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利用「完成欲」?

如何正確利用「完成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王智遠

這些場景在生活中會遇到:

中午休息時夥伴喊你出去走走,正在遊戲中的你會說:

“等下,我把這局打完”

,到吃飯點同事喊你,正在發文件的你會說:

“就快了,發個報告就就過去”。

再或者,晚上家人催你睡覺,正在追劇的你會說:

“馬上結束,看完這集就睡”。

上述場景,即便你知道那份檔案沒有那麼著急,即便你知道醒來電視劇依然可接著看,但你都會把它完成。

為什麼?原因在於

我們欲完成的動機已經得到滿足

,若剩下工作尚未完成,這

一動機便會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

,當然還有更顯性的例子,如:

去某平臺購物砍價到99%,剩下1%需要邀請5人才能完成,多半人會毫不猶豫分享出去;下載資料到85%你會毫不猶豫的等下去;諸如此類;心理學中把它稱之為「蔡戈尼效應」。

它有兩面性存在:

1)完美欲,2)放棄欲

前者而言,人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如果某件事進行一半之多,剩下進度不是太長,

你會毫不猶豫的把它解決掉,進而做接下來要做的事。

後者而言,進度沒有過預期值,可能你就會直接放棄;這些種種現象若用大白話來形容它,那就是: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未完成的都魂牽夢縈;

總而言之,要麼死磕到底,要麼一事無成;假設你能認知到它的存在,巧用心理作用驅動自身去做事的動力,那它就是種極強的動力系統,

甚至有可能是最強

,不妨來認識下它。

01.死磕到底的完成欲

正面說起,為什麼會產生死磕到底的完成欲呢?答案有三個循序漸進的維度:

1)任務系統,2)獎勵,3)進度條。

先說第一條,什麼是任務系統?

它包含六個維度,分別是

人、事件、時間、場景、結果與獎勵

;譬如:我們所玩的遊戲,每日登入就會領取相關金幣獎勵,APP的連續登入可換優惠券,現金等用來下單時抵消。

從經營角度來說

,因為任務的存在和場景的吸引,我們會沉浸在某些活動中;最後商家達到營銷的目的。

這是壞事嗎?部分是的,只要你擁有足夠理智的頭腦顯然不會被此束縛;但現實中,我們每日所做任何事都是為完成某項任務為目的,

譬如:

做專案報告是為工作,看劇是為放鬆心情,閱讀是為提升自己,就連漫無目的的刷手機都是為獲取更多有價值的資訊。

雖目的帶來的結果很重要,可中間過程驅動自身去為目的付出相當的難熬,

因此我們就需要一些其他方面輔助。

其中第二條,什麼是獎勵?

光有任務系統根本不行,要知道一說做事動力問題,想必不少人都會感到頭疼,不信你掰著手指頭數下,自己好像很多方面都缺乏動力。

如:辦的健身卡好像只用過幾次就隱藏在錢包最深處,你口口聲聲的一年要讀100本書,最後發現著實買100本,真正閱讀的也就1-2本,怎麼辦?

很多人就說,

那給任務設定一個完成目標後的回報不就行了,這個我會呀。

殊不知多少人的獎勵常常用錯,

濫用到最後導致的結果與目的方向偏離

;比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一哭,媽媽就抱抱;無意當中擁抱的行為就是在獎勵孩子的哭鬧。

或者完成某個短影片的拍攝就獎勵自己「買個包包」,無形中又放大一次自己購買慾;那如何正確獎勵呢?有兩個維度:

1)正強化,2)強關聯

我們所做一件事的基礎目標是完成,但從長期看核心是熟能生巧的形成“毫不費力”的工作;舉個例子:你天天做運營僅是為分析資料嗎?不是的,而是找到規律後讓工作更簡單。

假設用另一方面的物質來掩蓋自身做一件事的慾望,那就會偏離此路線

;因此正強化應該是“我今天效率提高,那獎勵我明天能否提高的同時保證資料更精準”。

所以,在任何事情下,不要把獎勵和事情本身分開,強關聯的設計會讓源動力更足,下一次;當你出現此情節時,不妨在腦中迴旋下我上述所說的話。

關注事情的本身與獎勵是否呈現線性,而不是又開闢另一條強化機制

;如果說給事情設定任務系統是第一步,那意識到獎勵問題設定才是完成欲中的第二步,那還需要怎麼做呢?

然後第三條,什麼是進度條呢?

