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岳飛連收十二道金牌,會含淚高呼:"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說起金牌,想必各位朋友並不陌生。

很多古裝電視劇裡,都曾以不同形式出現過,可能長這樣:

為何岳飛連收十二道金牌,會含淚高呼:"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還珠格格》影視劇照

也可能長這樣:

為何岳飛連收十二道金牌,會含淚高呼:"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丹書鐵券(民間亦稱“免死金牌”)

但在宋朝時期,所謂的金牌,卻不是純金打造,甚至是用一塊木板,上面只刻了“御前文字,不得人鋪”八個大字,再塗上一遍漆,便成為了“金牌”。

而這類金牌,實則是“金字牌急腳遞”的簡稱。

從這個“急”字上,想必大家也能看出來,就類似於緊急命令的傳遞憑證,是由皇帝本人發出,向個人或單位,下達最為緊急優先的命令,傳遞過程中,不必經過樞密院與兵部,也不會有相關人員阻攔,簡單理解,就是點對點的直接命令,且主要用途是用於軍令。

岳飛當年在朱仙鎮大破金兀朮,剛要趁著大好勢頭乘勝追擊,誰知宋高宗突然連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飛班師回朝,岳飛親眼望著手中的十二道金牌,簡直悲痛欲絕,遂向東拜首,仰天高呼:

“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為何岳飛連收十二道金牌,會含淚高呼:"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此處所說十年之功,正是岳飛率領岳家軍收復失地,抗擊金兵的十年,作為抗金領袖,同時也是民族英雄的岳飛,在這十年內為整個大宋打造了一支強悍的軍隊,更收復了北方淪陷的大面失地,而在紹興十年,岳飛大敗金兀朮後,本有機會“直搗黃龍”,卻因為宋高宗的這十二道金牌,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停止北伐。

《宋史·岳飛傳》 :紹興 (宋高宗的年號) 十年,岳飛破金兀朮軍於朱仙鎮,秦檜與高宗密謀班師,飛一日奉十二金字牌,憤惋泣下,向東再拜曰:“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而後,回到大宋朝廷的岳飛,岳雲父子,被宋高宗與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於風波亭。

故事是這麼個故事,但我看很多人對其中提到的“金牌”,有所誤解。

如前文所說,宋朝時的金牌,有著可繞過樞密院與兵部,直接向將領下達的特殊性質,要了解這種性質的特殊,首先咱們來說說樞密院是一個怎樣的機構?

樞密院最早是唐朝始設,掌管事務只有一個:軍事,為全國最高軍事機構,掌管國防機務,包括邊防,軍備等。所以每當宋朝皇帝想要下達軍事命令,比如想要征討某個小國,都要按照正常流程,向樞密院下達,負責軍機要務的大臣們,就會針對皇帝的提議進行討論,並將討論後的意見彙總成報告,再彙報給皇帝以供參考,等皇帝定奪出征以後,再由樞密院擬定作戰計劃,調遣兵馬,準備出兵等。

為何岳飛連收十二道金牌,會含淚高呼:"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實際上軍令的下達,是較為繁瑣的,不僅要討論作戰的可行性,行軍策略,後勤保障,就算皇帝要下達軍令,也要樞密院進行核准並記錄,最後透過樞密院專門的機構向前線官兵下達軍令。

而“金牌”,就繞過了這些繁瑣的流程,由皇帝本人親手給內侍省的官吏,派專人直接發出,且遞送過程中,不必在沿途驛站登記或辦理交接手續,而是一切以最快辦理,相當於行政體系中的最高優先順序。

宋朝科學家沈括,就曾在所著《夢溪筆談》中提到:

驛傳有三等:曰步遞、馬遞、急腳遞。急腳遞最遽,日行四百里,唯軍興則用之。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黃金字,光明眩目,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行五百餘里,在軍前機速處分,則自御前發下。

為何岳飛連收十二道金牌,會含淚高呼:"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沈括

從上述引用中,我們可知數個關鍵的資訊點:

第一,宋朝時的驛傳,分為三個等級,最為平常的是步遞,這類一般是短途遞送政令文書,固用時較短,也都是安排腳力較快的“役夫”負責遞送。

第二,馬遞,但凡用上馬遞,一般就都是長途遞送,且遞送的政令文書等級較高,較緊急。

第三,則是最為緊急的“急腳遞”,正如上文中我們提到的宋朝金牌的全稱:金字牌急腳遞。級別最高,也最為緊急,沿途所有單位與行人,都必須為此等急腳遞讓路,不得阻礙,且傳遞過程中,只允許驛傳在馬背上傳遞,這就意味著不能進入驛站,也就是從驛傳拿到“金字牌急腳遞”的這一刻,再到交到接收人手裡,全程不得下馬,這正是金字牌上所刻“御前文字,不得入鋪”的含義。

