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期魏國為何能成為第一霸主?輝煌過後,又為什麼迅速衰落

提到戰國時期的強國,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是統一六國的秦國。號稱虎狼之師的秦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六國,讓當時的人們對其望而生畏,稱之為強國確實並不過分。

戰國初期魏國為何能成為第一霸主?輝煌過後,又為什麼迅速衰落

然而在戰國初期,秦國並非是首屈一指的強大帝國,而魏國的強大在當時卻有目共睹。魏國的軍隊在一段時期內甚至沒有敗績,連地域廣袤的楚國都是魏國的手下敗將,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但是到了戰國中期,魏國卻逐漸淪為了一個三流國家,

為何一個曾經稱霸於世的強國會在短時間內急速衰落,這期間魏國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滑坡呢?

魏國崛起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分封晉國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將晉國除絳城與曲沃之外的土地劃分為三家的封地,自此魏、趙、韓三家躋身諸侯之列,史稱“三家分晉”。

戰國初期魏國為何能成為第一霸主?輝煌過後,又為什麼迅速衰落

由於原本同為晉侯的家臣,因此韓國、趙國與魏國形成了天然的同盟關係。這樣的格局,讓三個國家有了十分穩固的發展資本。

在這樣的背景下,魏國率先施行變法,這也是戰國時期首個變法強國的案例。

在魏文侯的領導下,魏國在政治、農業、軍事、法律等諸多方面進行改革,使魏國在極短的時間內便成為了當時首屈一指的國家。

尤其是李悝在軍事上推行的“武卒制”,更是讓魏國擁有了一支縱橫天下的軍隊。

戰國初期魏國為何能成為第一霸主?輝煌過後,又為什麼迅速衰落

所謂“武卒制”,就是將原本各國都在遵行的募兵制,更改為組建固定軍隊的體制改革。在武卒制推行之前,魏國與其他國家一樣,軍人在沒有戰爭的時候便回家務農,只有被召集的時候才組建成軍隊。

而魏國改變了這一制度,使得軍人能夠成為一種固定的職業,即便沒有戰爭的時候也無需回家務農,由國家按月發放俸祿。

如此一來,軍人便有了穩定的收入和充足的訓練時間,戰鬥力自然非同小可。

在李悝的改革下,魏國有了固定的軍事力量,之後魏國又重用吳起對士兵加以訓練,更是讓魏武卒如虎添翼。吳起對士兵進行了嚴格的選拔,這些士兵自然是精英中的精英。

戰國初期魏國為何能成為第一霸主?輝煌過後,又為什麼迅速衰落

據記載,這些士兵可以身穿三層重甲,使用重弩射擊,並攜帶五十隻弩箭、鐵戟、寶劍和三天的乾糧,奔襲一百多里的路程。無論是軍事素質還是武器裝備,魏武卒在當時都堪稱天下第一。

正是由於擁有這樣的精兵強將,魏國在七十二次戰鬥中,創下了全勝六十四次,其餘八次不分勝負的不敗戰績。

然而就是這樣強大的魏國,卻在馬陵之戰中慘敗,十萬魏軍全軍覆沒,甚至連魏國的太子也被齊軍俘虜,從此再也沒能恢復到鼎盛時期。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魏國急速地衰落了呢?

戰國初期魏國為何能成為第一霸主?輝煌過後,又為什麼迅速衰落

四戰之地

魏國的衰落與其所處的地形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魏國所處的地帶,東有齊國、南有楚國、韓國、西有秦國、北有趙國,也就是說,魏國是被其餘國家包圍起來的。

由於在戰國初期,魏國與韓國和趙國是同盟關係,因此有著較為穩定的發展空間。

當有外敵入侵時,韓國和趙國則是魏國的援軍,使侵略魏國的國家有所忌憚。同時韓趙兩國還是魏國的屏障,抵禦入侵。

而在魏國出兵進攻其他國家時,也無需擔心來自韓國和趙國的偷襲,這也讓魏國能夠在戰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對於魏國來說,與韓國和趙國的同盟關係才是其發展壯大的根本。

戰國初期魏國為何能成為第一霸主?輝煌過後,又為什麼迅速衰落

但是這一局面卻在魏惠王時期出現了裂痕。

由於在繼位之前受到了韓國和趙國的阻撓,因此繼位後的魏惠王不再與這兩國保持親密的同盟關係。如此一來,魏國便成了被包圍起來的孤立之國。

孤立無援的魏國,其地理上的缺陷在一開始並未造成太大的損失,而且憑藉魏武卒的戰績,其餘國家也不敢對魏國輕舉妄動。然而到了戰國中期,國家之間的戰爭頻發,魏國的地理缺陷便成倍地被放大。

在諸侯們的眼中,能否徹底吞併其他國家並不重要,只要能夠消耗其他國家的實力便能夠爭取到本國的生存空間。

基於這一理念,魏國的戰爭消耗成本急速飆升,國力很快便大不如前了。

戰國初期魏國為何能成為第一霸主?輝煌過後,又為什麼迅速衰落

人才流失

在任何時代,人才始終都是第一生產力。魏國的崛起便是因為重用了李悝、吳起、樂羊等一群傑出人才,對各個領域進行切實有效地改革,才成為了稱霸一時的強國。

然而在魏文侯去世之後,魏國再也沒能出現一位像魏文侯一樣賢明的君主,使得魏國的人才無法受到重用,紛紛前往其他國家效力,而魏國卻變得無人可用。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

缺乏英明君主的魏國,不僅使本國自身的人才儲備大大降低,同時還為其他國家輸送了大量人才。

戰國初期魏國為何能成為第一霸主?輝煌過後,又為什麼迅速衰落

而看到魏國依靠變法迅速崛起之後,其他國家早已對變法躍躍欲試,只是由於缺乏能夠委以重任的人才,使得這些諸侯不敢輕舉妄動。而離開魏國的人才,正是這些諸侯最需要的。

在這些人中,有訓練出魏武卒的吳起,還有後來主持秦國變法的商鞅,之後更是失去了孫臏、張儀等人,這些人在戰國時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魏國全部一一錯過。

因此就在其他國家紛紛變法強國之際,魏國依舊痴迷於往日的輝煌之中,對錯失人才毫不痛惜,其最終的衰落也註定是其必然的結果。

戰國初期魏國為何能成為第一霸主?輝煌過後,又為什麼迅速衰落

結語

孟子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魏國處於四戰之地,在建國之初並不具備先天優勢。而魏文侯能夠重用賢臣,讓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可見國家強大與否並不在於所處位置是否優越。

而魏文侯去世之後,魏國的接班人被自己國家的處境沒有清醒的認識,始終沉醉於曾經取得的成就之中,認為自己的國家穩如泰山,對人才的流失也毫不介意,導致魏國實力嚴重衰退。

戰國初期魏國為何能成為第一霸主?輝煌過後,又為什麼迅速衰落

這種國家之間的競賽,實際上就是此消彼長的過程。在魏國衰落之際,其餘諸侯國憑藉魏國輸出的人才迅速崛起,使得魏國在這場淘汰賽中,徹底喪失了優勢和競爭力,淪為了毫無存在感的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