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回到小城市|沒有人情,寸步難行

最近身邊好幾個朋友都在幫老家的親戚孩子找工作。

是的,大部分親戚們早已不是多年前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來到一個陌生城市,必須熱熱鬧鬧地擠在一個屋子裡,才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再也不是這樣了。老家的親戚們已經瞭解,在北上廣深這種巨型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你,可能只是偏居一隅。不但房舍狹小,而且很難符合他們遍地開花的景點需求。更加上現在全國人民都知道,可憐的北上廣深打工人需要996,有錢旅行的親戚們已經不在乎自己掏那點兒酒店費,他們十分寬宥地接受了你最多露面請他們吃一頓飯的有限熱情,並且不會因此生氣。

然而,幫孩子找工作這種人生大事,顯然不算在內。

中國父母當然是這樣的:在關於自己的事情上,漸漸也接受了各種時代變化,大部分時候都能表現得通情達理。而且全國二三四線城市經濟發展都很快,大家也過慣了體面舒適的生活,倉廩實而知禮節,畢竟誰的面子不值錢呢?

但在關於孩子的事情上,始終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在幫小孩找學校、找工作這種關鍵時刻,父母們一定會勇於把自己的臉先踩到腳底下,該送禮送禮,該求人求人,該死纏爛打也會毫不客氣地死纏爛打。

其實大部分受此託付的朋友(多是北上廣深、大廠工作、中層幹部),並不介意幫優秀的表弟表妹、侄子侄女、或者父母交代幫忙的熟人孩子,打聽工作機會、幫忙投遞簡歷、甚至拜託面試官關照一下。舉手之勞,無傷大雅。

唯一的問題在於:你理解的幫忙,和親戚理解的幫忙,可能是天差地別的兩件事。

我一個朋友的表妹,從到上海開始找工作起,就住到這位朋友本來用於出租的另一套小房子裡。說只是暫時借住,找到工作就出去租房子。結果三個月過去,工作找得七零八落。發offer的公司,表妹看不上;表妹看上的工作,人家不要她(普通大學應屆畢業生,期待起薪1萬+)。但,上海的生活,表妹倒適應得不錯。生活費家裡一直給,狀態良好到已經能在朋友的房子裡開派對,何時搬走簡直遙遙無期。

關鍵從朋友父母到表妹全家,都不覺得這有什麼。最崩潰的,表妹她媽還經常深夜十一點過後給這朋友打電話(知道她白天工作忙,只有這個時間她確定有空說話),打到朋友接為止。寒暄幾句,就開始哭訴自己不容易,老來得子,就這麼一個女兒,看在倆家人這麼親的份上,拜託朋友一定要多幫自己女兒找找機會,或者介紹條件優越的男朋友也可以。

朋友忍無可忍跟自家父母發飆。父母卻勸她,親表妹的人生大事,這種時候當表姐的幫幫忙也很應該,“現在也沒讓你必須給她安排工作,也就是暫時住在你的閒置房子裡,又不是住一輩子。都是一家人,能幫就幫了。”

事實就是這樣:親戚在找到你之前,已經先搞定了你爸你媽。也許是你爸媽磨不開的面子、也許是多年沒有斷過的交情、也許是曾經受過什麼恩惠、也許是讓他們上了頭的恭維、也許真的是境遇可憐。總之,爸媽把親戚推到你面前,只是結果。到你上場的時候,連續劇至少已經演完了一半。

正如朋友父母說到最後,一句話就讓朋友啞口無言了——

“我跟你爸畢竟還要在老家生活,和這些親戚還要來往。你要是做絕了,你一個人在上海無所謂,但我們老兩口要是有點兒什麼事,以後誰幫我們?”

不願回到小城市|沒有人情,寸步難行

每一個來到大城市超過十年的人,回到家鄉,總是會感覺到格格不入。不僅自己不適應,其實周圍的人也完全無法理解你所習慣的大城市生活規則。

生活在小地方的人,遇到一切問題,首先想到的總是:找找人!

