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寶關停,網路互助時代終結!

相互寶關停,網路互助時代終結!

昨日晚間,突發重磅。

螞蟻旗下的宣佈將正式關停。

1個月後,現有的7500萬用戶就地解散。

至此,網路互助平臺的最後一塊骨牌轟然倒下。

隨著相互寶的曲終人散,網路互助時代宣告結束!

從2018年10月閃亮登場,到如今黯然退場,3歲多的時間,相互寶一直行走在愛與痛的邊緣。

想當初,相互寶背靠支付寶這棵大樹,42天狂攬2000萬用戶。看的京東、滴滴兩眼發直,紛紛發力相互保險。

隨後,新浪、百度、美團、蘇寧、小米、360等大佬也是一擁而上。

畢竟,這種先上車後買票的商業模式太香了。不需要儲備金,不需要做精算,甚至連線受監管都不需要。想來就找個板凳坐下,想走也可以一拍屁股走人。

不僅可以圈養一大批客戶變成蓄水池,高達8%的管理費更是誘人。

以相互寶為例,2020年累計分攤互助金約98。9億元,僅管理費一項就收入7。29億元。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彼時的初冬時節,互助保險噴薄而出,最多時候高達30多家。

但這種“先保障、後分攤”的互助模式也引發了監管的擔憂。這樣把平臺當流量入口,把資金池當提款機的網路創新無異於是個灰色地帶。

於是,監管旋即出手,相繼約談京東互助和相互保。

13天后,相互保被勒令更名,成為現在的相互寶。

保與寶雖一字之差,實則繆之萬里。這意味著監管層對於網路互助作出了清晰界定:

這不是保險,是網路互助!

不被保險認可,又拿不到網路互助牌照,於是曾經風光一時的寶寶們瞬間就成了無家可歸的孩子,而當初力挺這種模式的下沉市場,也發現分攤的費用越來越多。

就這樣,曾經跑步入局的網路互助,在一片唏噓中艱難走過了3年。

進入2021年後,已如雞肋的網路互助迎來關停潮。

1月31日,美團互助宣佈關停;3月24日,輕鬆互助宣佈關停;3月26日,水滴互助宣佈關停;5月,小米互助宣佈關停。

信心一旦打破,整個行業就開始墜入死亡螺旋。

而隨著輕鬆互助、水滴互助的“倒掉”,坊間便把目光紛紛投向第一大平臺“相互寶”。

枯木寒秋,相互寶還能支撐多久?

果然,使用者開始用腳投票,高峰時,相互寶曾擁有超過1億以上的會員,但3年過後,如今只剩下不足7500萬人。特別是去年各地推出幾十元每年的城市保,一年間就有2500萬人從相互保退出。

監管不愛,市場不香,相互寶退出江湖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特別是在神馬成為浮雲之後,相互寶再想叫板監管擁兵自重已經再無可能了。

十年如一夢。網路互助從2011誕生之日起,就備受爭議。

互助作為保險的最早雛形,經過了幾千年的演進,才成為現代保險。

如果放任資本以創新之名,大搞所謂的互助模式,豈不是開歷史的倒車嗎?

相互寶關停,網路互助時代終結!

但網路互助也不能說一無是處,至少帶來了中低收入群體保險需求的覺醒。我們曾經一直認為社會整體缺乏保險意識,而從相互寶短期內會員飆增突破1億來看,是我們膚淺了。

不是他們沒意識,而是傳統商業保險的門檻過高了,他們消費不起。

資料顯示,參加網路互助的群體中有35%來自農村,有68%沒有買過商業保險。而一個月分攤幾塊錢的相互寶,給了他們基本的安全感。

仍以相互寶為例,上線3年,已累計完成71期互助,救助了179127名患病成員。

所以此次相互寶宣佈關停,很多人感到非常可惜。在他們看來,相互寶是最接近重疾保險的一種低投入風險安排了。

網路互助的興起也激發了以各個城市為陣地的城市保的噴湧而出。這三年間全國湧現出數百個城市保產品,一年只要幾十元,保額卻可以最高達數百萬元。

不僅是城市保,江蘇今年還集全省之力,推出省版醫惠保產品,起付點更低,保障額更高,甚至有既往病史都來者不拒。

上線後即遭瘋搶,短短20多天參保人群就突破了150萬人。

由此來看,基於資本所佈局的網路互助走向沒落也是早晚的事。

這也是監管為何遲遲不發牌照的原因,既然是無證駕駛,靠邊停車則只是時間問題,不翻車就是最好的結局。

根據相互寶公告,現有相互寶成員不再參與互助分攤,正式關停前的三次分攤全部由相互寶承擔。在這期間,患病成員仍可申請互助金。

這也意味著,支付寶要為相互寶的關停,承擔高達30億的鉅額費用。

實是求是說,相互寶雖然黯然退場,卻留下一個體面的背影。

隨著最後一塊多米諾骨牌的倒下,網路互助時代宣告落幕。

你可能會忘記這個時代,但會記住相互寶。

不要問劃過的流星有什麼意義。

對於那18萬病友來說,

那是他們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