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天下之貨,趣說古代的集市

聚天下之貨,趣說古代的集市

集市貿易在華夏有著悠久的歷史。據《易·繫辭》記載,神農時代,“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這大概就是華夏最古老的集市。

古代,隨著都市的出現,商業貿易一般都在城裡進行。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貨幣、度量衡,修馳道,更加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到西漢時,都城長安及洛陽、邯鄲、臨淄、宛城、成都等大城市,都發展成為著名的商業貿易中心。當時,城市中的市場都有固定的地點,叫做“市井”。

據《左傳·隱公元年》記載,西周時期對各級城市的規模有嚴格的限制。對於城中之市,也有定製。根據戰國初年成書的《考工記》和考古發掘,便得知,當時城市裡的宮殿、祖廟、社廟、市、居住區都是一個個封閉形的群落,宮殿區由高牆環護著,居住區也被劃分為整齊的方形的“裡”“坊”,每一里或坊也都有高牆環護,只能由里門進出。市,也是一個由高牆環繞著的方形區域,市內除十字形或井字形連通四周的市門的主街道以外,還有若干里巷式的較小街道。街道兩側,排列店鋪與貨攤。沿街排列的店鋪稱“列肆”,列肆後面儲存貨物倉庫稱“店”,或稱為“邸舍”“廛”。那時,官府對市井控制很嚴,市內設有專職的門吏掌管;設定“市令”或“館長”管理,監督交易;還有專管治安的官吏。

直到唐代前期,官府對市場的管理都還很嚴,不僅嚴格區分商業區與居民區,而且還限定市場活動的時間,每天上午擊鼓三百聲開市,下午擊鉦三百下收市。這個市,只准具有“市籍”即具有商人戶口的商人及其他特許人員在裡面設肆經營,而且只准在市內營業。由此可以看出,此時的城中之市,實際上是“井中”之市,它只是城內呈井字形的特定區域。

隨著農業、手工業和交通事業的發展,人們開始在州、縣府所在地以外,交通方便或居民集中的地方進行交易活動,這些地方後來就逐漸形成集市。唐朝中葉以後,這種集市逐漸增多,宋代商業繁榮,集市貿易也更加發達。

古代集市的形式很多,有定期的常集,也有不定期的各種特殊集市;集市的名稱五花八門。就常集而言,據《五雜俎》載,嶺南人叫“虛”(墟),西蜀人叫“亥”,山東人叫“集”,而江浙人則稱為“市鎮”,不一而足;至於特殊的集市,名稱就更多了,如廟市(也叫廟會)、香市、花市、藥市、燈市等等。

聚天下之貨,趣說古代的集市

集市交易的日期因各地商品經濟發展的程度高低而各不相同。江南的“市鎮” 很多是常市,“一月之中,靡無市焉”,嶺南的“虛”除少數“逐日市”外,一般都是“有常期”的,“虛期”或五日或三日,有的每旬四次。據《五雜俎》解釋,“虛”乃取“有人則滿,無人則虛,滿時少,虛時多”之意。西蜀的“亥市”則按十二地支計算,逢“亥”日為集市日。有的集市,五日一集,輪迴輾轉,間或有十天四集的。由於各地對集市的稱謂不同,所以對於上市交易的活動,有的稱為“趁墟”,有的稱為“趕市”,也有的稱為“趕集”。唐朝著名詩人柳宗元有兩句詩“青箬裹鹽歸峒客,綠荷包飯趁虛人”,生動而形象地描繪了古代農民趕集的情景。

廣東的“四市”是有名的專業化集市。據清人屈大均《廣東新語》載,“藥市”在羅浮沖虛觀左旁,也叫做“洞天藥市”;“香市”,在東莞的寥步,凡各種生、熟“莞香”,都集中在這裡出售;“花市”,在廣州七門,“所賣止素馨,無別花”,就像洛陽只稱牡丹為花一樣;“珠市”,在廉州城西賣橋畔(今合浦)。

古代杭州西湖的“香市”則是一種綜合性的大型集市。據《陶庵夢憶》記載,杭州西湖的香市每年“起於花朝(夏曆二月十五日,或說二月十二日),盡於端午(五月初五)”,不但時間長,規模也大。在這期間,昭慶寺“凡胭脂簪珥、牙尺剪刀、以至經典木魚、孩兒嬉具之類,無不集……數百十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簇擁於寺之前後左右者,凡四閱月方罷”。

古代的廟市(也稱廟會)有點像今天的商品交易會,多在農閒時舉行。廟市一般是一年一度,為期約三五天,但也有一年數次,甚至每月舉行的廟會。尤其在宋代,廟市更是盛極一時。據《東京夢華錄》記載,每當大相國寺開放集市時,從大三門至內殿兩廊,各種商品陳列得琳琅滿目。還有臨時搭蓋的鋪棚,進行交易。而明代北京的城隍廟市,出售的商品不僅有古今圖書典籍,商周彝鼎、秦漢匜鏡、唐宋書畫以及雲南、廣東、江浙等地的珠寶、象牙、玉石、珍錯、綾綿等出售,而且還有來自外國的猩猩毯、多羅絨、西洋布等等,可視為國際性貿易的雛形。

最引人入勝的要數古時候的燈市。據《帝京景物略》記載,元宵之夜張燈的習慣,自漢代以來就有,明初“盛為綵樓,招徠天下富商,放燈十日”。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北京的燈市從正月初八開始,正月十三達到高潮,到正月十七才罷。所謂“燈市”即白天集市,晚上觀燈。每當入夜之際,華燈張放,五彩繽紛。更有鼓吹、雜耍、絃索等助興,臨朐人馮琦的《觀燈篇》形象地描繪了燈市壯麗的景觀,其中有“十二樓臺天不夜,三千世界春如海”之句,可見盛況之一斑。

◎本文原載於《月讀》,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