小到房子裝修、開車剮蹭、買奢侈品(菸酒車),大到孩子上學、畢業找工作、老人看病,生活在小地方,不找一個所謂的熟人,就會覺得幹什麼都不放心。

比如我爸媽,前陣子打算買兩臺電視機。我媽找了她的老姐妹,老姐妹的女婿是幹裝修的,認識很多供應商,他幫忙找了一個品牌家電當地門店的銷售。就這樣,七拐八繞,買了兩臺據說是按內部價打折的電視,我爸我媽覺得欠了挺大的人情,還請了老姐妹一家下館子吃飯。

我媽給我說了這件事之後,我當場上某電商網站截圖給她看:電商促銷價比她所謂的內部打折價還便宜100。我媽面子掛不住,往回找補,說:那人家還幫忙送上門安裝呢!我又花了半小時給她解釋:在網上買,也是免費送貨到家並安裝。

我媽惱羞成怒:哎呀!總之找熟人辦事放心!

我說:你花錢,買兩臺電視,無論自己去店裡、還是在網上買,銷售、客服都會好聲好氣伺候你。現在熟人帶著去買,全程你都不敢囉嗦一句吧?多問一句都怕熟人不高興吧?更別說你現在還覺得欠了熟人的人情吧?你要覺得欠人情不是負擔,你就自己慢慢還。

不願回到小城市|沒有人情,寸步難行

我曾經的編輯助理,當初在北京做社畜有一陣子做到了絕望,覺得前途茫茫,一度被她爸媽勸回老家考公務員,順道相親結婚——結果她在家裡呆了半年就崩潰了。

在準備考公的這段時間,她陪著父母不斷地去託人送禮、拜見各種半熟不熟的親戚、熟人、以及親戚熟人介紹的人。因為,在許多人的老家都如此:考試不過是一道程式,真正的決定性因素全在場外。

不僅在大事上如此,任何生活瑣事都是人情,你託我我託你,所以任何人家裡的婚喪嫁娶、紅白喜事,請了你、你就必須去,請了不去無異於啐在對方臉上——從此老死不相往來。而且很多小地方,無論是婚禮還是葬禮,儀式都是極繁瑣極冗長的,甚至會持續2、3天,每一天你都必須去。助理後來說:老家很多人不上班或者上班也不忙,連續兩三天為同一件事聚在一起,對他們來說是社交、是玩兒、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對她這樣在北京生活過的人來說,簡直不可想象。以至於有一次,她跟著她媽連續兩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11點去殯儀館為一個她根本不認識的人守靈,終於受不了了。她對她媽說:“媽,我保證在您活著的時候好好孝敬您,但到您百年歸天的時候,我能申請偷偷把您燒了麼?我真的搞不了這樣大規模的發喪流水席、連來哀悼的人我都認不全!”

助理後來迅速回到北京重新找了個工作。跟我們說,她知道她在北京這輩子大機率不會出人頭地、也發不了財,工作辛苦,競爭無情。但是,至少在這裡,她無需把人生浪費在對每個認識的人解釋一遍昨天的相親為什麼不成功、跟同一群親戚每週在不同的酒席上見面然後聊她根本不關心的別家閒事、尤其不用因為各種瑣事不停地找人找關係。

是的,競爭激烈、大部分人其實也發不了財的大城市,並不是什麼天堂樂土。大家苦中作樂,在罹患焦慮、內卷、996、雞娃之類的都市病之間輪流輾轉。在大城市的任何一個行業,也難以避免金錢、人脈和權力的尋租,並不存在童話般的公平。

但,大城市畢竟是龐大的、流動的,大到沒有任何人能認識城市裡的每一個人,大到城市裡的大多數人都是從外地來的人,大到這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必須足夠高效、平等、寬容,才能真正運轉起來。

