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到了60歲,就要把心放寬,為自己而活,這樣晚年才幸福

人一旦到了60歲,就要把心放寬,為自己而活,這樣晚年才幸福

60歲,是一個完整的甲子記年,故而叫六十花甲子。

這個年紀的老人,大多都已經退休,人生也已經快走到終點,身體好的,可能還會跑得更遠一些,身體欠佳的,可能晚年過得很不幸。

那麼這個時候,就要學會“為自己而活”,別再繼續無私奉獻,為了兒女、兒孫活,畢竟,自己都那麼大歲數了,還要想著怎麼掙錢。

錢是掙不完的,即便把錢掙了,也會嚴重透支自己的身體,讓自己陷入病痛之中,這個時候,你再把自己辛辛苦苦掙的錢去給自己治病,繞了一圈,把錢全砸住院吃藥上了,何必呢?萬一自己的兒女不孝,生病對你不管不問,你才是真正的絕望。

所以,人這一輩子很短,該放手就放手,兒女自有兒女的路要走,你不能幫一輩子。

有時候,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甚至有的人還覺得你做這些都是應該的,沒有人覺得你很辛苦。

一、人到了60歲,把心放寬,為自己而活

人到了60歲,要把心放寬,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別再去斤斤計較,並努力和過去說再見,這樣才能擺正心態,為自己而活,為自己而活,也是對在乎自己的人負責。

我們反觀現實生活,有很多老人都不知道到了這個歲數怎麼愛自己,依然愛著身邊的家人,有什麼好吃的,也從來都不捨得吃,都想著留給孩子。

在我小時候,我的奶奶就是這樣,別人送的餅乾,送的純牛奶她都捨不得吃。每次我來了,菜拿出來給我吃,我讓奶奶吃,奶奶說她不喜歡吃,這些都是留給我的,讓我吃完飯拿回家去。

對於這種現象,我想了一下,終於明白為什麼有些60歲以後的老人不懂愛自己,那是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為自己考慮過,什麼好事都想著家人,完全忽略了自己。

要知道,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需要認識自己,感知自己,愛自己,這是一個人能否擁有幸福的前提。只有學會為自己而活,才能更好地生活,記住,為自己而活,沒有人比你更重要。

人一旦到了60歲,就要把心放寬,為自己而活,這樣晚年才幸福

二、人到了60歲,不要再瞻前顧後,要學會看淡

瞻前顧後是一個成語,形容人在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往往60歲的老人,內心有很多煩心事,對這些事顧慮也都很多。

仔細想想,你都人生過半了,怎麼還那麼多煩心事,從小時候開始,你是為了“學習成績”煩心,等長大了,你又為了自己工作,家庭,孩子等各種瑣事煩心,回過頭看看,你這一輩子基本就沒有怎麼快樂過。

我的建議,就是人過60,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該放手就放手,把一切都看淡,煩心的事自然也就慢慢在減少,千萬別瞻前顧後,想著兒女、兒孫,他們都成年了,有自己獨立的想法,你不能再去插手管了。

反觀美國人,在培養孩子自主能力上是很重視的,有些美國父母會在自己孩子18歲的時候,逐漸縮減孩子的零花錢,孩子想要零花錢,就讓孩子自己出去工作。

但是我們國內的一些父母,在孩子18歲的時候,往往要什麼就給什麼,甚至孩子到了28歲,只要哭哭鼻子,訴說自己過得很苦,父母也會起憐憫之心,給孩子拿錢。

於是,現實中,就有了這麼一種現象,那就是孩子不斷向父母索取,父母還覺得是應該的,理由:他們是我的孩子,我不能不管。順其自然地就是為兒女,兒孫出錢出力,做牛做馬,還不一定討好。

三、60歲,想要晚年幸福,應該這麼做

勞累了半輩子,晚年是該享福了,千萬別把自己當老黃牛一樣,辛辛苦苦一輩子,應該自私一會,把年輕時沒做完的事,都去一一實現,把年輕時想去的景點,都去一一打卡,總之,後半生,不做讓自己後悔的事。

另外,60歲,還要為自己做兩個準備,一個是“身體健康”的準備,二是“經濟獨立”的準備。

這兩個準備,是晚年幸福的核心,如果都沒有,那晚年一定會很淒涼。你只有健康了,兒女才會放心,你只有經濟獨立,不找兒女要錢,為兒女減輕負擔,兒女們才會對你感恩戴德。

人一旦到了60歲,就要把心放寬,為自己而活,這樣晚年才幸福

總之,60歲以後,活著很不容易,要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活好每一個現在,等到老了,走不動路,只能躺在床上的時候,才有更多值得回憶的資本。

你好 ,陌生人,我是Canliu,我在這裡自足自給,把一些瑣碎的情緒寫成文字,這裡面有你發生過的,和未曾發生的,我們都是孑然一身,開始和結局都是如此孤獨,很高興遇見你。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