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象群離開保護區,兩群遠走他鄉,1群遲遲不肯走遠,或另有隱情

自15只亞洲野象離開西雙版納保護區,一路北上500多公里到達昆明附近,從以前的默默無聞,到現在成了活脫脫的網紅,野生大象群之間,像是能傳播資訊一樣,一路上這15只大象吃好、喝好、玩好,彷彿已經告訴了告訴遠在家鄉的大象群,趕緊出來透透氣。

3個象群離開保護區,兩群遠走他鄉,1群遲遲不肯走遠,或另有隱情

這不,人民日報曾報道,在5月24日凌晨,就發現了一個17頭野生亞洲象群進入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並且直到現在都沒出來,緊接著,到6月3日,野外監控系統發現,又有10頭野象群又進入到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景訥鄉曼窩村。

這也就意味著,

北上、南下、進村……三群野象離開保護區,開啟旅遊模式

至於北上昆明的15只野象就不用說了,一路上出盡洋相,偷喝村民家裡的酒,用水龍頭擰開農民的自來水等等,這些都是它們的傑作。

3個象群離開保護區,兩群遠走他鄉,1群遲遲不肯走遠,或另有隱情

▲北上家族排隊喝水

既然北上已經被其他野象捷足先登了,再繼續北上的話,好吃的也沒有了,也引起不了太大的關注,17頭野象彷彿是群體“頭腦風暴”了一下,一致決定南下,說不定就會有新發現。

6月2日晚,一個由17頭野象組成的象群開始南下,進入到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的一個基地,這個基地主要從事農作物育種,這讓科學院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現在象群已經造成了基地產量破壞,畢竟它們體長5-6米,身高2。1-3。6米,體重3-5噸,這樣的體格對於植物園來說損害太大了。

3個象群離開保護區,兩群遠走他鄉,1群遲遲不肯走遠,或另有隱情

另外,大象雖然體格高大,但是它們的吸收能力非常弱,所以每天對食物需求量很大,每頭大象每天需要150-200公斤食物,植物園好吃的自然是很多,大象來了就不想回去了。

實際上,最讓科研人員擔心的是,野象會進一步向植物園核心區移動,60年以來,以蔡希陶教授為代表的幾代植物園人收集和儲存的13000多種植物,尤其是1350多種珍稀瀕危植物,一旦被象群取食和破壞,將造成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

3個象群離開保護區,兩群遠走他鄉,1群遲遲不肯走遠,或另有隱情

為了阻止大象進入核心區,現在工作人員已經在核心區搭建了保護網,儘量透過物理方式阻隔大象,當然,如果大象依然一意孤行的話,植物園會用卡車封鎖道路。

南下的這17只大象,曾經還嘗試渡過羅梭江,但是由於正處於雨季,渡江宣告失敗,才來到植物園,對它們來說,這也是無奈的選擇。

3個象群離開保護區,兩群遠走他鄉,1群遲遲不肯走遠,或另有隱情

▲6月4日“北上家族”在雙河彝族鄉 新華社發

有北上,有南下的象群,再跑遠可能也沒意思,於是10頭亞洲象組成的象群一合計,就在西雙版納保護區周圍轉轉得了。

6月4日,透過地面檢測、無人機追蹤發現這10頭野象,進入到西雙版納州景洪市的曼窩村,它們先是在村邊的秧田狂吃一頓,隨後進入山竹林繼續尋找食物,也是妥妥的一群吃貨。

這個野象群不打算走遠的原因,可能還有一個,那就是它們群體中有兩頭母象懷有身孕,不能遠行。

3個象群離開保護區,兩群遠走他鄉,1群遲遲不肯走遠,或另有隱情

▲南下家族在西雙版納植物園覓食

那這段時間為什麼在保護區的野象頻頻出圈呢?

之前的推測或許錯了,之前很多專家猜測,北上昆明的野象是因為頭象迷路了,現在來看,這種可能性很小,畢竟現在已經有3個種群野象出走,說明肯定是內部出了問題。

現在,保護區的野生象數量由上世紀80年代的193頭,增加到現在的300多頭,從上面出走的象群來看,它們除了吃就是吃,這也就意味著保護區的象均食物量減少了。

西雙版納保護區高階工程師董瑞表示:種群數量成倍增長,棲息地承載力受到影響。

3個象群離開保護區,兩群遠走他鄉,1群遲遲不肯走遠,或另有隱情

另外,由於保護區保護有力,保護區的森林覆蓋率,由1983年的88。9%增加到2016年的97。02%。

按正常的邏輯來看,保護好應該有利於象群的生存,實際上並不是,森林覆蓋率增加,導致了芭蕉、中野筍等林下植物,逐漸沒有了生存空間,而這些林下植物,才是大象的主要食物。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階工程師沈慶仲介紹,由於傳統農耕的變化,對於大象而言,農作物它們都喜歡,靠近森林的邊緣地方它們最喜歡,因為這裡既有很多農作物,又有森林可以休息。

3個象群離開保護區,兩群遠走他鄉,1群遲遲不肯走遠,或另有隱情

現在正值高考時間,很多人擔心大象出沒會影響高考,實際上這大可不必擔心,象群活動區域內,確實有兩個考點,但是當地考試中心已經做足了預案。

在人們的意識裡,大象跟人類關係已經比較親密了,認為自己也非常瞭解大象,然而,這次多個象群出走,或許在告訴人類,人象之間的磨合才剛剛開始,未來有很多功課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