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石中飛鳥石燕化石,如同張開翅膀的燕子,造型優美可愛

在古生代時期,曾經繁盛著一類形態奇特的“貝類”,它們和現代所能看到的貝類外形近似,但仔細看卻有明顯的區別,其中最明顯的差異就是殼的左右對稱,且具有背中隆和腹中槽,而現代我們常見的貝類殼體是上下對稱的。這些特殊的貝類叫做腕足動物,今天要為各位小夥伴介紹的,就是腕足動物中特別具有觀賞和收藏價值的“石中飛鳥”——石燕。

奇特的“石中飛燕”

石燕的外形如同張開翅膀的燕子,而且中隆、中槽及殼飾(放射褶和放射線)都非常美觀,使得化石造型優美可愛。

石燕化石在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都有出產,在晉代的地理著作《湘州記》中,還曾有一段離奇的記載:“零陵之山有石燕, 遇風雨則飛,雨止還為石”,說的是湖南永州的零陵山中有石頭燕子,遇到風雨天氣就會飛出,雨停了又變回石頭。

奇特的“石中飛燕”

這一奇特的現象在北宋礦物岩石學家杜綰的親自考證下,揭開了真相,並記錄進《雲林石譜》中:“永州零陵出石燕,昔傳遇雨則飛。頃歲,餘涉高巖,石上如燕形者頗多,因以筆識之。石為烈日所曝,偶驟雨過,凡所識者,一一墜地。蓋寒熱相激迸落,不能飛也。”,原來,並不是石燕真的飛了起來,而是岩石在烈日曝曬之後,由於突降暴雨,熱脹冷縮而變得疏鬆,其中的化石脫落下來掉到地上。

奇特的“石中飛燕”

在湖南中部和東南地區的上泥盆統泥岩和泥灰岩中,就埋藏著豐富的石燕化石,人們經常可以撿到風化脫落的完整化石個體,也能發現佈滿岩層面上的化石群體,運氣好的話,甚至還能發現與雲南貝、準雲南貝共生的珍貴化石標本。

奇特的“石中飛燕”

石燕復原圖

說回石燕本身,它們之所以像燕子,首先是因為絞合線較長,它們的背殼上發育有支撐軟體的一對螺旋狀外骨骼——腕螺,從殼體內的中部向絞合線左右兩側螺旋伸展,這就使得它們的絞合線長於其它腕足動物,整體看起來如同燕子張開的雙翼。

奇特的“石中飛燕”

其次是從側檢視看,石燕的殼體呈現雙凸形,背殼小而腹殼大,而它們的殼體最早形成的部分,呈現出猶如鳥喙的形狀,稱為殼喙,腹殼上特別突出的腹喙就更像燕子的短喙了。

石燕化石因造型特殊而深受人們喜愛,也因產量大而沒有成為財力雄厚的收藏家的專屬,可以說是最適合收藏的遠古化石之一,收藏它,不在於經濟價值多高,重要的是啟發我們探索地球奧秘和科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