝膽病雜誌,2015,31(12):924- 933.

[2]王曉霖,楊京,前白蛋白、膽鹼酯酶、凝血酶原時間及纖維蛋白原與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分級的關係[J].臨床肝膽病雜誌,2007.23(5):377—378。

[3]張淑豔,熊慧順,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檢查及臨床意義[J]臨床軍醫雜誌,2010,38(2):279—280.

[4]李飛,陸倫根,肝功能異常的評估及臨床意義[J],臨床肝膽病雜誌。2015,31(09),1543-1546

本文來源: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本文作者:貓草

本文稽核:楊衛生 景德鎮市第二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絡授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