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從西域引進“天馬”,或被後世工匠捕捉,成就國寶級文物

提起國寶級文物,很多人會浮想聯翩,說上一堆名字,當然不會忽視“馬踏飛燕”的存在。

“馬踏飛燕”是我國旅遊的標誌,也是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之一。關於“馬踏飛燕”,人們對他再熟悉不過:一匹昂首嘶鳴的馬,三足騰空飛馳,另一隻足則踏在疾馳的龍雀背上,足見馬兒奔跑的速度。

漢武帝從西域引進“天馬”,或被後世工匠捕捉,成就國寶級文物

“馬踏飛燕”出土於甘肅武威雷臺漢墓,是出土的眾多銅車馬儀仗俑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個。“馬踏飛燕”自出土以來,就備受社會的關注,先是在海外展列,受到廣泛關注;接著,各大旅遊城市,直接以“馬踏飛燕”為藍本製作各種雕塑。經過不斷的傳塑,“馬踏飛燕”在我國的知名度不亞於任何一件文物。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物紅是非也不少。圍繞“馬踏飛燕”就有不少爭議。就名字而言,有“馬踏龍雀”“天馬逮烏”“馬掠烏鴉”“飛燕騮”之多,甚至有人乾脆直接稱其為銅奔馬。當然,名字有爭議,表面上看叫法不統一,實際上是人們對“馬”和“燕”這兩種動物的不確定。

漢武帝從西域引進“天馬”,或被後世工匠捕捉,成就國寶級文物

“馬踏飛燕”的一大爭議就是這馬究竟是什麼馬?有人說,是漢武帝時期從西域大宛國引進的“天馬”,也就是被後人傳的神乎其神的“汗血寶馬”;有人說,是以天上的星宿命名的“天駟”,也就是“神馬”;也有人說,是漢武帝時期“九逸”之一的“紫燕騮”。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說法,我們不一一類舉。

“天駟”太過藝術想象,畢竟這是文人腦海中的想象。雷臺漢墓是“守張掖長張君”之墓,具體年代大致在公元186-219年之間,處於東漢後期,與漢武帝相去甚遠,說其是“紫燕騮”不免有些牽強。

漢武帝從西域引進“天馬”,或被後世工匠捕捉,成就國寶級文物

其實,經過科學考證,“馬踏飛燕”之馬最有可能的就是“天馬”。《史記·大宛列傳》:“(漢武帝)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及得大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名大宛馬曰‘天馬’雲。”漢武帝對馬有著特殊的感情,凡是好馬往往稱其為天馬。其實稱烏孫馬為“天馬”,後來稱大宛的汗血馬為“天馬”。大宛是中亞的古國名,大致位於費爾幹納盆地,農牧業發達,尤以汗血馬最為出名。這種馬體形纖細,速度較快,傳說可以日行千里。這種馬的面板很薄,而且肩部和頸部汗腺發達,每次奔跑,汗液往往先潮後溼,尤其是紅色的馬匹,容易給人以留血的感覺。

漢武帝從西域引進“天馬”,或被後世工匠捕捉,成就國寶級文物

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武帝得知汗血馬,便命人攜黃金去換馬匹,不料遭拒,使者也被殺害。漢武帝大怒,後來派兵西討,殺死了大宛王毋寡,大宛服屬漢朝。此時,漢武帝大規模引進汗血馬,並將其在武威一帶馴養繁殖。武威本來就是良馬的繁殖、交易基地,汗血馬的到來更是使武威名聲大噪。

漢武帝從西域引進“天馬”,或被後世工匠捕捉,成就國寶級文物

從這個角度上,“馬踏飛燕”在武威發現並非偶然。銅奔馬是汗血馬的另一個佐證就是,銅馬的一側前後腿同時凌空騰踔,這就是所謂的“對側步”(“順拐”),而“對側步”幾乎為汗血馬獨有,一般馬匹很難看到。

漢武帝從西域引進“天馬”,或被後世工匠捕捉,成就國寶級文物

可以想象,汗血馬矯健精美,昂首嘶鳴,疾足賓士,這一瞬間的動作被觀察入微的能工巧匠捕捉,並與回首的“飛燕”結合,一個經典造型就完成了。誰承想,這一造型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一出土便驚歎了世人,成為不能忘卻的不朽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