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不一定會積福報,做不好這點小心自己受災!

積德行善也是門學問,不要以為很簡答!

我們常說,一命二運三風水,但是這三個方面過於深奧,一般情況下,我們都不容易把握。所以為了能夠增加我們把握住“一命二運三風水”的機率,便有了四積德五讀書的說法,所以自古以來,積德行善、勤學好問一直是我國的優良傳統。

本期我們就著重聊聊積德有關的內容。

行善不一定會積福報,做不好這點小心自己受災!

“好人有好報”是長輩在教育晚輩時最常提到的一句話,但是真正步入社會,卻發現“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的事例又數見不鮮,因此很多人就對“好人有好報”這個觀點產生了一定的質疑。

以事實來說,好人確實不一定得到好報,這是因為“有因必有果”。

行善不一定會積福報,做不好這點小心自己受災!

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這是毋庸置疑的。可問題就在於,你當好人做好事只是你自認為的,在被幫助者眼裡或者在第三者眼裡,你做的事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那麼你的這次幫助就沒有積德,自然也就不會有“好人有好報”了。

生活中有哪些行為很容易造成這種錯覺,我們來一起看看。

打腫臉充胖子

用書面點的話,就是為了幫助別人去做超出自己現有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什麼是現有能力能做的事,就是自己有實力做好,並且有充足時間和充足精力去做的事,超出這個範疇都不再是現有能力能做的事。比如你是個實力很強的程式設計師,朋友請幫忙編一個不難的程式軟體,但是你現在的工作內容很多,沒有什麼精力去搞別的程式設計,可你還是答應了,

這就在做一件超出自己現有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

這麼做一般就三種下場:

最壞的下場,好心辦壞事。因為你做的事已經超出了自己的現有能力範圍,有不小的可能你做不好這件事,最終沒辦成或者沒辦好,

不僅耽誤了你自己的時間,你也耽誤了朋友的時間,既誤了事還傷了感情,透支了朋友對你的信任感。

行善不一定會積福報,做不好這點小心自己受災!

好一點的下場,出力沒討好。你完成了朋友委託的事情,但是朋友覺得這件事對你來說小事一樁,不知道你為了這件事付出了不少犧牲,對你並沒有心存太大的感激,下次有同樣的事繼續找你。

最好的下場,得到了朋友的肯定和感激,但是你為這件事付出了額外的精力和時間,這就很可能會傷及到自己的氣運,就得不償失了。

雖然我們要心存善念,淡泊名利,但是也不能為了幫助他人而過分傷及自己,因此積德行善不僅僅是善良對待他人,也是要善良對待自己。

行善不一定會積福報,做不好這點小心自己受災!

所以,打腫臉充胖子是非常愚蠢的行為。懂得拒絕他人,也是一個人成熟的跡象之一,

不逞強幫助別人,也意味著給自己和他人都做出了最優選擇,

既不為難自己又給了他人新的選擇,這才是對己對人最負責任的表現。

幫別人做重大決定

大多數人在遇到重大事情的時候,會缺乏主見,不敢拿主意,然後選擇向別人求助,最後就聽取了別人的建議。一段時間後,可能我們就會聽到有人抱怨,“當初如果沒聽他的就是好了”。

你應該也會相信當初提建議的人都是心存善意,真心實意的想幫忙,但最終得到的卻是他人的怨念,積德行善變成了積怨行孽。

行善不一定會積福報,做不好這點小心自己受災!

所以,如果有人向你求取重大事件的建議,最好的選擇就是推脫掉。不過一般別人既然找到了你,都是想從你這裡聽點什麼,所以你最好的做法就是隻分析其中利弊,不為他人做出任何選擇。

這個時候你是作為旁觀者,所以看待問題的思路一般會更廣泛、更清晰一些,將這個事件的後續走向羅列出來,然後一一分析利弊,

帶動求助者的思維,讓他自己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判斷。

如果對方問詢你的選擇傾向,一定不要發表任何建議,一定要讓對方自己做出選擇,因為你只要透漏出任何一點傾向,就會影響對方的潛意識,

倘若你的傾向是錯誤的,對方只會記住你的壞。

行善不一定會積福報,做不好這點小心自己受災!

所以當別人向我們尋求建議的時候,

我們可以幫助別人認清形勢,作出分析,但是我們沒有權利去決策他人的人生,哪怕那個人是我們最親近的人。

我們在決定他人的人生時,其實也是將那個人的命運捲入到我們自己的命運之中,如果我們的決策是正確的,確實可以算積德行善,但是決策有誤,這就是引禍上身。

在人生的選擇上,我們的判斷終究還是更容易失誤。慎重開口,不要讓他人最大的遺憾與你有關。

做別人不感激的事

當你做一件幫持他人的事情,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感激,一般是兩種情況:你幫助的人沒有一顆感恩之心;你幫助的人對你的幫助已經習以為常。

沒有感恩之心的人,不會理解別人的幫助,他只會認為全世界都欠他的,無論是誰,對他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這種人可以算是人渣,而你去幫助了一個人渣,那就是助紂為虐,這不僅不會積德,還是在作孽。

而當一個本來心存感恩之心的人,對你卻不再心存感激了,這其實也是你作孽的惡果。

行善不一定會積福報,做不好這點小心自己受災!

一個本來心存感恩之心的人,你幫助他一次,他會記住你的善意,但是如果你一直在幫扶他,慢慢地他就會把這種幫助當成習慣,只要你有一次拒絕,他就會抱怨你不夠意思,忘掉了你之前所有的好心好意。人心都是慣出來的,你回回都妥協,只要有一回不退讓,他就說你沒良心,推翻了你所有的包容和付出。

這時候,你的幫助對他來說就像一顆糖,吃下去只記得甜蜜,但不在乎是誰給的;你的拒絕對他來說就像是一根刺,他會永遠記住是這根刺將他扎疼,一輩子的埋怨你。

而造成這樣的情況,就是你的“積德行善”慢慢積累成的。

行善不一定會積福報,做不好這點小心自己受災!

積德行善並不是善心氾濫、無條件無止境的一直幫助,積德行善的真正目的是讓別人在受到幫助後會過得更好,並且還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收穫。

一味給予形式的幫助,被幫助的人到最後只會成為一個廢人、忘恩負義的人,作為始作俑者的你則是種下孽果的人,在你看來的“積德行善”就成了“鑄成大錯”。

歡迎大家積極留言,我們下期再會!

本文部分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