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兩塊"國寶級文物"的前世今生!

我縣石刻博物館現立有兩塊“國寶級文物”:

中國第一大古碑——五禮記碑

大名兩塊"國寶級文物"的前世今生!

此碑形體龐大,為石灰石質結構,自下而上,由基石、龜趺、碑身、碑額四個部分累疊而成,通高11。95米,寬3。04米,厚1。13米,重140。3噸。據考證為我國現存最高、最大的碑。這通碑原是唐碑,為柳公權奉唐文宗之命為魏博節度使何進滔撰寫的德政碑,立於唐開成五年(840年)。後來,宋徽宗修編《五禮新儀》,詔諭大名府尹樑子美為《五禮新儀》立碑刻記,樑子美為討好皇上,毀何進滔德政碑,以其石改刻《五禮新儀》。碑首精雕八條巨龍,碑額陽面正中為宋徽宗篆額“御製大觀五禮之記”雙行八字,簡稱“五禮記碑”。碑身兩側為柳公權墨跡,碑陰刻唐“何進滔德政碑”,碑文改刻為“御製五禮記碑文”,因而稱“唐宋碑”。梁磨碑時,可能是因碑樓掩蓋,兩側柳公權寫的字才保留下來。歷經千年的侵蝕,這些剩下不多的字跡,仍可辨出剛勁秀麗的柳體風格。

中國第一大唐代墓誌銘——何弘敬墓誌銘

大名兩塊"國寶級文物"的前世今生!

墓誌為正方形,邊長1。95米,厚0。53米。表石四側邊的中部雕刻花卉,供養人,上下雕刻波浪,花瓣,墓誌鐫楷書60行,滿行58字,共3800字。何弘敬墓誌規模之大,雕刻之精美,文字之多為唐代墓誌之冠。

何進滔(?~840),字端公,祖居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出身世代軍校之家,少年時遷居魏州,跟隨田弘正做魏博武將。田弘正征討成德節度使王承宗、淄青節度使李師道,何進滔率軍出戰,驍勇善戰,深受田弘正器重,累遷衙內都知兵馬使、侍御史。田弘正死後,依附史憲城。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魏軍亂,殺史憲城,推何進滔為帥。何進滔將首亂九十餘人全部處死,脅從之人不問,安定了軍心。後任魏博節度使十餘年,境內安定,大得民情,累遷檢校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開成五年死,贈太傅,諡號定。葬魏州貴鄉縣義居鄉司徒村三城裡先塋,也就是今天的大名縣萬堤鎮萬北村東北。唐文宗為何進滔立德政碑,柳公權撰並書丹,梁王司馬元度篆額,立於魏州。

何進滔之子何弘敬,本名重順。18歲從軍,未及弱冠而事奉唐文宗,四朝遷官十三任,七次兼佩相印。何進滔死後,何弘敬繼承魏博節度使,武宗諭旨朝貢京師或割地效命朝廷,他不聽從皇帝的命令。朝廷遷就授福王為節度大使,以重順為副,賜名弘敬。唐宣宗時,黨羌來侵,獻兵器5萬助軍,唐懿宗時,群蠻盜擾交趾,獻馬五百匹助徵。唐懿宗鹹通七年(866年)死,年60歲。其墓誌銘出土後,曾移至邯鄲叢臺公園,2020年6月15日,國寶回家。

何進滔之孫何全皞,襲位魏博節度使,但年輕好殺,搞得魏博將士人人危懼。鹹通十一年(870年)發生軍亂,何全皞被殺。何進滔子孫三代共據魏州42年。

轉自:大名教育

原標題:《大名兩塊“國寶級文物”的前世今生!》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