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傳播新國風,喚醒傳統文化的年輕基因,這樣的“玩法”潮不潮?

摘要:喚醒Z世代國風DNA

“花樣”傳播新國風,喚醒傳統文化的年輕基因,這樣的“玩法”潮不潮?

賈湖骨笛等十餘種古樂器吹出的天籟清音,穿越千年時光,與流行樂曲融合,帶來古音與潮流的碰撞,探索傳統文化與新式元素結合的新可能……

日前,由Soul App、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以及河南博物院聯合發起的“Soul博物館元計劃——國風雅·遇知音”活動正式落下帷幕。活動上,古樂版《夜空中最亮的星》MV、全民國風群聊狂歡、星光演奏會等創意玩法一一上演。

從年初出圈的《唐宮夜宴》,到年末的“Soul博物館元計劃”,越來越多的藝術形式正嘗試從年輕人的視角和思維全新解讀、展示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更加年輕態的同時,也進一步喚醒了年輕人心中“沉睡”的國風DNA。

“花樣”傳播新國風,喚醒傳統文化的年輕基因,這樣的“玩法”潮不潮?

Soul“國風雅·遇知音”活動 —— SSR雙面鏡樂隊表演

富有創造力的年輕人是傳統文化“破圈”的關鍵因素

聚焦古樂文化的星光演奏會,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上演,也是本次“Soul博物館元計劃——國風雅·遇知音”活動最高光的一環。

現場,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身著古裝,用古樂器演奏傳統樂曲外,還創新演繹了古樂版《夜空中最亮的星》。八千年前的賈湖骨笛吹出的音律,與如今的流行樂曲融合,帶來古音與潮流的碰撞。

近幾年,國風音樂、國潮服飾、國風類綜藝節目等與傳統文化有關的潮流,開始在年輕人中興起。自2000年成立以來,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對中原音樂文物進行復原研究,對古代樂譜、 服飾以及演出場景進行舞臺化復原和重構。

“花樣”傳播新國風,喚醒傳統文化的年輕基因,這樣的“玩法”潮不潮?

“Soul博物館元計劃——國風雅·遇知音”活動

河南博物院副院長張得水說:“大眾正在往文化自覺的方向前行。但如何更好地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吸引更多潛在受眾,始終是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在張得水看來,富有創造力的年輕人是傳統文化“破圈”的關鍵因素。“作為博物館,我們非常喜歡與新平臺合作,尤其是這一次和Soul合作‘國風雅·遇知音’,這些都是我們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新嘗試。”張得水認為,年輕人的高度聚集和良好的國風生態,可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創新的土壤。

使用者共創,新青年“花樣”傳播新國風

資料顯示,Soul當前月活近3400萬,有超七成為Z世代使用者。早在與河南博物院合作前,主打興趣社交的Soul就已聚集了一批熱愛傳統文化的年輕人。他們用創意和才藝傳播國風、推廣國風,並催生出初具規模的國風生態。

熱衷繪畫的“逅山亮”就是平臺上積極傳播傳統文化的使用者之一。他在繼承傳統國畫表現技法的基礎上,創新使用現代的丙烯材料,創作了松鶴延年等古典意象主題的作品,獲得大批年輕使用者的關注。

像“逅山亮”這樣的新國風傳承者,在Soul平臺內還能找到很多。他們有的在原創古風首飾中,延續著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有的在木質機械中融入川劇變臉,呈現傳統文化傳承的多樣可能;有的則用中國傳統樂器玩轉流行音樂,讓傳統在與流行的碰撞中“潮”起來。

“花樣”傳播新國風,喚醒傳統文化的年輕基因,這樣的“玩法”潮不潮?

“花樣”傳播新國風,喚醒傳統文化的年輕基因,這樣的“玩法”潮不潮?

Soul SSR“蓮生是個做簪的”的原創作品

在他們的帶動下,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加入這一隊伍,分享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此同時,在國風漸成潮流的趨勢下,年輕人不再滿足於現有的國風元素和玩法,他們渴望能有更多的渠道和更創新的形式感受傳統文化的曼妙。

洞察到年輕人這一新需求的Soul,與河南博物院展開合作。本次活動,Soul在平臺內同步上線了#國風雅·遇知音#話題,引導和鼓勵使用者持續產出優質原創內容,收穫認同。

這些富有創造力的年輕人,在積極擁抱傳統文化的同時,融入自己的想法。他們的奇思妙想,令傳統文化蛻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賦予其更多破壁出圈的可能性。

“花樣”傳播新國風,喚醒傳統文化的年輕基因,這樣的“玩法”潮不潮?

“花樣”傳播新國風,喚醒傳統文化的年輕基因,這樣的“玩法”潮不潮?

Soul SSR“逅山亮”的原創作品

在創新與融合中,激發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

據瞭解,Soul將在國風生態的持續建設中,立足自身優勢,透過與其他社會力量的合作聚集更多豐富資源,鼓勵更多年輕人展示和分享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為國風文化的創新傳承提供更多助力。

“年輕人聚集地與文旅圈創新先鋒跨界的合作,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專業優勢,在創新與融合中激發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讓國風‘刮’到更廣大的群體中。”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評價。

“花樣”傳播新國風,喚醒傳統文化的年輕基因,這樣的“玩法”潮不潮?

Soul App

在創新與融合中,激發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這樣的成功案例在今年尤其受到關注。今年年初,因為一個舞蹈節目《唐宮夜宴》的“出圈”,河南博物院成為網紅,也為國潮傳播起到示範作用。

此前不久,位於蘇州的吳文化博物館也公開向外界招聘戲劇舞蹈演員,為文博展示提供更多元的創意內容。由戲劇部和舞蹈部組成的吳文化博物館演繹社正式成立,分別透過戲劇表演和舞蹈等藝術形式開展博物館演繹活動。

“成立戲劇社或舞蹈社,其實是對當下青年人對傳統文化需求的迴應,為年輕觀眾提供更多元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吳中博物館館長陳曾路說,把博物館的空間拿出來,讓年輕人有機會在這個平臺上動起來、玩起來,利用博物館的資源做更多有意義的文化探索,是方向之一。

欄目主編:李君娜

文字編輯:李君娜

圖片編輯:徐佳敏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題圖:Soul“國風雅·遇知音”活動 —— 華夏古樂團演奏

【來源:上觀新聞】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