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爭議,還有死亡危險!真實的探險什麼樣?高光時刻背後的故事,在這裡

摘要:關於探險運動的風險問題,尤其是有死亡危險的探險運動,一直都備受爭議。

備受爭議,還有死亡危險!真實的探險什麼樣?高光時刻背後的故事,在這裡

人的探險本能一直存在,幾乎與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人也豐富著對自己、對世界的認識。

歷史長河中,什麼樣的探險故事值得書寫?愛德華·拉森用細膩的筆觸,在《觸及巔峰》一書中展現了探險者衝擊地球三極的故事,全景展現了人類探險史上的鼎盛之年。

今時今日,我們當如何理解探險與探險精神?這些故事又能給現在的人們帶來怎樣的啟發?本書譯者、中國體育報業總社新體育網專職編委譚傑的講述,引人思考。

探險 | 生存的本能和獎勵的機制

上觀新聞:這是一本關於探險的書,書中描繪的人和事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似乎相隔很遠,但它依然備受關注。這是否與人類的探險本能有關?

譚傑:我覺得確實存在一種東西叫作探險本能。其實從最早的狩獵時代開始,人類為了生存就經常要去做一些超出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認知範圍的事情。比如說要追一頭野豬或者野牛之類的獵物,就需要人類跟著這些獵物奔跑。獵物肯定是覺得哪兒能逃生它就去哪兒,所以人類要被動地跟隨,方向、距離、目的地完全不知道,而且還有被攻擊的危險。

當然,人類有一種超越這些大型動物的能力,叫作耐力,也就是連續奔跑的能力。因為有別於其他動物的身體構造,人類可以透過血液迴圈、出汗、減少太陽直射面積等方式在運動的時候降溫,這樣可以持續地對獵物進行追逐和驅趕,而自己不喪失運動能力。這是人類在狩獵時代能夠生存下來的一種極其重要的能力。絕大多數動物是沒有這種能力的,它們不能長時間快速奔跑,比如說豹子、獅子,它們可以短時間內速度很快,但是它們必須要停,因為它們的血液溫度在上升,如果不停的話,就會死,我們可以理解為中暑吧。所以早期人類的狩獵過程,很多情況下就是透過這種方式把獵物累死的。

但是,在把獵物累死之前,你有可能需要追逐很長時間,而且你最終到達的地方是一個完全未知的地方。也有可能你跟著獵物跑,最後跑到了獵物的勢力範圍內,最後被獵物給圍殲了。所以冒險確實是一種生存的本能。但是,冒險同時還有一種獎勵的機制。冒險之後,你有可能獲得豐厚的回報。比如你把動物累死了,就獲得了食物。跟著動物跑,你還有可能找到更好的水源和更好的居住環境。所以,我們也可以認為冒險是人類的一個基因,因為它對於人類的進化是有作用的,所以一直存留在人類的體內。

上觀新聞:那些喜歡冒險的讀者,能在書中讀到扣人心絃、驚心動魄的故事,而那些對世紀之交歷史感興趣的讀者,也讀得津津有味。看來作者很會講故事。

譚傑:作者愛德華·拉森寫得確實好。他蒐集了很多的資料和文獻,比如說當時探險者們的日記、探險者們在探險過程中給家人和朋友的信件,還有當時的新聞媒體的報道,以及探險者們寫的書。作者非常睿智,分析能力也相當強,他把素材消化之後,就用講故事的方式把整個過程重現出來。全書可以說是無一句無出處,甚至作者會告訴讀者,哪些地方几個當事人的敘述是不一樣的,提醒讀者自己去做判斷。

備受爭議,還有死亡危險!真實的探險什麼樣?高光時刻背後的故事,在這裡

愛德華·拉森

另一方面,這本書中涉及的幾個探險的目的地,因為科技的進步,現在有些線路已經很安全了,所以人們可能不再需要去探險,但大家仍然對它們很嚮往。本書提到的三極,也就是南極點、北極點和喀喇崑崙山脈的喬戈裡峰,直到今天仍然是探險的熱門目的地。我想這也是本書吸引人的原因所在。

故事 | 科學態度與挑戰自然並重

上觀新聞:其實登山運動一直是存在爭議的,有人甚至覺得這是讓一些有前途的年輕人去做“無畏的犧牲”。您怎麼看?

