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到底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人之初到底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個問題爭論了幾千年,到現在也沒個定論。孟子認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認為人之初性本惡。那答案到底是什麼呢?我認為“人之初性善惡”!也就是說人之初既有“善”的地方,也是“惡”的地方。這不是調和論,這是有充分的生物學基礎的!

無論是哪種生物,它的一切本能的行為都朝著一個方向,那就是有利於“繁衍”!凡是無法繁衍的生物都將很快消失,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人作為一種生物也不例外!比如:男人為什麼喜歡胸大的女人呢?因為胸大的女人有利於哺乳!男人又為什麼喜歡屁股大的女人呢?因為屁股大的女人有利於生育!即有利於“繁衍”!

“善”和“惡”的根源也是如此。

“善”的根源來自於對下一代的愛,對父母的愛,對戀人的愛,對朋友的愛!為什麼父母為了孩子可以犧牲一切?因為任何一個物種都必須保護好下一代,這個物種才能延續下去!有的人可能說了,那社會上也有殺自己孩子的人。不錯,確實有,但那只是個別行為,對於一個物種來講,它是必須保護好下一代的。那個殺自己孩子的個體只能說是這個物種裡的 “不合格”產品。

“惡”的根源來自於有利於個體生存的本能或者說“趨利避害”的本能。比如,獲取食物的行為。當食物很少的時候,作為個體本能上是會做出有利於自身的行為,而這可能不利於其他個體。這就是“惡”的根源。

人的這些本能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們是可以擴充套件延伸的,或者說它們是有“副作用”的。比如:人對自己孩子的愛,是可以擴充套件的,可以擴充套件到對別人孩子的愛,甚至擴充套件到對別的動物身上(很多人看到小貓崽、小狗崽就很喜愛)。再比如,如果一個男生喜歡一個女生的話,連女生用過的東西、呆過的地方也會喜歡。這就是“愛屋及烏”的擴充套件延伸作用,也可以說是這些本能的“副作用”。

同樣的,對父母的愛、對朋友的愛,以及“趨利避害”的本能都是可以擴充套件延伸的。那麼到底是“善”的基因多擴充套件一點,還是“惡”的基因多擴充套件一點,那就要靠後天培養了,這也是後天教育的意義所在。

透過培養和教育,人類可以抑制“惡”的基因無節制地向外擴充套件延伸,促進“善”的基因向更多的方向擴充套件延伸,這樣才更有利於“人類”這個生物群體的 “繁衍”,才更有利於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