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中國直轄千年以上,越南人為何沒學會說漢語?

如果要在這個世界上找一個和中國最像的國家,那麼非越南莫屬,越南無論是從文化背景還是政治體制上,都和中國極為相像。畢竟相對於朝鮮半島、琉球和日本等其它漢文化圈國家,越南和中國在古代關係更近:它長期以來是中華帝國的直屬領土。

以現在河內為中心的紅河平原地區,可以說是越南這個國家的發源地(現在中南部都是越南後來打下來的)。秦朝南征後控制了百越(兩廣),而秦滅亡後,兩廣地方官員趙佗獨立,建立南越國,之後南越國繼續南征,征服了紅河平原地區並且設定了交趾郡,之後這一帶長期是中國的直屬領土,一直歸屬中國政權管轄,一直到五代十國亂世,才徹底脫離中國獨立。

曾經被中國直轄千年以上,越南人為何沒學會說漢語?

那麼問題來了:越南人為什麼不說漢語呢?

現代越南人和中國人早就是不同的民族了,越南民族有自己的語言也是當然的,但是中國直接統治越南的歷史將近千年!這麼久的直接統治,難道連漢語都沒有普及嗎?中國古代同化的民族不少,契丹、女真、大理、西夏……這些地方也曾經有自身獨特的文明和語言文字,但徹底融入中華體制後,漢文化都佔了絕對的主流,這些地方的語言基本都喪盡了。英美也是一樣,雖然美國成功從英帝國中獨立,但是美國人也仍然說英語,那越南語是怎麼形成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大家首先要清楚最開始越南的情況,最開始控制越南的南越國政權,其官方語言文字仍然是漢語和漢字,不過這並不代表著南越國僅僅統治了漢人,越南本地還是存在著大量的越人部族(即“土人”)的,而且這些人才是主體居民,同化這些土人,是中國政權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南越國被漢代滅掉後,越南開始直接受大一統的中華帝國統治,漢王朝當然也在盡力開發越南,於是交趾地區開始出現大量的儒學學校。

曾經被中國直轄千年以上,越南人為何沒學會說漢語?

士燮,漢末至三國時期割據交州一帶的軍閥,出生於交州的廣信(今廣西蒼梧縣)。其先祖為魯國汶陽人。士燮既會漢語,也會當地土人的語言。

越人沒有文字,但是他們當然是有自己的語言的,不光交趾地區的越人有,江南一帶有些山越人也有,西北的羌人也有。不過問題在於,交趾地區是帝國最邊緣的地區,這個地方中原文化的輻射力最弱,所以同化也最難。

從兩漢、三國一直到兩晉,漢語毫無疑問都是交趾地區唯一的官方語言,漢字是唯一官方文字,當地的官家說的全都是漢語,由於中原對交趾地區開發力度的加大,加之亂世不少中原人士流亡南國,所以漢語傳播在越南地區是加速的。但是當地土人會說漢語的還是少數。

曾經被中國直轄千年以上,越南人為何沒學會說漢語?

大部分南方越人部落都已經完全漢化

隋唐時期,中華重歸大一統,交趾地區並不是邊疆羈縻地帶,而是帝國直屬的州郡,漢語的地位不會受到任何威脅,而且由於隋唐強大的國力和相對包容的態度,交趾地區還出現了大量人才,一代文宗姜公輔和廖有方便是交趾人,可見交趾的儒化已經到了相當的程度。

曾經被中國直轄千年以上,越南人為何沒學會說漢語?

唐代名臣姜公輔雖為愛州(今屬越南)人,但其祖先卻來自中國內地,先世源出天水(在今中國甘肅),至祖父姜神翊到欽州(在今中國廣西)任參軍,並定居該地。神翊子姜挺(公輔之父)又遷居日南縣,故此姜公輔家族遂成為愛州日南人,至今越南仍然有姜氏後裔

唐末由於中原混亂,交趾地帶的土豪漸漸自立,並於五代十國亂世徹底脫離中原,然而這個新生政權已經打下來濃烈的漢文明的印記,越南的官方文字一直是漢字,上層人士的漢文修養也相當之高。

曾經被中國直轄千年以上,越南人為何沒學會說漢語?

不僅僅是在文字方面,語言方面也如此,越南當地的土語也受到強勢語言漢語的影響,漢語詞語在借入越語後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詞語系統,學界一般稱該系統為"漢越詞",越南語中的漢語藉詞可達60%,在政治、經濟、法律等領域則高達70-80%。還有許多越南學者認為高達82%!這遠遠高於朝鮮語和日語,原因便在於越南古代是受中華直轄統治的。

曾經被中國直轄千年以上,越南人為何沒學會說漢語?

中古漢語對越南語影響非常大

到現在,越南人仍然把圖書館叫“書院”,把科學院稱為“翰林院”,把大學生稱為“生員”,海軍司令稱為“提督”。

所以,當時的越南土語,用漢字表示雖然有時候也有些不方便,但大體還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一直這麼發展下去,越南語很可能也會發展成一種類似粵語一樣的,成為距離官話比較遠的漢語方言了。

只不過,由於10世紀之後,在政治上越南和中原脫節,這使得越南語言的發展無需再根據漢語標準語的指導進行,越南人卻按照自己的讀法來讀漢文,漢語讀音不再跟中原漢語有口語上的直接聯絡,而朝一個相對獨立的方向發展,經過了數百年,終於形成了相對獨立的越南語了。

現代漢語官話源於明清官話,這段時間越南和中國是兩個政治實體(1407-1427年這20年除外),600年時間,足夠越南語和漢越語漸漸分離了,只不過,即使是分離出去的越南語,也還有著濃烈的中華文化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