而皇帝本人下達的金字牌軍令,則不必經過三省與樞密院的審議,直接下達到將領手中,且代表著皇帝的最高命令,接收者不得違抗。

為何岳飛連收十二道金牌,會含淚高呼:"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沈括也對金字牌急腳遞,做了詳細描述:

以木牌朱漆黃金字,光明眩目。

簡單來說,就是將木牌刷上一層硃紅漆,然後篆刻金字,十分醒目。

通常這類急腳遞,只有在軍事行動中使用,其作用就是充當特殊命令的信物,並由御前直接下達,務必要以最快速度準確無誤傳遞到接收人手中,比如向前線將領下達緊急的兵馬調動等軍令。

嚴格來說,金字牌急腳遞,並非是南宋時才有,反而是在北宋時,尤其是長期和西夏,遼,金等作戰的特殊時局下,逐漸建立起的特殊傳令系統。

為何岳飛連收十二道金牌,會含淚高呼:"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因為在長期的戰爭中,大宋朝廷發現很多情況下,軍令傳達的並不及時,一是由於咱們前文所說的手續環節問題,皇帝下達的軍令,通常要經過樞密院與兵部等機構核議,還要簽署眾多文書,這一來一去的,時間就浪費了,而眾所周知,時間之於軍事行動的重要性,所以到宋神宗時,為了儘可能節省不必要浪費的時間,使軍令迅速準確下達,便始創“金字牌急腳遞”,不經樞密院與門下省,直接由御前下發,全程晝夜不停,24小時輪流有人遞送,保證了軍令的時效性。

二是由於正常的流程,無法做到像“金字牌急腳遞”的嚴格保密,畢竟中途經手的官吏太多了,軍令洩露的可能性,也是針對軍事行動要考慮的一個重要變數,所以設立“金字牌急腳遞”,能夠有效提高軍令的保密性,減少過程中經手的人員,盡一切可能做到“點對點”的直接下達。

為何岳飛連收十二道金牌,會含淚高呼:"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宋高宗·趙構

咱們再說回到岳飛,嶽大將軍收到的這十二道金字牌急腳遞,可謂是急中之急的急中之急了,一般而言,下達一道就足以表明皇帝對於某事的急迫,而連下十二道,由此可以想見岳飛心裡的震顫,更可想見宋高宗趙構的心急如焚。

那麼如果宋朝時是以“金字牌”為緊急軍令文書,更早的朝代,又是如何傳達類似緊急軍令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文書中插入羽毛,表示軍令十萬火急。

此種傳令方式,始於漢代,那時所用的正是“羽檄”(xí)。

這兩個字可以分開來說,“檄”是日常傳遞軍令政務的竹簡,漢代有官方制式,長度為2尺,相當於23。5釐米,需要傳遞軍情時,便在檄上刻字,傳遞到將領手中。

為何岳飛連收十二道金牌,會含淚高呼:"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如果軍情十分嚴峻,軍令十分緊急,便在“檄”上插雉羽,即鳥的羽毛,表示軍情十萬火急,需緊急送到將領手中,故將“羽”和“檄”合稱為“羽檄”(xí)。

到了宋代,這種傳遞軍令的方式,發生了變化,但總的來說作用卻沒變,同樣是代表著最高級別的緊急軍令。

然而岳飛收到的“金字牌急腳遞”,結合他日後的遭遇來看,這根本就不是軍馬調動,而更像是催命符了,可嘆一代英豪,因忠誠無罪冤死,徒留唏噓。

——————

關注作者:錢品聚,瞭解更多歷史與文化秘聞,帶您發現更大的世界~!

為何岳飛連收十二道金牌,會含淚高呼:"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

參考文獻:

《宋史·岳飛傳》 :紹興 (宋高宗的年號) 十年,岳飛破金兀朮軍於朱仙鎮,秦檜與高宗密謀班師,飛一日奉十二金字牌,憤惋泣下,向東再拜曰:“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夢溪筆談》:驛傳有三等:曰步遞、馬遞、急腳遞。急腳遞最遽,日行四百里,唯軍興則用之。熙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黃金字,光明眩目,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行五百餘里,在軍前機速處分,則自御前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