譚傑:關於探險運動的風險問題,尤其是有死亡危險的探險運動,一直都備受爭議。這本書也提到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引發巨大爭議的死亡事件,就是在攀登阿爾卑斯山馬特洪峰下撤過程中出現的英國團隊的死亡。這一悲劇被當時以《泰晤士報》為代表的英國媒體進行了廣泛的報道,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包括查爾斯·狄更斯在內的很多名人都發表了言論。狄更斯當時是持質疑態度的,他指出了登山者的自私意識,“我們被告知,登山是一項很爺們兒的運動。之所以這麼說,也只是因為這不是一項娘們兒的運動。但是,這絕不是一項紳士運動。”書中也提到,維多利亞女王被死亡的悲劇震撼,她吩咐首相,由政府出面,要麼控制一下這種狂熱,要麼讓這項運動變得安全一些。

我相信每一個去探險的人都不認為自己是去犧牲的,或者說得直白一點,都不認為自己是去送死的,他們自認是有相當把握的。至於其中的風險,這又回到了剛才提到的話題,就是冒險行為的背後,是有一個獎勵模式驅動的,這種獎勵不一定是財富和利益,也可能是探險者內心的滿足。

所以我覺得,就探險者本人來講,他們對於生死的價值判斷其實是非常清楚的,外人無從理解,所以也不應該過多地去評價。如果要評價的話,只有一點,那就是應該以科學的態度去進行探險。尤其是探險的組織者或者領導者,要科學評估風險,要負起責任,不能拿別人的生命去冒險。在帶領大家一起冒險之前,還應該告訴大家所面對的風險是什麼。

上觀新聞:雖然說出發前是有相當把握的,但探險過程仍然充滿著許多未知。書中所寫的這些探險者,他們對待危險、對待失敗的態度,為何比較灑脫?

譚傑:這本書講述的年代,是20世紀初的1909年,這個年份很特別。從歷史角度看,探險與大航海是一脈相承的。大航海等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一部分是為了追求財富,而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大部分的地方已經被開發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少部分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南極、北極、高峰等還沒有人類進入,所以在那個年代產生了探險的風潮。但要注意的是,當時探險的主要出發點和目的已經不是為了追求黃金等利益,而是為了一種挑戰自然的榮譽感。

備受爭議,還有死亡危險!真實的探險什麼樣?高光時刻背後的故事,在這裡

世紀交替的時代,科技並不發達,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也不便宜,所以很多探險都是人類步行前往的。騎士時代英雄主義盛行,但到了熱兵器時代,個人英雄主義在生命、科技面前似乎沒有那麼大的價值。《觸及巔峰》故事裡體現的,有可能是最後的英雄主義。

回家 | 無人生還的探險沒有意義

上觀新聞:一旦開啟征程,過程中的堅持和持續的努力是非常關鍵的。書中最觸動您的有關堅持的故事片段是什麼?這種接近生與死的體驗,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譚傑:最觸動我的故事片段倒不是堅持,而是放棄,或者說活著回家。書中有一句話,“如果回家是終點的話,那麼抵達地球的終極邊緣,只是回家路程的一半。”這個故事發生在南極的那個探險隊,在距離南極點180公里左右的時候,領導者沙克爾頓計算了一下,決定就此折返,回家。書中還有一句話,“如果我們沒有持續努力,那麼我們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無法活著回來講這個故事。”這種努力,既是衝擊目標的努力,也是回家的求生欲。顯然,完成目標但是無人生還的探險是沒有意義的。這就是探險的殘酷和探險者的冷靜之處,他們要平衡功成名就和活著回家之間的關係,計算出最佳點,然後堅決執行。在這個故事中,沙克爾頓根據隊員們的身體情況、路程、時間、補給等因素,最終找到了最佳點,然後帶領大家安全回家了。書中還講述了他們回到南極大陸邊緣,但是險些與接應他們回家的船擦肩而過的驚險情節。探險隊的一名成員在日記中的感慨“如果我們哪怕再多往南走一個小時,我們都回不到家”是非常準確的。

他們雖然沒有完成抵達南極點的既定目標,但這是一個成功的故事,這種接近生死的體驗其實就意味著人類距離終極目標又近了一步。

備受爭議,還有死亡危險!真實的探險什麼樣?高光時刻背後的故事,在這裡

上觀新聞:要審視和理解當年探險家的抉擇,還得回到那個年代和那時的情境。過去與現在,探險者面對的“未知”是完全不同的。

譚傑:這要談到本書對我的另外一個觸動,就是我們現在的探險和110多年前的探險真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現在探險所去到的地方和途經的線路,其實都是被前人走過的,即使沒有被前人走過,也可以被衛星或各種各樣的方式觀察到。也就是說,現在的探險基本上沒有去過未知的地方,當然,這僅就地球表面而言,一些洞穴或者海底以及外太空除外。每一個地方都是已知的,未知的只是實時的氣候,比如人到那兒的時候氣候條件是怎麼樣的,瞬間的溫度、瞬間的風力是未知的。當然,大致的氣象形勢也已經可以預報,但某一點某一瞬間的極端的氣象還不能完全掌握。

