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的發源地為何不復當年

說起河南,中國人一般會有兩種刻板印象:一是歷史悠久。處於中原腹地,各路人馬你來我往這麼多年,還有好多朝代在此建都。二是窮。現在的河南無論怎麼說都和富裕掛不上鉤,作為中國曾經核心地帶的中原腹地,今天怎麼就窮了呢?所以今天咱就聊聊有關中原的興衰。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為何不復當年

首先咱先了解一下什麼是中原?看歷史啊避不開的一個詞就是中原。歷史人物逐鹿中原、塞外民族入主中原,但是中原是什麼不明確。從廣義上說,整個黃河中下游都能算中原。從狹義上說,中原就是河南及周邊地區。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為何不復當年

明確了範圍,咱再來聊聊歷朝歷代到底有多少王朝在此定都。商朝都城安陽、殷墟,東周洛邑(洛陽),戰國三晉韓趙魏,東漢洛陽,曹魏許昌、洛陽以及後世的北周、五代(梁唐晉漢周)、北宋。

為什麼這麼多政權喜歡在中原建都?三條原因。首先,位置居中。咱們看歷史地圖,中原這塊地方一直處在王朝疆域中心的位置。也就是說,它到各處距離基本比較平均。都城設在這,有利於運輸、傳令、運兵。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為何不復當年

位置居中的豫州

其次,自然環境優越能夠養活大量人口。要問古代中原環境有多好,咱單說一點:古中原可是有犀牛哦。翻閱先秦時代的歷史,經常經常提到一個詞:犀甲。即犀牛皮做的甲冑。早年金屬產量、鍛造技術跟不上,沒有多少金屬鎧甲。用堅硬的犀牛皮做甲是比較經濟的。因為需求量太大,犀牛快被滅絕了,再遇上中原的幾次小冰期,犀牛在後世中原再也見不到身影。但是中原存在過犀牛這件事能說明古代中原要比現在溫暖。犀牛這種怕冷的動物都能生存,那自然很適合人類繁衍。古籍中有一詞形容中原:膏腴之地。說的就是中原土地肥沃適合農業種植。

除了地理層面原因,還有一種觀念上的原因。這塊地自然條件好,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來此定居。有人有地就有軍隊和糧食,中原自然就會誕生強勢政權。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政治局面的象徵:誰控制中原誰就有底氣稱王稱霸。

正因為這三大原因,歷朝歷代中原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這中原的衰落是源自北宋。說到這會有人提出疑問了,北宋不是定都開封嗎,開封放在世界算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中原衰落咋就源自北宋呢?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為何不復當年

古代社會經濟的好與壞是以農業為基礎的。北宋跟前朝(唐)比,中原已是明顯衰敗了。由於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整個中原無險可守,所以北宋時期的中原直面遼、金的威脅,因此北宋不得不屯重兵防守。尤其是首都汴京周圍,號稱有80萬禁軍防衛。即使屯了兵,該打仗還得打。北宋100多年裡,大小仗打了無數回。算上五代更迭動亂,中原地區被破壞及其嚴重。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為何不復當年

打仗直接引發的問題就是農業衰敗。北方種小麥,不斷消耗地力。土地越種越貧瘠,再加上戰亂(勞力被抓壯丁土地荒蕪),使得本就產出不高的中原地區更是雪上加霜。根據北宋年間的人口普查結果,在汴京每平方公里有人口上萬。一出汴京,人口密度開始直線下滑。往西走,唐州、鄧州一帶每平方公里不到十人。

戰爭除了影響農業生產還影響商業繁榮。戰事一開,道路閉塞,行商自然就困難。但是,商業活動還得繼續啊。沒有商業,北宋拿什麼養活汴京如此龐大的人口。北方不行了就從南方運錢糧,經濟中心由此轉移到南方。

南方還有一個北方沒有的優勢就是水運發達。水運可以晝夜不停,而且單次的運量遠超陸運。所以,自從隋朝開通大運河以來,水運就成了極為重要的運輸方式。咱們剛才說了,中原地區人口不足農業凋敝,養活這麼多人基本全靠大運河從南方運糧。光是運到汴京的糧食一年就有700萬石。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為何不復當年

咱們看,北宋時期中原衰敗是由於戰亂。靖康之亂,汴京被金軍攻克,紹興議和後中原就被納入金朝的版圖。等到蒙古人滅金和南宋的時候,中原地區已經由於連年戰亂和小冰期帶來的氣候異常被徹底毀了。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為何不復當年

蒙古人不喜歡經營農業,甚至想在中原開發牧場。到了明清兩朝,中原已然是一副爛攤子。窮得叮噹響。朱元璋擊敗陳友諒後試圖調集人口移民中原重建中原。但是架不住中原被破壞得太嚴重了,沒有實質性的結果。

而且比起重建中原,明顯被宋朝養肥了的江南更具吸引力。所以元明清三朝經營的重點一直在江南。這中原的興衰概括起來就是:起於沃土終於戰亂。一開始,這塊地確實是個好地方,大家為了爭奪這裡打了幾千年,生生的打衰敗了。結果呢,都嫌窮。不拿正眼看。最後越搞越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