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名"偵探",誰的斷案能力才是第一流?

相較於國外一直佔據頂流的兩大偵探火爆IP:夏洛克福爾摩斯以及名偵探柯南。我國的偵探影視才算是真正的遍地開花。

這四位就是近些年來霸佔中國古代偵探類影視劇的四位神探,又被稱為中國古代探案界的F4。

說來也巧,這四位神探的活躍時期還真不在一個時間點,最早的是狄仁傑,活躍在唐朝早中期,特別是武則天年間。順序第二的是包龍圖,成名於北宋仁宗時期,隨後是同活躍在宋朝,但卻是南宋孝宗時期的宋慈,最後就是清康熙年間的于成龍。

中國古代四大名"偵探",誰的斷案能力才是第一流?

這其中相隔時間最近的也就數包拯和宋慈,但就算是同屬宋朝,這兩位之間也差了六七代人,所以中國古代名偵探F4也就沒有相互切磋的機會了。

俗話說,

既然幾位不在一個時代,那也只能根據典籍記載的內容來對幾位“一較高下了。

大唐皇家神探——狄仁傑

作為F4當中的頂流人物,有關狄仁傑的探案影視劇向來是每季都不會缺席。不僅影視排場宏偉,就連劇情也絲絲入扣,十分的精彩。以至於現在狄仁傑都扛起了中國古代第一神探這把交椅。

然而,狄閣老的真實斷案情況究竟是如何?

中國古代四大名"偵探",誰的斷案能力才是第一流?

有關狄仁傑的權威介紹在

比如他的第一份官職就是汴州判佐,主掌刑罰審判,之後升任幷州都督府法曹,也是做的刑法。再後面就是進入中樞擔任大理寺丞。就是在這裡有了這麼唯一一句和狄仁傑探案有關的話:

除此之外,有關其斷案之事再無訴諸。

中國古代四大名"偵探",誰的斷案能力才是第一流?

這句話的大意是,狄仁傑在擔任大理寺丞的一年間,就解決了積壓的案件,處罰和釋放人數達一萬七千人,無有再訴冤抱不平的人。

而也正是這句話,才開啟了狄仁傑在近些年的神探之路。

一年斷案牽涉人數達一萬七千人,這是一個什麼水平?

先來大概估算下:

這些案子被堆積在大理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地方上遞而來,或是牽涉過深,或是證據無查。但狄仁傑卻能一天解決十件案子。

要麼狄仁傑是一個斷案的奇才,能夠一眼看透事情本質。

要麼就是證據無查,憑直覺或禮法解決。

從“無冤訴者”來看,傾向於第一種解釋。

但是從時間上來看,又屬於第二種。

不過,我的看法是偏向於第二種解釋,因為史書美化人物是家常便飯。

凡人封神——包拯

包拯是北宋民間封神的一個典範,相較於狄仁傑在現代的爆火,包先生表示一千多年前我就已經成神了,且陰間也是我的管轄範圍!

中國古代四大名"偵探",誰的斷案能力才是第一流?

包拯影視形象

雖說現在狄仁傑的名頭更響一點,但是拼底蘊,其他三位神探加起來都不如包拯。

要知道,

由此可見,中國老百姓對於包拯早已經上升到崇拜的地步了。

那麼問題來了,包公雖然鐵面無私被後人尊敬,但他的探案能力是否也是非常高超?

中國古代四大名"偵探",誰的斷案能力才是第一流?

關於包公的史書描寫,有兩本最為權威,一本是

然不管是《宋史》,還是《長編》,其中對於包公的篇幅並不是很多。關於其判案也只有那麼一小段:

這兩段引用其實說的都是一件事:

有戶人家的牛被賊人割了牛舌頭,主人來告狀。包拯告知說“等待便是,賊人自來投網”。不久後,有人來舉報說是發現一傢俬自殺牛的人。包拯問:你為什麼把人家牛的舌頭給割了卻又來反告別人?賊人驚服。

關於包公的這段斷案描寫比之狄仁傑的那一段生動了很多。它沒有直接說包拯斷了多少案,逮捕了多少人,只用一個例子就能看出包拯的斷案智慧。

中國古代四大名"偵探",誰的斷案能力才是第一流?