所以,今天探險運動的極限性在於探險者們給自己增加的難度,比如說單人穿越、無保護、自補給、無助力等等,以及一直被職業登山家們推崇的阿爾卑斯式登山,簡而言之就是自助登山,自己修路、自己補給,沒有氧氣瓶。但是100多年前完全不一樣。當時人們連北極是一塊陸地還是一塊冰都不瞭解。更何況這一路上,地形、氣候什麼樣,因為沒有人走過,所以完全不知道。甚至,北極點和南極點到底在哪裡也不知道,要透過儀器測量,然後再計算,才知道個大概。那時也沒有行動式的電報系統,不能實時與大本營、媒體和家裡人聯絡。100多年前的探險故事,都需要探險者活著回到自己的船上,再開到有電報的港口,才能把訊息告訴全世界。

但是,僅僅用了100多年,人類到現在為止,已經把曾經需要傷殘甚至獻出生命才能完成的探險旅程變成旅遊專案了。百年來科技的進步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疆界,拓展了人類可以舒適活動的區域,這是給我的另外一個很大的觸動。

特質 | 掌握所處時代最先進的技術

上觀新聞:一名好的探險者,通常具備哪些特質?

譚傑:我覺得探險對人的素質要求其實幾百年來一直沒有改變過。探險者要掌握生存的技能,要有比較不錯的運動能力,這個是從人本身的素質而言。還有就是使用最新的工具和技術的能力,畢竟,製造和使用工具是人類從狩獵時代一直到現在,能夠區分高手和普通人的很重要的一個標準。這種能力在狩獵時代可能是投射石塊的能力,而今天是使用智慧裝置的能力。總之,一個高水平的探險者一定要掌握他那個時代最先進的技術。

上觀新聞:這些對探險來說至關重要的素質和特質,是可修煉、可複製的嗎?

譚傑:我覺得一個超級探險者一定擁有一種難以形容、難以複製、難以學習的素質,那就是天賦。比如精神上的天賦———巨大的抗壓能力,以及身體方面的天賦,比如有的人就是可以耐住各種極端環境,在極端寒冷、極端炎熱、極端飢餓的時候仍然保持頭腦清醒,而且仍然能夠保持強大的運動能力。

如果說上述素質還有一點後天鍛鍊的成分的話,那麼還有一種素質絕對是天生的———本能。也就是大腦下意識的對身體的支配能力。它有兩種體現,第一種表現是可以瞬間爆發出超常的能力,比如速度、反應、彈跳力、抗擊打能力,相當於自己的大腦給自己的身體自動注射了一針腎上腺素,實際上就是腎上腺素突然大量快速分泌,以讓自己瞬間脫離危險,或者實現目標。這就是人的本能,無法訓練、無法複製、無法重現,卻是高手的必備素質。

第二種表現是自我保護的能力。前面說過,衝擊南極點的沙克爾頓計算出回程所需要的時間、補給等等,然後確定了折返的地點,最終保證了所有成員的安全,這是根據資料計算出來的。但還有一些頂級探險者,他們的大腦就能自動計算出身體面臨的潛在危險,從而自動地儲存能量、精力等作為備用。他們總是顯得更有理智,顯得更有預見性,這種預知未來危險的“超能力”是天賦。

上觀新聞:對一個探險團隊來說,不同成員之間如何合作,發揮各自的特長?

譚傑:團隊中一定會有合作,而這涉及人的性格。這是探險過程中容易被忽略但絕非無足輕重的因素。因為探險者絕大多數是擁有比較獨特性格的人,相對獨立,但在一個漫長的過程中,甚至有可能是在封閉的人際關係中,又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所以這對探險團隊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擁有上述所談到的天賦的人,會成為探險團隊的組織者。那些暫時無法成為組織者的探險者,其實也需要一種素質,就是甄別優秀組織者的素質。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一個探險的組織者或者領導者,但並不是說你不能成為這種人,你就不能去探險。你需要能夠判斷你的組織者是不是一個優秀的組織者,你是不是跟對了人。如果你能找對一個優秀的組織者,對自己也是一種保護。然後你要在探險過程中展現出良好的合作和配合能力。

本書中講述的4個探險故事,涉及兩個堪稱合作完美的團隊,有一個被勉強維繫著、接近崩潰邊緣的團隊,有一個獨裁製的、探險之後成員之間惡語相向的團隊。在此,就不劇透了。

備受爭議,還有死亡危險!真實的探險什麼樣?高光時刻背後的故事,在這裡

《觸及巔峰》

[加]愛德華·拉森 著

譚傑 譯

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