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導語:這個暑假,由黃曉明、杜江、楊紫等實力派演員演出的《烈火英雄》上映,把消防員的工作搬到熒屏之上。在烈火中的諸多場景,讓許多觀眾為之震撼。更有人感嘆:消防工作是現代社會的重中之重,消防員是我們身邊最容易被忽略的崗位。

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在影片中,演員和電影製作人員用最直接的方式,展現了消防員和烈火做鬥爭、拯救人民財產的情形,情節感人,觀眾們不禁熱淚盈眶。在感動之餘,影片中除了使用了消防車、防火服、高壓水槍、消防泡沫、雲梯、消防直升機等先進裝置,還使用了諸如磚瓦、水泥等一系列平時被我們忽視的防火工具。本文,筆者從《烈火英雄》談起,從古代的消防歷史沿革、古代消防裝置、古代建築消防、古代消防文化四個方面,來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一、火焰無情:中國消防的歷史沿革

早在原始社會,人類的祖先已經開始使用“火”,並且熟練保留火種。火使人類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時代,火除了能夠給人來帶來熟食,還能給我們帶來光明、帶來溫暖、驅趕怪獸等。火的使用,是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自古以來,“水”和“火”是對立面,《道德經》曰: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水利萬物,水中能夠孕育出大量的生命。但火不行,火中不存在任何生命。中國古典文學中有“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說法,不過這和生命的自然規律是違背的。正是因為火種不能孕育任何生命,所以有人說“火焰無情”。在中國古戰場上,有大量使用“火”的典型案例,例如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鄱陽湖之戰等。

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戰場上用火,是人為因素,是一方故意引火來攻擊另一方。但如果在生活中使用火種,火一旦得不到有效控制,將會造成巨大的災難。這就引來了一個巨大的課題——防火。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消防的發展史也十分悠久。早在西周時期,《周禮》記載:

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

意思是,到了仲春(春末夏初)時期,當天上的火行星出現的時候,宮廷中有官員專門要負責防火宣傳,他們經常敲著木鐸行走在大街上,提醒大家注意防火。周朝設有司烜、司爟、 宮正三種官職,主要負責全國的“火政”,可見消防歷史之悠久。

在古代,不僅在火災預防有專門的人負責,在處理火情上,也有一定的研究。例如,《左傳》記載:

知將有火災,素戒備火之政。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火情蔓延之前,要拆掉他蔓延之路上的房屋,切斷火路。平時要儲備一些滅火用的水或者砂石等物。

漢朝時期,設有執金吾,執金吾相當於當時的“警察”,古代可沒有匪警、火警之分。不管是出現火情還是盜賊,執金吾都要立即趕赴現場處理。

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唐朝時期,長安城十分繁華,人口眾多,消防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唐朝專門設立了消防組織,名曰“武侯鋪”。各大城門、坊門都有專門負責防火的武侯鋪工作人員。據《通典》記載:

敵若縱火焚樓堞,以粗竹長一丈,鎪去節,以生薄皮合縫為袋,貯水三四石,將筒置於袋內,急縛如濺筒……令壯士三五人撮水口,急蹙之救火。

這裡提到用竹筒去掉中間的竹節,然後在竹筒末端放一個水袋,相當於最傳統的“防火水槍”。這是古代滅火方法的詳細記載之一。

宋朝的《武經總要前集》,記載了大量的防火工具,包括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等。元朝和明朝時期,防火工作更加成熟,在《馬可波羅遊記》中,曾詳細記載了中國的“軍巡鋪”,主要負責城市防火工作。明朝設有五城兵馬司,在北京城有112處望火樓,作為消防預警,日夜值守。其中,在北京的東南西北和皇宮,都設有“消防隊”,他們配備各種救火器具,隨時等待救援。其中,明朝的皇宮內,設定了絕對的防火隔離牆,規定每隔7間房子,必須空出一間。這是古代消防知識在建築方面的應用體現。

清朝康熙年間,朝廷設立了“機桶處”,又稱“火班”,規模在200人左右。在《救火事宜》中記載,機桶處分為若干個救火班,每個救火班下轄15人,他們每月工資3錢。平時需要帶一面旗子和燈籠上班,而且旗子和燈籠的顏色各不相同,在救火時,旗子和燈籠是指揮的標誌。

不僅如此,清朝在民間,也有救火社,由百姓自發組織而成。在清朝,已經出現“火龍”,這是當時十分先進的救火裝置,也是現代消防車的雛形。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消防的歷史沿革十分綿長,其中,包括了防火、預警、救火等多方面。隨著古代消防的發展,在消防裝置、建築防火等方面,也有很大進步。

二、備預不虞:古代的消防裝置

隨著古代消防的不斷進步,其中在防火、預警、救火等方面,也有許多裝置,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古代消防裝置:

1。古代“防火警報”——望火樓

古代沒有即時通訊系統,若發生火情,全靠口口相傳,等救援人員趕到時,勢必會造成更大損失,因此,望火樓在古代就是一項非常必要的防火警報。例如,在河北省安平縣的一座古墓中曾發現一份東漢時期的壁畫,壁畫內是一群古建築,在古建築中有一座四層樓高望火樓。望火樓上還有大鼓、旗子等工具。可見,在東漢時期,就有了“望火樓”(下圖是青島望火樓)。

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然而,“望火樓”三個字在宋朝的時候,才第一次出現在史書上。古代房屋多是木結構,頂部是茅草等物,容易發生火災。在繁華的城市,朝廷設立望火樓,一旦發生火情,望火樓便透過擊鼓和揮旗來發出警報,而救火的人員就透過鼓聲和旗語趕來。

望火樓是古代較為有效的防火預警方式,當然,這也需要有人日夜值守,算得上是古代的“消防警報”了。

2。古代“消防泵”——唧筒和水銃

泵是使液體增壓並且輸送液體的工具,需要用人力或機械來給液體增壓,強行控制水流方向。在宋朝時期,我國開始出現了古代的“消防泵”——水銃。

最原始的水銃,又名唧筒,唧筒的原理和現在的“注射器”十分類似,將水杆上裹上棉絮,用手來回拉動水杆,將低處的水吸出,然後用竹筒再將水噴出。

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明朝天啟年間,一部《遠西奇器圖說》問世,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力學著作。書中第一次提到了高階的唧筒——水銃,又稱洋龍,由西方傳教士帶來。水銃是利用氣壓原理製造而成的消防泵,其威力很大,當大火燃燒,救援人員無法靠近時,水銃就能噴出巨大的水柱,展示它的神威。

3。古代的“消防車”——火龍

清朝晚期,在上海的租借第一次出現火龍,火龍和傳統的水銃的區別在於,它本身儲水能力非常強,而且,已經不是純人工為動力,而是加上了蒸汽機或內燃機。據胡祥涵的《上海小志》記載:

火龍之制與洋龍(水銃)同一原理,惟用蒸汽之力故,噴射水高而有力,昔年亦用馬曳,今則改裝於汽車也。

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也就是說,在西方蒸汽機發明之前,火龍是用馬來提供動力的,後來有了蒸汽機,火龍的威力更大。

4。古代“消防栓”——水缸

消防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源,並沒有現在各種泵機,因此為了防火,需要儲備大量的水。在《洛陽記》中提到:

鑊受百斛,百步一置。

“鑊”是大鐵缸的意思,”斛”是容積(十升為一斗,十鬥為一斛),也就是說,洛陽皇宮前的大鐵缸儲水量至少在一萬升(百斛)以上。如果換算重量的話,這些水至少有10噸。再加上“百步”就要放一個鑊,可見洛陽皇宮的儲水量有多大。在當時的大環境下,這樣的儲水量,是防火工作的保障之一。

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據《大清會典》記載:

紫禁城內曾有腹大口收的銅、鐵水缸308尊。在宮殿前設定的這些大水缸,稱之為門海、吉祥缸、太平缸,每尊可貯水3000多升,由幾十個太監專門負責管理。冬天加缸蓋,下燃炭火,晝夜不熄,以免缸水凍結。

從這裡可以看出,在清朝時期,紫禁城的大鐵水缸,每尊可以存水3000多升,而且到了冬天,為了防止缸水結冰,還要給缸保暖和加溫。

除了望火樓、水銃、火龍和水缸等消防裝置外,還有諸如水囊、水井、護城河、防火牆等許多防火工具,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總之,古代消防工作已經從預警、防火、救護等各方面,已經做到了系統化,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含量越來越高。

三、防患未然:古代建築與防火

1。建築材料和防火

考古學家在龍山遺址中,發現了距今約4600年前的土牆,這些土牆基本不可燃,說明在遠古時代,古代人民就已經將防火意識運用到了建築材料中。

古代最初的房頂多用茅草,但從夏朝開始,就出現了陶瓦,在陝西扶風的西周遺址中,瓦片已經非常成熟。

土牆(包括後來的磚牆),以及屋頂的瓦片,是建築的進步。但對於消防來說,是一種技術更新和革命。這些不可燃的材料,讓建築的防火效能大大增強。

宋朝時期,有一位叫·葉康直的進士,擔任光化縣令,在《宋史·葉康直傳》記載:

縣多竹,民皆編為屋,康直教用陶瓦,以寧火患。

即:光化縣生產竹子,當地百姓都用竹子來建房子,但時間一久,竹子乾燥,容易產生禍患。所以葉康直就教化百姓用陶瓦等建房子,以避免火災。

從這裡可以看出,許多古代的建築材料在進步和升級中,都和消防掛鉤。

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古代房屋有“梁”,而梁的原材料大多是木材,木材是防火中的難點。到了明朝時期,技術革新,一度出現“無樑屋”,用磚石做成的拱梁代替了傳統的木樑。但因為這種技術難度太大、成本過高,最終沒有被大範圍襲用。但這也足以說明,在中國建築歷史上,防火技術是逐漸探索和突破的。

