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理篇(一):如何破除投資心魔

Q1:你究竟是來市場想賺錢,還是炒著爽——從想要的結果去反推實現路徑。

Q2:究竟是該先賣出盈利的股票還是虧損的?虧損補倉,你有“成本心魔”嗎?(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

一種成本叫做沉沒成本,其實他並不叫成本,只是說明詞裡面帶有成本的這兩個字,這是歸於過去的成本,因為過去沉沒了,其實不能算我們的這個投資成本,應該是把沉沒成本當做沒有這樣一個成本而言。

關於沉沒成本我經常舉一個例子,就是有一個老頭兒騎著一輛腳踏車,腳踏車的後座上用繩子綁了一個他從古玩市場淘來的一個古董花瓶。騎著騎著,突然碰到一個石頭顛了一下,然後這個花瓶就掉下去了,咣噹一聲打碎了。但是這個老頭兒呢,頭也不回繼續往前騎,旁邊的人就說你停下來,你看你的這個花瓶已經打碎了,那麼這個老頭兒其實說了一句話就讓我這個覺得這個故事可能最核心的就在這一點。他說這個花瓶打碎的聲音這麼大聲,我肯定聽見了,打碎了就打碎了,打碎了你再去看他,他也沒有恢復的可能性了對吧,我還不如繼續騎著往前走,如果不看路,有可能我整個人和車子都會可能被再摔倒,這個得不償失,對吧?

投資心理篇(一):如何破除投資心魔

這個是歸於過去的沉沒成本,沉沒成本是不應該影響我們未來決策。但實際上,當你持有的一些股票被套,其實很難做出這樣一個理性的評判和心態上的割捨,所以說沉沒成本是影響我們投資者做決策的一個人性的弱點,很難去克服,因為投入太多之後就就會被這個沉沒成本所牽引著鼻子走。

第二個成本是歸於未來的成本叫做機會成本,它是選擇上的一個評判。

如果你在一個海上面漂流,你是有一個沉船,旁邊有一個更好的船,雖然這個有漏洞的這樣一個船對你來說很有感情,你很捨不得它,可是如果旁邊有一個更好的船能夠讓你的生存機率更大,你應該果斷去換這樣一個新的船。引申到我們的這樣一個投資選股上來就是你如果已經發現一家公司出現了一些問題,與其期待公司把這個問題解決,還不如去找一個比它更好的新的標的。其實如果從更理性的角度來說,如果你確定知道你持有的一家公司已經有問題,這次選股是你的判斷錯誤,判斷錯了其實也正常,這時候你如果假設從沒有買入這家公司,再去分析這個問題,才能更理性、客觀地進行換股。

其實巴菲特在他計算每一個收益率中,都計算了自己,如果不投這家公司投了一家公司,以及他未來去消費這件事情。他會把未來少賺的這樣一個錢納入到自己的成本,他每一次以機會成本的這樣一種心態,去評判每一個人生時點上的選擇。

投資心理篇(一):如何破除投資心魔

而消費,也是我們人生當中不同的人生時點的一個平衡的選擇,你是現在選擇消費還是現在選擇投資。其實在這個選擇的過程當中,其實我們很多人是沒有機會成本意識的。

所以說,現在很多投資者所持個股跌了就會有很強烈的去補倉的心態,這種心態其實是來源於自己的買入持倉成本,但是資本市場根本不關注這些成本的,只有我們自己才關注,過於關注這個成本,不是一個非常理性和對投資有利的一個事情,反而可能是有害的事情,很多投資者給自己規定了一些絕對的或者相對的盈利標準,但是其實公司股價的波動和未來長期的邏輯,其實並不是以某一個固定價格或者是相對漲幅來作為對標的。

很多投資者註定會錯過牛股,因為他自己就給自己定了,比如說我不買20元以上的股票,我不買漲幅已經超過100%的股票,或者是說虧損或者盈利只要超過到25%我就賣出,或者是被套的個股等回到成本我就賣出,這些選擇其實都是基於對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的看待狀態,做出的選擇。

我將其這個問題稱之為成本心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