不得不說,偵探必須的一點就是邏輯性強,很明顯,包公是佼佼者。

法醫鼻祖——宋慈

憑藉著《洗冤錄》和《大宋提刑官》兩部影視劇,宋慈成了後人眼中的神探。本以為宋慈又是一位因為隻言片語而被強行轉行的刑官,結果等真正看到他的代表作以及生平履歷後,方才會由衷地說一句:

中國古代四大名"偵探",誰的斷案能力才是第一流?

宋慈的斷案手法和其他幾位完全不一樣,其他人靠的是細節邏輯,這些都是聰穎之人的方法,而宋慈則是靠屍體檢驗解剖,用存在的證據來推理,並開創了一個新的職業——法醫,且為這個職業留下了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同時也是圭臬之作——《洗冤集錄》。

簡單來說,狄仁傑、包拯等人斷案憑藉的是自己的智力和觀察力。而宋慈則是靠屍體上發現的實際證據,不僅為自己,也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經驗。

其實《宋史》之中並無記載這位法醫學之父,因為宋慈在政治和文學上的成就遜色於其在醫學上造詣,所以只有《中國醫學通史》才收集他的事蹟。

所謂刑偵檢不分家,一位好的法醫在現代可能只是對案件起到輔助作用,但在古代並不完善的刑法建制當中,法醫或者稱之為“仵作”時常能利用檢驗得來的證據直接反推案情的真相。

比如宋慈提出的“驗傷”:

諸如此類驗屍得來的證據,能夠最為準確地指出兇手究竟是誰。畢竟活人可以說謊,死人卻不會。

中國古代四大名"偵探",誰的斷案能力才是第一流?

由此可以看出,宋慈的真實斷案水平的確很高。但有一點值得提及:檢驗屍體或是驗傷雖然能夠直接幫助斷案,但並不是斷案的全部,有時候像發生一些偷雞摸狗之事的時候,還需要多靠一些敏銳的觀察力。

第一清官——于成龍

清朝有兩位於成龍於公,而且這兩位都是進入史書的大人物,更加巧合的是,這兩位年紀相差一代,曾同朝為官數十年,二人相交莫逆,死後俱被康熙賜予諡號。年紀長的于成龍諡號為“清端”,年紀較輕的諡號為“襄勤”。

這兩位於成龍皆是從基層做起,也有一些斷案如神的傳說流出,相關的影視劇也有幾部。但要說到最出名的,且最有資格稱為神探的,還是那一位年長的“清端公于成龍”。

這位於公做官極為清廉,堪稱是清代海瑞,連康熙都稱讚其為“第一清官”。

但明明是清官的於公,怎麼就成了大眾眼中的神探?

在為其立傳的《清史稿》中提了一句:

這段引用說明了兩個點:

中國古代四大名"偵探",誰的斷案能力才是第一流?

但這段引用裡面描述的于成龍也只是一個比較出色的官員,對於整體而言,遠不及包公那樣的生動。

那些影視劇上關於于成龍巧妙探案的由來都是從哪裡看來的呢?

於清端在清朝的名聲很大,是無數未曾踏入仕途的學子們心中楷模,當然也包括了頻繁不中的蒲松齡。

既然在官場上成為不了“於清端”,那便在自己的小說中長留他的美名。

於是乎,蒲松齡為于成龍排編了兩個斷案軼事。

這兩個斷案軼事都是關於緝捕強盜的,故事細節更突出,人物肢體語言和神色也更生動。

中國古代四大名"偵探",誰的斷案能力才是第一流?

或許這就是于成龍成為神探的由來。

綜合相關官方典籍對於上面四位探案能力的描述,其大體排位可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