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花上千買的耳機音質可能和百元的一樣?是耳朵的問題嗎?

大多數情況下,兩款價格差距如此之大的耳機總會有區別。甚至即便是同一款耳機,不同批次也可能有區別,甚至同一批次不同個體也可能有區別。同一個耳機不同的佩戴可能也會有區別。 一百元的耳機水平並不完全一致,一千元的耳機更是參差不齊。但是總的來說百元耳機和千元耳機的差距還是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百元耳機的成本實在是有限,有些包裝盒成本可能都比單元高。 耳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聲場,聲場好壞通常也不是靠大小衡量的。 HiFi是不是智商稅暫且不提。HiFi確實有很多騙局,或者說打著“HiFi”名號的確實有很多騙局,“HiFi耳機”騙局可能更多。

為何花上千買的耳機音質可能和百元的一樣?是耳朵的問題嗎?

你的聽力是否準確?

1。HIFI這個概念在被提出的時候,不是智商稅。但是作為一種技術標準,HIFI是非常、非常容易被滿足一種標準。以至於80年代之後很少有產品會不滿足這個標準,90年代之後這個標準基本就被拋棄了。但是作為一種文化,HIFI就比較複雜了……

為何花上千買的耳機音質可能和百元的一樣?是耳朵的問題嗎?

2。聽出兩個耳機的差別,主要考察的是你的短期聲音記憶能力,而人類的短期聲音記憶能力是非常一般的。

3。在超過一定價格之後,耳機的音質與售價之間就不呈線性相關關係了。很多時候兩個同樣是幾百塊的耳機,他們之間的差別可能比幾百塊的跟幾千塊的耳機之間的差別還要大。你的提問可能隱含了一個虛假的前提:“音質與耳機價格正相關,售價越高,音質越好。”

為何花上千買的耳機音質可能和百元的一樣?是耳朵的問題嗎?

4。你可以遵循如下原則,來提升自己的聽音能力:

1 增加音量

2 接受專業的聽音訓練

3 形成固定的聽音素材

一些人為了訓練自己的聽音能力,會每天花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反覆聆聽幾段十幾秒長的聲音素材。這跟“欣賞”、“享受”都沒什麼關係,已經是一種純粹的技能訓練了。

5。即使你聽出了兩個耳機之間的差別,但是很遺憾,這可能並不代表你擁有了正確的分辨聲音的能力。你只是能“聽出差別”而已,你可能依然無法判斷哪個的聲音更正確。

為何花上千買的耳機音質可能和百元的一樣?是耳朵的問題嗎?

影響你對音質判斷的幾個可能

(1)主觀聽音差異,或者說沒有正確的聽音觀,聽音感受g點不一。有些人認為高音多的耳機比較好聽,有些人人為低音多的耳機比較好聽,有些人覺得均衡的耳機好聽。有人還要要求聲音密度,分離度,結像,高頻延伸,甚至要上升到雅緻,華麗,清新,很潤(我個人最喜歡很潤,因為另外的實在感知不到)。到底那種好聽在不同聽音感受的人可以撕逼一整天。

為何花上千買的耳機音質可能和百元的一樣?是耳朵的問題嗎?

(2)裝置和音源差異。一個好的解碼耳放或者音效卡,播放更接近於原聲(非軟體那種無損)的高位元速率音源,對更優秀的耳機往往有質的飛躍。以手機、電腦直推不同價位、不同水準的耳機,播放軟體上的低質量音源,很多不怎麼好的耳機就可以無視掉缺點,而更優秀的耳機的優點則無法展現,這也造成了耳機價格與前端裝置之間不對等的差異矛盾,得出價格差異沒有區別的結論。拿2000檔的大耳hd600來說,即便腦放全開,直推出來都沒有配個解碼耳放好聽。一些宣稱可以直推的耳機實際也是如此,當然也有人eq+腦放用手機推出更有朦朧的味道,這點應該去找直推大v去學習一下。

為何花上千買的耳機音質可能和百元的一樣?是耳朵的問題嗎?

(3)以價論聲。在各種各樣的耳機產品中,無論定的什麼價格,都應該以產品說話。網上很多人都有這種感嘆,兩個不同的耳機,都不是一個價位的怎麼比。耳機不同很多別的數碼裝置,這是一堆引數黨和價位黨看不到的東西,大部人透過主觀不一的聽來評判好壞,造成一部分透過價格去腦放音質。實際上耳機堆裡充斥著一批高價弱聲的產品(這在有聽音需求的人中屬於智商稅)和不少低價好聲的產品,這裡不舉例子了。

(4)耳朵聽力受損,耳屎堵住耳道之類,關於這類問題應該先往醫院治療,對於某些人直接找長時間耳機聽歌有什麼危害去痛斥hifi影響智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為何花上千買的耳機音質可能和百元的一樣?是耳朵的問題嗎?

(5)還有別的,總而言之因素有很多且相當複雜,因為聽不出區別而認為hifi是智商稅屬於比較主觀的說法,主觀感受並不能真實反映hifi受眾的需求,同樣有人說花更多錢弄發更好的燒,肯定更好,以價論聲,在其他需求和主觀結論的人中同樣也不可理喻。

為何花上千買的耳機音質可能和百元的一樣?是耳朵的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