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最神秘的女人,以一人之力幹翻降服諸多強人,她卻下落成謎!

話說,呂布被曹操軍隊圍困之時,貂嬋不願丈夫單獨突圍,矢言要與他“生則同居,死則同穴,至死不分離。”聽到這話,呂布深受感動,於是,便放棄了陳宮的妙計,每日只與貂蟬作樂,置前線的戰事於不顧。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呂布被曹操擒殺,白門樓上殞命。

三國中最神秘的女人,以一人之力幹翻降服諸多強人,她卻下落成謎!

那麼,呂布被殺後,貂蟬去哪兒了?

對於這一點,在羅貫中的書中並沒有給讀者交代清楚,也許她被曹操納為小妾或者直接處死了。對於貂蟬的美貌,相信大家都有所聽聞,但是,她究竟美到了什麼程度?曾在網上流傳的貂蟬容貌復原圖恰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有人曾在沂州木耳村發現了“貂蟬墓”,甚至,還有戲臺等建築,雖然,現場已經成了廢墟,但是,貂蟬墓還是被清晰的保留了下來。當然,不少學者認為:貂蟬墓只是一個普通的人造景觀,是假的。

三國中最神秘的女人,以一人之力幹翻降服諸多強人,她卻下落成謎!

三國中最神秘的女人,以一人之力幹翻降服諸多強人,她卻下落成謎!

貂蟬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素有“閉月”之美名,意思是說:就算是月亮也不及她的美貌,乾脆羞愧的用雲彩遮住自己,不敢與貂蟬比美。貂蟬在《三國演義》裡的第一次出場可謂豔壓四方。她不僅舞姿優美而且外貌可人,引得在場的男士紛紛側目,尤其是呂布更是把貂蟬從頭到腳的看了個夠。

貂蟬也被俊朗的呂布所吸引,二人在席間眉目傳情,貂蟬暗許芳心,呂布立志一定要得到貂蟬。董卓也曾評價貂蟬是神仙樣貌,足以證明貂蟬的美貌。後來,又有作者羅貫中用兩首詩詞“驚鴻宛轉掌中身,只疑飛過洞庭春;按徹梁州蓮步穩,好花風嫋一枝新”來描繪貂蟬的色藝雙絕。

而且,從貂蟬的事蹟來看,她也是一位有情義的女子,在三國演義裡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和光輝的人物形象。魯迅先生曾寫道:“貂蟬起初是曹操獻給董卓的美女,但是,根據曹操的為人和他後期對董卓的行為去看,這個說法未必屬實。”當然,最新流行的說法是:“貂蟬沒有真實存在過,歷史上也沒有這號人物,而她的人物形象是被虛構的。”

三國中最神秘的女人,以一人之力幹翻降服諸多強人,她卻下落成謎!

很多研究三國的學者十分認可這個說法,因為在《三國志》和《後漢書》這樣的“正史”裡,僅描述過呂布與董卓的奴婢通姦之說,還說道呂布逐漸覺得心裡不安生乾脆斷了聯絡。但是,書中卻從未準確提及這個奴婢究竟是誰,樣貌如何,身家經歷等,以及二人為何不再聯絡,這些問題均未說明。

直到《三國志評話》裡,才對這個奴婢有了一點描寫,說她名叫貂蟬。據說,貂蟬曾在元朝人的雜劇裡“自爆”過身家,原是木耳村之人,也是任昂的女兒。羅貫中正是利用這些平話和雜談去完善自己的作品,同樣,也為了讓劇中的人物發展和各自走向,她重新構建出了貂蟬這個人物,不僅將她的外貌,才情,年齡等進行一一交代,而且在“連環計”一節裡,也讓貂蟬成為了絕對的“女主”,從而調撥董卓和呂布的父子關係。

《三國演義》裡談及貂蟬的故事,說她年幼入府,一直在司徒王允家裡長大。長到十六歲時就是一個豔麗的美人,而且能歌善舞。這裡的故事已經從董卓家的侍女變成了司徒王允家的歌姬,而且,描述司徒王允把貂蟬視為自己的女兒一樣,也為後面司徒王允實施美人計奠定了基礎。試想,如果不把貂蟬“抬高”到司徒王允義女的身份,僅是一名普通歌姬,身家又不是那麼的清白,最終,又怎會使得董卓和呂布為她大打出手?

三國中最神秘的女人,以一人之力幹翻降服諸多強人,她卻下落成謎!

所以,不得不佩服羅貫中對人物細節的把握是非常精準的,他對人物的創造進行了細微的描寫,將貂蟬的美麗智慧都描繪的深入人心,成就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奇女子。貂蟬成為整個連環計裡最亮眼的一環,透過貂蟬的左右逢源,令董卓、呂布父子二人隔閡越深,最終,導致了後面三國故事走向的改變,相信,如果不是有貂蟬的應變能力和謀慮,王允計策未必這麼順利。自此,貂蟬也被譽為三國第一女特工的稱號。

透過羅貫中的描寫,也讓不少讀者切實相信了貂蟬的存在,而且,非常關心她的命運,可惜的是,羅貫中並未對她的結局有交代。或許是忘記了,也或許是沒有辦法處理,呂布放棄陳宮妙計後被擒。貂蟬也在戰亂之後被磨平了稜角,曾經那個忠肝義膽的女俠也變得碌碌無為。有人猜測,呂布死後,貂蟬被曹操“笑納”,也許貂蟬是隨呂布殉葬。

最終,就是這樣一位奇女子的結局,令世人猜測不已。

三國中最神秘的女人,以一人之力幹翻降服諸多強人,她卻下落成謎!

有人說:貂蟬的價值被榨乾後,遭到了遺棄,最終,令人心心念唸的結局無外乎“慘死”和“善終”,現在回看三國演義央視這版本的貂蟬,交代她隨風而去了,這也未必不是一個好結局。貂蟬身著一身紅色長衣,最後凝望了一眼曾經風起雲湧的長安城,最終黯然落幕,跟著馬車離開了。就是這樣一位很有可能僅是虛構的人物,她的結局卻一直牽動人心。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三國志》、《三國志評話》、《後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