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鬧饑荒時,災民們為什麼不捕魚打獵呢!

古代鬧饑荒時,往往出現“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的悽慘景象。如在民國18年爆發於陝西等地的旱災,連續幾年的時間,陝西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當時陝西全境940萬人,由於這場大旱災,死去的人就超過250萬,逃亡的也有40多萬。

古代鬧饑荒時,災民們為什麼不捕魚打獵呢!

如此恐怖的災難,哪怕如今我們只是在書本中看到,依然震撼和心痛不已。也因此,許多對古代饑荒一無所知的人往往會冒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些沒有糧食可吃的人,不去捕魚打獵以維持生存呢?

然而,這個想法終歸只是生活在城市,連肚子都很少餓的現代人的美好幻想罷了,與西晉皇帝“何不食肉糜”的疑問並無區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古代什麼情況下會鬧饑荒:

一是人禍。在王朝末年的戰亂,由於朝廷控制力的大幅衰弱,導致野心勃勃的軍閥、起義軍四起,他們征戰不斷,諸多勢力為了贏得勝利,往往會橫徵暴斂,竭澤而漁,對於對手的地盤,為了洩憤和削弱對方的實力,動輒屠城,亦或裹挾大量普通平民,導致大面積地區人民被迫停止了生產,沒有生活來源,最終引起大面積饑荒。

古代鬧饑荒時,災民們為什麼不捕魚打獵呢!

一種是天災。在古代,人們抵抗天災的能力其實十分薄弱的,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飯。因此,一旦出現大面積、大範圍、長時間的洪水、乾旱或其他災難,老百姓儲存的不多的糧食吃完之後,就會出現大範圍的饑荒。

一旦出現大範圍的天災,往往波及幾十萬甚至數百萬的百姓。如此規模的遭災百姓,即使當時的朝廷仍在,限於封建王朝的動員和生產能力, 也很難對全部災民進行賑災。因此,不可避免的,災區就出現了大面積的饑荒,持續時間一長,餓殍遍野也就不奇怪了。

古代鬧饑荒時,災民們為什麼不捕魚打獵呢!

而如果天災和人禍一旦同時出現,就更為恐怖。例如東漢末年,三國紛爭之後,全國的人口由東漢鼎盛時期的6000多萬,銳減為不足1000萬。這也就意味著,全國超過5000萬的人在戰亂和天災之中失去了生命。

除了被直接殺死,大部分失去生命的災民,其實都是餓死的。那麼,他們為什麼不捕魚或打獵為生呢?很遺憾,不是遭遇災難的百姓不這麼做,而是根本做不到。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一旦生存遭遇威脅,餓得兩眼發慌的百姓,即使是“易子而食”也並非沒有出現過,更遑論捕魚或者打獵。

古代鬧饑荒時,災民們為什麼不捕魚打獵呢!

但殘酷的事實是,一旦出現大範圍的災荒,也意味著,當地的其他可供打獵或捕獲的生物也同時遭受了災難,而只有本能的動物們,抵禦災害的能力還不如人類。

因此,即使災民想打獵,也無獵可打。更何況,即使捕獲少量的獵物,對於龐大的災民團體而言,也不過杯水車薪。因為,漁獵生活本身就是養活人口數量最低的一種生活方式。

因此,一旦遭遇大範圍的災荒,絕望的災民們,或等待著活活餓死活,或向聽說過的可能生存的地方遷徙,淪為流民,或揭竿而起。而這一切,也不過是絕望的掙扎罷了,絕大多數人的命運依然悲慘。數萬、數十萬乃至數百萬人的死亡,也屢見於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