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和張幼儀:從不幸的婚姻走出便是破繭成蝶,走不出來便是墳墓

自古以來“幸福”是每一代人終其一生的追求。但是走入一段錯誤的婚姻,就如同走進墳墓,又彷彿是飄蕩在無邊苦海的一葉扁舟,一生都得不到幸福的眷顧。

朱安和張幼儀:從不幸的婚姻走出便是破繭成蝶,走不出來便是墳墓

​提到魯迅,就不得不想起他的正室夫人——朱安。朱安何許人也?一個頭戴頂級光環的魯迅的背後,幾乎被人遺忘的女人。世人皆知魯迅的妻子是他的學生許廣平,卻不知還有一個朱安。

眾所周知,魯迅和朱安的婚姻是魯迅的母親包辦的​。當年魯迅留學日本,被母親以病危催促回國。回國後的魯迅才知道,原來這不過是母親的一場騙局,就是為了讓他回來和朱安完婚。當時魯迅是懷著新思想的新青年,卻還是順從了母親的心意,老老實實的和朱安舉行了婚禮。可正是魯迅的遵從讓朱安墜入人生的苦海。

朱安和張幼儀:從不幸的婚姻走出便是破繭成蝶,走不出來便是墳墓

​在朱安的心裡也許會想,先生雖然不喜歡裹腳的封建女性,但是相信先生和她一定會日久生情,只要她為周家默默無聞地付出。可是朱安錯了,她低估了魯迅心中對封建女人的厭惡。1904年,朱安從一位青春少女嫁給魯迅,到1947年6月29日凌晨孤獨離世,身旁無一人陪伴。她在這個世界活了69個春秋,卻孤獨地度過40多年的漫長歲月。她的一生無性無愛,一生沒有子嗣。

朱安的一生經歷了多大的痛苦和孤獨,我們無法去揣測。但是終其一生都守候在周家,服侍魯迅和魯迅的母親,生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我們就可以看出她骨子裡是多麼依賴周家,多麼渴望魯迅的垂愛。但是她到死都沒有得到魯迅的一點一絲的憐愛。當她得知魯迅和他的學生許廣平走在一起,同居生子,她的心裡該是多麼的絕望,多麼煎熬。可是這種絕望的痛苦,朱安只是死死地堵在了胸膛內,沒有洩露一星半點出來。

朱安和張幼儀:從不幸的婚姻走出便是破繭成蝶,走不出來便是墳墓

同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結婚,卻冀望於日久生情,那真是為自己崛一座黑暗的墳墓。​都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如果婚後的朱安能夠清醒地意識這種結合就是一個錯誤,同意和魯迅離婚,另覓如意郎君,那麼她的人生是否會幸福很多呢?

同是民國時期的封建女性,張幼儀給出非常漂亮的回答。相信大家對張幼儀並不陌生,她可是我們的大詩人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和徐志摩的婚姻跟魯迅和朱安的婚姻類似,都是父母包辦。徐志摩和魯迅一樣,並不喜歡這樣的婚姻。唯一不同的是,朱安選擇漂流,張幼儀選擇上岸​。

朱安和張幼儀:從不幸的婚姻走出便是破繭成蝶,走不出來便是墳墓

張幼儀人生的分水嶺是在去德國以後。去德國以前,張幼儀也是一個唯命是從的封建女性,​什麼都害怕,怕離婚,怕做錯事,怕得不到丈夫的愛。可是,她遠渡重洋去德國見徐志摩的時候,卻讓她見識到了徐志摩的絕情冷酷,讓她對自己婚姻心如死灰。

​張幼儀去德國後就懷上二胎,丈夫徐志摩卻讓她打掉孩子。那年頭打胎是非常危險的。張幼儀對徐志摩說,“可是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的!”徐志摩冷冰冰地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從徐志摩這句漠不關心,冷冰冰的話裡,我們不難看出詩人徐志摩不為人知的“渣”,心裡莫名的為張幼儀感到疼痛。所以張幼儀欣然同意和徐志摩離婚了。

朱安和張幼儀:從不幸的婚姻走出便是破繭成蝶,走不出來便是墳墓

離婚後的張幼儀開始專心致志地學習德文​,幾年後她便回國。回國後的張幼儀涅槃重生,從此人生便開掛。她剛開始在東吳大學教德文,後來出任上海某銀行的副總裁,又接著出任雲裳服飾公司的總經理。就連後來徐志摩對張幼儀都刮目相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她現在什麼都不怕了……”

同是經歷了不幸的婚姻,但是張幼儀卻能夠從婚姻的墳墓裡爬出來,開闢自己人生的輝煌,讓我們不禁拍手稱快,讓我們羨慕欽佩。如果張幼儀當初選擇和朱安一樣忍氣吞聲,默默承受,我想張幼儀留給我們也不過是憐憫和同情罷了。​

朱安和張幼儀:從不幸的婚姻走出便是破繭成蝶,走不出來便是墳墓

人生的方向盤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不是依附於某人的身上,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個體生命。不怕人生有多苦多難,有多麼絕望,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擺脫人生的困境,涅槃重生,開闢屬於自己的精彩的人生。​

(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