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爺家藏一傳家寶,全球唯一一件,專家登門24次:捐給國家吧

大家好,我們的小倉鼠打洞學會另一種情懷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1983年,青州市博物館迎來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一位40歲的老農向博物館捐獻了一份400年前的殿試卷,這份殿試卷上面寫著六個大字:第一甲第一名。

這六個字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這份試卷就是400年前的狀元卷。

山東大爺家藏一傳家寶,全球唯一一件,專家登門24次:捐給國家吧

中國科舉制初創隋朝,成熟於唐朝,歷經唐、宋、元、明、清,1300多年的歷史,在這一千多年當中,出現了700多位狀元,但保留下的狀元卷少之又少,這份明朝狀元卷,經過專家鑑定,是海內外唯一孤本。

狀元捲上填寫了考生的姓名、機關、年齡,年代一些基本情況,不用查詢歷史也能瞭解當時的科舉制盛行八股文,卷面非常整潔,字型端正,捲上一共2460個字,一眼看過去,賞心悅目。

這份狀元卷的作者是明朝趙秉忠,他又經歷了什麼呢?這份狀元卷又是怎麼傳承下來的呢?

山東大爺家藏一傳家寶,全球唯一一件,專家登門24次:捐給國家吧

趙秉忠出身官宦世家,從小就飽讀詩書,年紀輕輕就小有名氣,15歲就開始參加科舉,24歲中舉人,25歲高中狀元(公元1598年)。

自明朝開國以來,朱元璋就十分重視科舉制,歷代皇帝對科舉也是多次改革,趙秉忠能在25歲中狀元,真可謂年少有才,他也因此步入仕途,初授翰林院修撰。

這個職位類似現代的秘書,翰林院修撰負責記錄皇帝的言行,編寫一些典禮的文稿,雖然沒有太多的實權,卻跟皇帝走得非常近,趙秉忠頻頻高升,官至禮部尚書,但他跟皇帝走得太近了,難免會遭人嫉妒。

山東大爺家藏一傳家寶,全球唯一一件,專家登門24次:捐給國家吧

自萬曆皇帝以來,朝堂當中就出現了“閹黨”和“東林黨”,這兩大黨派將朝野都劃分乾淨了,趙秉忠沒有職權,但一句話也能左右皇帝的決定,他自然就成為了兩黨拉攏的人。

不過趙秉忠心裡也清楚,加入任何黨派對他都沒有意義,況且他只對皇帝一個人忠心耿耿,趙秉忠想要保持中立,但兩黨相爭,必有一傷,趙秉忠想要獨善其身太難了。

最終趙秉忠還是得罪了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東林黨”,他遭到黃遵素彈劾,而被免去官職,短短4年抑鬱成疾,不久後病逝。

山東大爺家藏一傳家寶,全球唯一一件,專家登門24次:捐給國家吧

趙秉忠雖然去世,但是趙家依舊還是山東名門望族,趙家後代遵循趙秉忠祖訓不再從政,轉為經商,清朝中旬,趙家人經商失敗,家道逐漸中落,趙家人雖然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窮苦日子,但是這張狀元卷,一直都保持在趙家,它也傳到了第十三代傳人趙渙彬手中。

1983年,狀元卷的訊息不脛而走,從未見過狀元卷的專家也是登門拜訪,都要一睹400年前的殿試卷是什麼樣子。

作為家中唯一的傳家寶,趙渙彬也很是擔心,就拒絕他們,說:“我家這麼窮,哪裡有狀元卷,都是瞎說的”。

山東大爺家藏一傳家寶,全球唯一一件,專家登門24次:捐給國家吧

常言道:“無風不起浪”,雖然狀元卷只是民間的小道傳聞,但這種傳聞若是沒有訊息來源,不可能輕易傳出來,專家們都覺得趙渙彬手上有狀元卷。

第一次遭到拒絕,專家們第二次上門,這次專家們跟他說明狀元卷的重要性,以及要合理保護海內外唯一一張狀元卷,要真折在趙渙彬手上,不僅是文物界的損失,也是趙家的損失,交給國家,讓博物館合理保留,才能真正的保護狀元卷。

山東大爺家藏一傳家寶,全球唯一一件,專家登門24次:捐給國家吧

趙渙彬那裡肯答應,第二次又拒絕了他們,專家們還是不肯放棄,第三次、第四次去拜訪的時候還提了一些水果、牛奶之類的營養品慰問。

趙渙彬雖然沒多少文化,但也明白“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的道理,他又都送了回去,專家們前前後後拜訪了24次。

山東大爺家藏一傳家寶,全球唯一一件,專家登門24次:捐給國家吧

要知道劉備也只是“三顧茅廬”就請出了諸葛亮,專家們跑了24次,誠意自然是到了。還記得這麼一句話:如果有人要買你家田,那麼田裡面一定有油。

趙渙彬家沒什麼東西,就一張全球僅存的狀元卷,24次拜訪,讓趙渙彬開始重新考慮,他權衡了一番,還是決定將它“捐”給博物館,如今這份狀元卷儲存在青州博物館。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