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焦慮做朋友》:我快要受不了了(3)

我相信發生在小王身上的事情,很多年輕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社會節奏如此之快,生活如此之苟且,還詩和遠方?能到月底兜裡還有錢就不錯了!

據調查,最讓年輕人焦慮的事情前三位分別是:人生目標、物質金錢和事業。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目標,窮,還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很多年輕人的現實理想就是:賺更多的錢、換份更好的工作、找個物件……但是追求永遠無止境,年薪從10萬到20萬,還會到30萬;換一份工作也不會停止焦慮,若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還是會陷入新的惡性迴圈。

存不到錢,在負翁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喜歡做的事情很多,但喜歡的事情都燒錢;習慣晚睡,把娛樂的時間補回來;逃離北上廣,可詩和遠方又不能餬口;面對巨大的階層差距,剩下的只有無奈和焦慮。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留給年輕人的只剩下了三恐:恐結婚、恐社交、恐回家過年。

人的成長,分為幾個過程:什麼都想知道,什麼都不想知道,以及什麼都已經知道。而無論哪一個階段,或多或少都會有焦慮的情況出現。學得越多,見得越多,越發現自己懂得少,越容易不安。當這個世界以一種龐大而無常的姿態向你展開時,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和失控感就會撲面而來。這種失控感,就是焦慮。能力與慾望的不相配,是年輕人焦慮的主要關鍵原因。很多時候,危機感和焦慮感,正是來自於我們正在見識的更大的世界。

焦慮就是我們對生活的現狀產生思考,從而尋求改變的過程。焦慮和努力相伴,乃是人生常態。焦慮,是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這份不確定,就是我們前行的最好動力。如果你把青春歲月大把花費在了玩遊戲、追劇、刷朋友圈上,那麼中年時的困頓和無解人生,才是真正誰也解不開的焦慮。聰明的人,應對焦慮,應該是將焦慮調整為動力,並化為你努力的助力。

《我和焦慮做朋友》:我快要受不了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