2。 革故鼎新:居住規劃和防火

人類是群居的,從原始社會開始,每個氏族形成一個原始的部落,這些部落居住的地方形成一個獨立的村落。隨著人口的增加,村落逐漸擁擠,一旦發生火災,受災的可能不止一家一戶。因此,在後期村落規劃時,就要考慮防火的問題。

1972年,陝西臨潼發現了姜寨遺址,這是距今約6600年的新時期遺址,這個遺址面積宏大,達到五萬平方米,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佈局規律,有規劃。居民區可分為五個群組,每個群組周圍都有壕溝,而群組內不超過30間房屋,必定要有很大的空隙。這樣,即使發生火情,也能利用壕溝和空隙控制火情,避免了“火燒連營”的情況(下圖為姜寨遺址復原圖)。

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在安徽南部,古徽州是古代著名的文化聖地,這裡誕生了徽商、徽劇、徽派建築等別具特色的徽文化。其中,徽派建築最有代表性的標誌就是馬頭牆。馬頭牆在古代都是用磚瓦製成,除了美觀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防火。當鄰居家中發生火情是,馬頭牆可以將阻隔或減緩火情。

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村落的規劃和馬頭牆等,都是古代勞動人民在一次次消防事故中的探索。除此之外,例如古代長安分為108坊,每個坊用坊牆單獨分開,也有消防的作用。

3。護城河和溝渠

古代城池都有城牆和護城河,護城河作用首先是城防,有利於抵禦外敵攻擊,其次,護城河還有消防的作用。俗話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指的就是當城門著火時,大家都會用護城河裡的水來救火,直接危及到了魚的生活環境(下圖為紫禁城護城河)。

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除了護城河外,在城內還會有許多溝渠,因為防火工作艱鉅,全靠水缸等儲水工具不足以和烈火做對抗。溝渠除了能夠儲存大量的雨水外,當火情爆發時,溝渠還能有效的阻隔火源,效果明顯。

四、預則立,不預則廢:古代的消防文化

消防是伴隨人類發展的大事,從古至今,生命和財產損失在烈火之下的不計其數。從而,誕生了獨特的消防文化。

《韓非子》裡有句話,前半句大家非常熟悉,後半句卻十分陌生: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焚。

後半句的意思是說:房子再大,從煙囪中冒出一個火星,也能將房子燒著。

關於防火,東漢時期的《申鑑·雜言》曰:

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謂之防,發而止之謂之救,行而責之謂之戒。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

意思是說,在消防這件事情上,只需要做三件事,第一是預防,第二是救援,第三是懲戒,最重要的還是預防,其次才是救火,懲戒責任人是最次要的。

在古代傳說中,也有一些火比較害怕的事物,例如“龍”。因此在宮殿或民間的建築中,有許多“龍”的存在。北京的紫禁城,沒做宮殿上面都有防火災的龍,在建築上稱為“厭勝之物”,如太和殿屋脊兩端有一對對稱的龍形物,實際上是為了鎮火考慮的。

故宮的文淵閣是故宮中國的藏書之處,防火工作做到了極致。在文淵閣中,處處能看到 “水龍”和魚等鎮火之物。民間房屋中,也多有龍、魚的出現,這也形成了古代獨特的消防文化。

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在浙江寧波,有一座古老的藏書樓,名叫“天一閣”。這是一傢俬人藏書樓,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是明朝的兵部侍郎範欽所建,藏書量多達7萬卷,如今是亞洲最古老的圖書館,也是世界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同時也是國家AAAAA級景區。自古以來,火都是書籍的大患,為了防火,天一閣也將古代消防文化運用到了極致。《易經》有云: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

水是火的天敵,因為“天一生水”,所以範欽在建圖書樓時,特意給圖書樓取名為“天一閣”,希望能夠利用《易經》這樣古老的文化,以水制火,來避免火災。天一閣是中國古代消防文化的重要體現之一。

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在人類發展史中,當一件事物存在太久,他就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消防亦然。事實上,中國古代的消防文化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

五、總結:中國古代消防技術對我們意義

本文從古代的消防歷史沿革、古代消防裝置、古代建築消防、古代消防文化四個方面來探討了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可以看出,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和烈火做鬥爭中,總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裝置和文化。中國是文明古國,也是消防大國,中國古代消防技術對我們意義重大,至少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從消防工作的歷史沿革方面,古代消防的發展,有利於我們總結出消防工作的發展規律和方向,我們要以古代消防為借鑑,結合新理論、新技術、新裝置,為當今社會的消防工作作出貢獻。

從《烈火英雄》談起,淺談中國古代消防技術的發展史

第二、通過了解古代的消防預警、救援和裝置等知識,有利於我們做好當今社會的消防工作。消防工作古今同理,以預防為主,以救援為重。於此同時,不管是在建築、公共場所、汽車還是其他區域內,消防裝置檢查、消防的演練都必不可少。

第三、古代消防建築、居民規劃,對當今社會仍有較大的價值和借鑑意義。另外,古代消防文化也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之一,值得學習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