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宣德年間設計製造的銅香爐

宣德爐,是明代宣德年間設計製造的銅香爐,簡稱“宣爐”,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使用黃銅鑄成的銅器。宣德三年(1428年)初,明宣宗收到泰國王進貢來的數萬斤精美的“風磨銅”,敕令工部及禮部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等官員,利用貢銅鑄造鼎彝之事。據說,為了保證香爐的質量,煉製時加入了金銀等多種貴重金屬,與銅一起經過十餘次煉製,製成了數百種色澤精美的香爐,史稱宣德爐。。

明代宣德年間設計製造的銅香爐

不過,如今的“宣德爐”所指稱的,並非僅僅是明代宣德三年所鑄造的香爐,而是所有帶宣德款的銅爐,也可以泛指和宣德爐形制相近的不帶款或者帶有其他款的銅爐。正因宣德年間所制銅爐堪稱“前無所師法,後無以為繼”,在商周青銅器之後開創了鑄造銅爐的先河,故而,宣德爐已經成為銅製香爐的統稱。

為製作精品的銅爐,在宣德皇帝的親自督促下,整個製作過程,包括鍊銅、造型必須自《宣和博古圖》《考古圖》等典籍及內府密藏的數百件宋元名窯中,精選出符合適用物件、款制大雅的形制,將之繪成圖樣,呈給皇上親覽,並說明圖款的來源和典故的出處,經過篩選確定後,再鑄成實物樣品讓宣宗過目,滿意後方準開鑄。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成品後的銅香爐色澤晶瑩而溫潤,可謂是優冠諸爐,甚至被明清文人譽為——文玩之首,明代宣德爐的誕生揭開了中國製銅史上的新篇章。

明代宣德年間設計製造的銅香爐

宣德爐最出彩的地方在於它的色,其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膚柔膩可掐,於宣德爐的用料,以及製作工藝等多方面的特徵,細節,品味收藏宣德爐,竟也是頗有趣味。宣德爐不僅具備色質典雅、皮色豐富特徵,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特點。除色澤優美外,宣德爐還具有器型周正、線條簡潔、端正靜雅、氣度沉穩等特點,將銅爐藝術推向歷史巔峰。宣德銅爐的造型古樸莊重、做工精緻,也是繼商周青銅器之後,我國鑄造工藝中的一個高峰,其式樣多取自宋代的《宣和博古圖》和汝官哥鈞定等名窯瓷器。簡潔的造型、高度抽象的線條、精準的幾何關係,這些在宋瓷裡被運用得爐火純青的美學元素,在宣德爐上也能尋見端倪。

明代宣德年間設計製造的銅香爐

如這款宣德香爐,敞口,圓唇,短頸,爐身形制規整,爐型重心下沉,寬扁厚穩,三足矮。黑漆古色,墨暈其上,漆古沉入,古香古色,亦顯貴氣,微撫即亮,微溫即潤。包漿自然,為好古者最喜皮色,假以時日緩盤輕撫,此爐必出百年幻化皮色。底書“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使刀直接刻出,筆意甚濃,可見造款者匠心獨具。器物整體敦厚之中不失靈巧精緻,是為書房陳設雅器。焚香其內,歷史的厚重之感隨香外溢,仿若置身其中,隨香而止,悵然若失。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