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陸地面積變大了,人類的生活會變得更好嗎?

世界人口越來越多,人類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截止2019年,世界人口總數近77億,較十年前增加近10億,世界人均

土地

面積約減少3300平方米。好在,地球上還有一片廣闊的無人居住的空間,那就是海洋。如果我們能不斷填海造陸,把海洋麵積和陸地面積倒個個兒,那不就不用擔心沒地方住的問題了嗎?人類的生活是不是也能越來越好呢?但事實也許並非如此。

氣候如何變化

海洋麵積的減小對地球氣候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一點從盤古大陸時期的氣候狀況可以窺見。

如果陸地面積變大了,人類的生活會變得更好嗎?

3。1億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塊大陸,它被一大片海洋包圍在中間,這就是盤古大陸。科學家們復原了盤古大陸並用計算機模擬了盤古大陸的氣候,結果顯示,當時陸地上的氣候很糟糕。大陸中心的平均溫度高達45℃,季節溫差明顯,夏季的平均氣溫能比冬季高50℃。此外,中心地帶還非常乾燥,每日平均降水量僅有2毫米,與沙漠地區相當。這樣的環境非常不適合生物生存,在北非和中東地區,即原先的盤古大陸中心地帶,幾乎沒有找到任何當時的古生物化石,而在世界的其他地區,盤古大陸時期的古生物化石卻非常豐富。

如果海洋麵積變小了,大陸更多地區的氣候狀況會呈現相同的變化。海洋在降低地球溫度方面作用巨大,每天都有大量的水從海洋中蒸發,吸收了空氣中的大量熱量,從而防止溫度急劇上升。而且,海洋也有效減小了地球的溫差,與陸地的主要組成成分——泥土和沙子相比,海水在吸收同樣多的熱量後,溫度的變化要更小,白天溫度上升慢,晚上溫度下降慢。這也是金星、火星等外星球晝夜溫差比地球大得多的原因。另外,海水的蒸發也是降水的重要來源之一,倘若海洋麵積驟減,降水量自然相應減少,如此一來,將會有大面積的土地面臨乾旱缺水的狀況,沙漠面積也會增大。

如果陸地面積變大了,人類的生活會變得更好嗎?

海洋對氣候還有一種隱形影響,那就是改變了大氣組成。大氣中約50%~70%的氧氣由海洋藻類提供,同時它們也大量消耗著二氧化碳。如果海洋的面積變小,藻類的數量也會驟減,那麼氧氣的補充速度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快,而二氧化碳的量也會大增,溫室效應會愈發嚴重。在多重影響的疊加下,大陸中心地帶的氣候狀況可能會比盤古大陸時更加惡劣。

生物如何變化

陸地面積變大了,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好嗎?很難。

如果陸地和海洋麵積倒個個兒,相當於陸地面積從地表面積的29%變成了71%,擴大成了原先的2。4倍,這是什麼概念呢?俄羅斯目前國土面積為1709萬平方千米,擴大2。4倍就變成了4101萬平方千米,幾乎相當於現在的亞洲那麼大。想想看,俄羅斯約1。5億人居住在這麼大的地盤上,是不是人人都變成大地主了呢?但事實也許並不那麼美好,因為離海洋越遠的地方,氣候越是惡劣,沙漠和戈壁灘那樣的地方又有多少人願意去居住呢?

人口扎堆生活在沿海地區的結果,就是競爭更加激烈和汙染更加嚴重。為了爭奪地盤和資源,戰爭和衝突將頻繁爆發,原本就處於弱勢地位的群體的處境會更加艱難。而國家疆域的擴大也會導致統一管理的難度增加,也許到時候,一個廣闊的俄羅斯會分裂成更多的國家。

海洋是熱能和電能的主要來源,隨著海洋麵積的急劇縮小,能源需求將無法滿足。為了彌補能源缺口,更多的發電廠和工廠將會建立在海岸線上,以期彌補能源缺口。越來越多的汙水和廢料排入海洋,進一步壓縮了適宜居住的空間。漸漸地,人們不得不往內陸遷移,並逐漸進化成“超人”。

如果陸地面積變大了,人類的生活會變得更好嗎?

模擬實驗表明,在極端潮溼的情況下,人體只能在60℃的環境中忍受10分鐘。為了忍受超級大陸的高溫環境,人類也許會向水熊蟲學習,製造各種超級蛋白質。一種叫做IDPs的基因讓水熊蟲在極端乾燥的環境下安然無恙,由該基因編碼的原本無序的蛋白質在極端乾燥的環境中會重新排列,將水熊蟲包裹成一個玻璃狀的膠質球,具有強大的保水能力,只要再次沾上水,它們就會

恢復原狀

。水熊蟲還有一種可以“防輻射”的蛋白質,有了它,可以顯著減少DNA在遭受X射線照射時的損傷。水熊蟲厚厚的蛋白質外殼不僅可以忍受高溫灼燒,還能防止它被低溫凍傷,能承受-272℃~150℃的溫度變化。有了這些超級蛋白質,人類將可以更好地適應高溫乾旱的環境。

而由於人類在沿海活動的急劇增加,許多動植物將更早被“趕”入內陸地區。與沿海地區相比,高溫乾旱的內陸的植被更少,倖存下來的植物將盡可能地縮小體型,減少水分的散失。因為缺乏食物,各種動物的體型也相對較小,駱駝那樣能儲存脂肪和水分的動物可能演變成優勢動物。由於晝夜溫差增大,鳥類和哺乳動物等恆溫動物維持體溫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冷血動物將變成內陸地區的霸主。動植物們能比人類更早適應環境的變化,但是多樣性必將大大喪失。

十分天下,海洋七分、陸地三分是地球為生物生存設計的最適宜的樣式,如果破壞了這個平衡,生物們將很難承受其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