也因此,只要一個人有一技之長和基本的人際觀念,在大城市裡,伊就能找到安身立命的位置,並理直氣壯掙得一片天地——這片天地的大小也許因人而異,然而在這個範圍內,我們可以保有隱私、得到尊重、享受更多的自由、感受商業文明發達的便利、在大多數生活事務上不必求人。

不願回到小城市|沒有人情,寸步難行

還有,在大城市,我們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空間,不被幹擾地認識我們自己,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

真的,你只要回到老家,坐到一邊聽你親媽跟任意親戚聊天超過一小時,就能聽到該位或者另一位親戚私人生活的大部分細節。不僅能得知伊老公、兒子的每月工資具體數字,還可能把她孃家婆家主要成員的近況全部捋一遍,舉凡小孩不爭氣、工作不順心、夫妻吵架、丈夫跟人勾搭、妻子整天打牌不管孩子云雲全都瞭如指掌。

而在大城市裡,你不需要認識你的鄰居、同事,你也不會動不動就抬腿兒去別人家、或者把別人叫到家裡來嘮嗑。大城市有太多好玩的事情可以做、甚至很多都可以一個人做,你才不會有興趣和精力去聽別人的家長裡短。尤其是,大城市人來人往,你有充分的自主權選擇誰能成為你的朋友。

我常去的私人診所,有一位溫雅幽默的女醫生。她曾經是一個北方小城大醫院的知名醫生。她在婚姻裡過得不好,和丈夫常年爭吵。有一回,她一時想不開自殺了一次,這件事轟動了她供職的醫院和親友圈,引來無數非議,她丈夫覺得丟人,吵架一次次升級。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全小城的人都知道她鬧過自殺,看她的眼神要麼是同情、要麼是驚恐。

在又一次認真考慮自殺但最終戰勝心魔之後,她辭職、離婚、離開了小城,先去了杭州,又來了北京,終於漸漸安定下來。八年過去,她有了穩定尚可的收入,一個人生活,偶爾約會。朋友圈裡時不時看到她在一個公益組織做義工,照片裡有她自由快活的笑容。我常常覺得她有一種特別的美,不是功成名就,而是一個人經歷滄桑之後終於找到自己的節奏,那種油然而生的平和與怡然。

她說:“大城市生活很辛苦,但至少沒人來煩我。”

不願回到小城市|沒有人情,寸步難行

留在老家的親戚、熟人,大部分不是壞人,他們也真的不是故意要來佔你的便宜、打聽你的隱私、侵入你的生活。從小地方到大城市,最終令我們從生活方式到行為準則,都發生徹底變化的,是邊界感。

什麼是邊界感?它只不過是,為你自己負責,更要允許別人為他自己負責。

我們中的許多人,要在接觸了這個多元、複雜的社會,開過眼界,也吃過虧、涯過苦之後,才會開始真正地明白:

尊重彼此的界限反而是更加長久關係的開始。

親密關係並不是真的親密無間,越是親密的關係越要允許對方有私心、有秘密、有情緒。至於並不那麼親密的關係,就更應該做到未經允許,對別人的一切,不臆測、不干涉、不打擾。

對於每一個離開小城市的人來說,既是別離,也是反哺。

就像親戚們如今催婚時也漸漸感到心虛,生怕變成被你上網吐槽的奇葩——她們必須懂得:不尊重界限,就是不尊重自己。

你與親人一次次的彼此試探、碰撞,並在不斷建立、明確的界限中,完成了自我成長,更加清楚:我就是喜歡這樣的我,你喜不喜歡我與我無關,你有情緒你自己忍著;而留在原地的親人,也因為你的變化,而不斷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人際界限。

我們從來不是歌頌大城市,我們只是歌頌,不被人情綁架的獨立與自在。

不願回到小城市|沒有人情,寸步難行

插圖來自藝術家Pascal Campion

王欣(@反褲衩陣地)

作家,已出版小說集《北京女子圖鑑》,長篇小說《在不安的世界安靜地活》,隨筆集《致我們總被戳中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