俗稱,完成一件事最後大概的時間;其實進度並不重要,主要是知道什麼時候結束。

但在現實場景中,你不得不承認,若做事沒有進度條,

沒有0%-99%你的情緒,做事的效率會更糟糕,因為你不知道盡頭在哪裡。

因此進度條的厲害之處就是“我知道最後期限大概多久”,所以我把它稱之為

「一隻理想的心理安慰劑」

1985年,卡內基梅隆大學人機互動所教授Brad Myers 在其論文裡提出這樣的觀點:

只要看到進度條,人們幹什麼都會覺得好點,至少他能讓人放鬆。

所以完成欲的背後是一條進度條,知道大概結束節點在哪就可以緩解人們的焦慮;但現實中做事有進度條,為什麼還無法讓自己的效率提升呢?背後有兩方面因素:

1)解決問題的方法論,2)分階段的進度。

打個比方:

我知道明天下午6點要交專案報告,但60多頁的資料我沒有框架,不知道如何整理,又不知道12點前做什麼,2點前做什麼;我就會陷入焦慮之中。

因此,一個人做事半途而廢,也許不是因為害怕;而是他對未來很模糊不知道怎麼開始,前面無形的障礙把自己嚇倒;現實中若學會拆分一下會發現問題的答案原來如此簡單。

如何正確利用「完成欲」?

一個簡單例子:

就像我經常在寫作前因為要選題和大量查閱資料和瘋狂的閱讀而焦慮,可我真正在動筆時這些都會打消,原因是分階段的進度可讓我視覺化,每邁出一步離目標就越近,結果就越清晰,動力源就越足。

總而言之,有任務的存在與進度條和強關聯的正強化獎勵做支撐,我們才有做事的動力;

當進度越接近100%時完成欲就越強;當低於50%時,人的動力就相對越弱。

02.一事無成的放棄欲

再說負面,為什麼會產生一事無成的放棄欲呢?它主要在於

「進度條低於50%之下」

「完成後不斷加碼下想要的完美」。

進一步說:

人做事的常規動能是低於目標值的50%之下會認為難度較大,進而有逃避的慾望;而某件事完成得到正強化後下次又想更完美;你也可以理解成

「拖延者與半途而廢」和「強迫症與完美主義」

背後的阻力。

先說半途而廢:

它產生的根本原因有四要素:

1)

任務太過於艱鉅,感覺自身無法勝任,

2)

高估任務難度,行動受挫;

3)

不夠自信,患得患失,

4)

懶,想得多做的少。

比如:

我們看到很多人做UP主風生水起,自認為他們所做內容自己也會做,於是會出現

「高眼光,低行動」

的狀態;當自身去嘗試時發現需耗費巨大精力寫指令碼,找角度拍攝,後期剪輯上就會產生想要放棄的慾望。

那這一切會造成蔡戈尼效應過弱,

於是人會產生另一個極端:

“想想背後一大堆細節要做,心理出現恐懼”,慢慢走向拖沓之路造成常常半途而廢;進而總在未完成一件事情之前,就轉移目標,最後導致無法徹底完成一件事。

現實中這種案例隨處可見,

小到

你在看電視劇時突然想到某個畫面,對映到現實我還有某件事沒做,趕緊停下去行動;

大到

被擱淺的計劃,拖半個月的客戶方案等,諸如此類都是蔡戈尼效應的弱反應。

也就是說,這些問題常常讓我們自嘲又懊惱,甚至自暴自棄覺得

「小事不想看,大事幹不了」。

別擔心,名人也有上述問題,天才畫家達芬奇也是拖延症患者;儘管博學深厚涉及數學、工程、藝術;解刨,建築等多項領域,你從它的歷史發展中便可略知一二,為什麼呢?

他一生傳世畫作不超過20幅,其中有五六幅在去世時還未交付

;甚至直到200年以後有關繪畫草稿才被後人整理成書,還有多方面科學實踐至今隱藏在那些草圖中,成為遺憾。

他曾在一篇筆記中寫到:

“告訴我,告訴我,有哪樣事情到底是完成的呢”?

這種拖延帶來的挫敗感,與我們飽受困擾的後世人類體驗別無二致。

比方說:

你一焦慮就想著看電視玩遊戲放鬆心情,這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反而會讓自身陷入開始一點沒有結束就想半途而廢,然後陷入惡性迴圈;那看完電視真的就能解決嗎?其實並不能。

總而言之,50%以下進度放棄欲的形成並不是事情太難,而是遇到問題人之天性總試圖想找到替換壓力的方法論,最後造成

「潛意識心理厭倦感」

,做什麼都沒有耐心。

下一次,當你遇到想放棄的問題時,不妨在給大腦打一劑鎮定劑告訴它「哪裡出了問題」,我冷靜下來直視它,關注如何讓自己從根源解決,而不是虛無縹緲的找替代品。

如何正確利用「完成欲」?

再說加碼完美:

當蔡戈尼效應過強,人就會陷入一種過分強迫的狀態,譬如:

面對一個任務時非要把它完成才撒手,甚至偏執到將其它任何人事物,都置之以外,以導致全程身心緊繃。

這如同用切實的焦慮,讓自身成為一個

「永動機」

停不下來;嚴重時會出現另外一種狀態,即強迫完美主義者。

進一步而言:

完美主義在我們的文化中,通常被視為一種優良品質,如很多傳世的藝術品,優秀的設計統稱被形容「完美」。

但從性格角度,事實上它代表人類一種焦慮的情緒,主要表表現在:

1)對缺陷的焦慮,2)對無能的不安。

若達到一種程度,滲透進生活,工作,學習,人際關係等方方面面就可能會和一種疾病相掛鉤,即

「強迫型人格障礙」。

一個簡單例子:

我早些年寫作時就有強迫型綜合徵,只要開始動筆就一定要把一篇文章「一氣呵成」,後來發現任務表面看似完成,可質量在下降。

當我把目標轉移到質量上時又發現,我總會因為「質量的把控造成自身遲遲不敢動筆」。

我身邊有不少優秀的人,其中有部分他們可以工作到忘記吃飯,直到肚子直叫才想起來吃;他們的狀態幾乎是,

“白天睡懶覺,晚上熬長夜”

,這聽起來像是戲劇的一句話,但確實人間真實。

蔡戈尼效應為什麼會變強?

主要跟三者有關,分別是:

1)工作性質,2)工作的前抑制影響,3)期待作用。

一般而言工作難度越大,人的思維就越活躍;短時間的強化會讓人記憶強度增加。

因此若工作被終止短期會不斷回憶,此外工作難度大時人的情緒變化也大,而情緒又會強化記憶和慾望,然後更加強迫。

再者,前攝抑制學習是「短期的強化」,工作的回憶是對學習資料的鞏固。

換言之

先做的事對後做之事會有所印象

,因此若突然中止工作,人的心理就會有種莫名的「牽掛感」。

這時候期待感就會上升,因為完成某件事後人往往會認為此事已了心結,所以就不在有強烈的動機;如心理學所言:

把事完成代表完型,它就不再有未完型時的那種強烈要求達到完型的動機。

總而言之:

對於強迫症與完美主義者來說:

「要麼停滯不前,要麼從不開始」

,這直接造成阻力難度加大,時常感到內心無比焦慮而耽誤事情進度,嚴重者放棄欲也就隨之而來,可大腦還特別勞累。

因此,我們知道蔡戈尼效應的正負面,那該如何有效平衡呢?這裡需要了解一個概念為

「心理張力的平衡值」。

03.心理張力的兩面性

先說張力,一個人人都會用但始終不求甚解的概念。

如甲方會要求設計圖「要有張力」,寫作要求文字「有張力」,畫家評論作品時會說此畫富有「張力」,

那什麼是張力呢?

開明宗義,它主要表現在兩個維度:

1)平衡,2)失衡

人的眼睛在觀察事物時,會傾向於找平衡感,比如一盞放在桌子上的檯燈,一棵靜靜生長的大樹,這類畫面呈現出靜態的平衡,就不會給人造成緊張感,

因此不會顯得有「張力」感,那有張力則代表「失衡感」。

如何正確利用「完成欲」?

舉個例子:

左邊的圖小黑點居於框架的正中下,符合對稱的結構因此沒有張力,而右邊的圖小黑點屬於右移,偏移軸心,破壞對稱的結構。

人的眼睛無法憑直覺將其固定在軸心的位置,只好去重新定位它,因此產生了張力。

所以,張力的產生在於打破平衡,打破對稱;傳達出一種反直覺的緊張感,從而引起人們關注,促使人去思考。

那人的心理張力平衡值為什麼會失衡呢?原因在於:

1)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2)角色和場景的不斷切換。

進一步說:

一個生活空間可能包含多個情景區域和交流物件,每個人之間都存在認知偏差,就會產生張力不對等。

原因在於張力背後對應的是某個需求,需求得到滿足張力就會減少,而反之則會失衡。

該概念也是美國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在「場動力理論」中提出的,平衡與失衡之間的關係就會造成「蔡戈尼效應」的產生。

舉個例子:

你今天早晨起床後和物件吵完架去上班,結果因昨天專案報告未做完,開晨會又被上級領導訓斥一頓,那你內心就很難達到平衡狀,想把這份怨氣發洩出去。

若果得不到合理處理,接下來誰在工作中惹到你,就會因脾氣不佳而爆發。

因此張力越強,說明一個人心理承受壓力失衡機率就越大,或者說是「興奮與悲鳴」之間到底能承受多大刺激。

所以說我們平常用到心理戰力這個詞,就說明一個人在遇到緊急事情時,有怎麼樣的處理能力或者接受事物,改變事物的能力。

總結而言,一個人放棄欲,完美欲兩者過於強烈說明他心理張力較差,忽高忽低搖擺不定;嚴重者會威脅到自身日常行為。

如:

你經常會看到大家上當眾人面手捧鮮花求婚的帥哥,因為女生的當眾拒絕而怒氣沖天;等不一而論。

這一切對應到做事場景中同樣,怎麼提高自身「心理張力的平衡值」,讓自身遠離一事無成的放棄欲和完成後不斷加碼的完美欲呢?

關鍵因素是「找到兩極中的平衡點」。

04.兩極中的平衡點

首先要明確,我們找到平衡點目的是為解決三個問題:

1)讓拖延的自身不在拖延並持續高效,2)讓強迫完美的自己不要給閾值加碼,3)利用完成欲讓自己跑的更快。

那理解上述這些概念後,不妨思考,現實中哪些事需要賦能完成欲不在拖延,仔細想下好像每件都需要,因此該怎麼做呢?

這裡有兩個方法論:

1)認識到並迭代舊思維

你還記得獵豹創始人傅盛老師的認知三部曲嗎?

一共分為四個境界,依次為: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2)知道自己不知道;3)知道自己知道,4)不知道自己知道。

聽起來有點像繞口令,我再簡單闡述下,如果以前你對蔡戈尼效應有所一知半解,你

就處於「知道自己知道」,但可能沒做到的狀態

;可很多人是不知道此概念,只知道自己每天狀態是這樣。

因此今天已經認識到放棄欲和完美欲兩者的狀態以及基礎解決方法,所以認識即認知。

認知的提升核心是洞察事物所在,並找到解決方法論

,這本身屬於一種獎賞,能為我們帶來巨大滿足感。

但認知到不代表知行合一,顯然我們需要「迭代固有的思維」,我常說一個新習慣的養成猶如跑步機的不斷加碼,需要快速更新而非阻斷;具體怎麼做呢

簡而概之,

下次遇到放棄欲時先冷靜下來,然後把問題進行拆解,把整個進度條做分階段處理。

猶如:

閱讀一本書不是一氣呵成,可以要求自己今天閱讀幾頁,明天閱讀幾頁,邊閱讀邊寫紀要,最後這本書要在什麼時候看完。

把它此節奏培養成為習慣,運用到多場景中;那你的性格也就隨之慢下來,不會因為挫敗感,完美欲而停滯不前。

如何正確利用「完成欲」?

2)訓練並正向植入蔡戈爾效應

你要知道它的核心在於

「完成大半,即將完成」

,也就是說我們要儘可能在解決進度條50%之前的問題。

一個案例:

遊戲公司在設計遊戲時,為讓更多使用者上癮會做各種層次不同的任務系統,如玩王者榮耀的簽到領金幣,完成幾局給銘文;大話西遊的跑環任務,60環,80環依次給多少。

我當年認為此遊戲無聊至極,但總會深陷其中;特別是在跑一半時電腦突然關機或停電,那運鏢任務就瞬間崩盤。

透過案例我們可以提取到一個核心關鍵詞:

「未完成」

;假設你做某件事也把它設定此狀態,那做三分之一不做時心理就會抓狂的感覺,進而倒逼自己快速行動;

怎麼做呢?

1)

把某件事整個進度條一分為二,即50%+50%;

2)

在前面50%起步階段儘可能清晰量化,然後持續的訓練它。

我經常採用的是50%再分三階段,然後加上正強化與強關聯的方式操作,最後就會持續的上癮,然後想被滿足欲會不斷拉高;在過程中也就不知不覺把痛苦的50%度過了。

簡單概述,我把前面總結成,

拆分並設計誘因

,後面利用人之「完成大半」就想趕緊弄完一件事的認知天性,

從而正確利用完成欲跑的更快。

總結一下:

如何正確利用自身的完成欲?

分為五步走:

1)

認知,

2)

改變固有模式;

3)

把事情拆分為50%+50%;

4)

設計誘因與正獎賞,

5)

利用蔡戈爾效應。

因此當蔡戈尼效應弱時,你要給它注入一劑興奮良藥;而當它愈發變強時,你要讓它適當放緩。

無論哪種表現,背後都是極端的情緒;

強迫症「死」於對成功的焦慮,拖延症「死」於對失敗的恐懼。

真正規律是「兩極之間的平衡點」,不要成為天性的奴隸,要成為獵殺的高手;

走慢點沒關係,關鍵是步履不停,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