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動物“馴化”,不是被訓得聽話了,而是聽話的被留下了

在我們已知的自然界中物種之間的關係中,從沒有象人類與其他動物之間建立如此密切和複雜的關係,對於這種聯絡的認識、實踐和解讀,它幾乎貫穿了人類的進化史,直到現在仍然難以從真正科學意義上說清。

這種情況在自然界中是十分少見而獨特的,與前述我們談到的人類與馴化植物之間的關係顯然不一樣,人類和馴化動物之間不光是一種簡單的尋找、替代、培育、補充能量食物的關係,它涉及到人類其他的如宗教祭祀、借力工具、毛皮利用、畜奶哺乳、情感陪伴、生存共生……等等等等,馴化的動物給人類的貢獻和帶來的利益太多太多,同時也深刻的影響著我們人類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類最初的動物馴化是從餵養動物開始的。所有的生物學家、動物學家、人類學家的共識是,幾乎沒有動物會餵養其他動物的幼仔,唯獨人類。因為食物總是有限的,你每喂其他動物的幼仔一口,你自己的幼仔就少吃一口。面對這一現實,養育其他動物的幼仔顯然難以理解,那為什麼人類最初會這麼做呢,人類是怎麼想到要馴化動物呢?

人類為什麼要馴化動物?

許多學者認為,裝備鋒利的石器工具的人類,一下子從居弱的獵物變成了高效的獵手。同時,成為掠食者也使得我們的祖先直接參與進了與其他食肉動物爭奪動物屍體和獵物的競爭之中。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人類祖先既學習觀察那些潛在的獵物的習性,以期提高狩獵的成功率,獲取更多的食物。同時,為了在自然界的競爭中獲得相對的優勢,他們也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競爭對手身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對於動物的認識與瞭解日漸加深,又可以透過溝通,將這些知識傳遞給其他人。語言的進化,以及資訊與知識的交流手段的產生,使得我們的優勢逐漸凸顯出來。當人類關於動物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時,進化的天平明顯地向人類傾斜。我們]的祖先開始了一項革命性的嘗試——馴化動物,於是3。2萬年前狗被馴化了。如果僅僅是從保證穩定的肉食供應出發,傳統上認為,把狗作為家畜來馴化是一個非常不理想的選擇,因為狗本身就要吃掉很多食物。

然而,馴化動物的初衷並不是僅僅為了獲取肉食,而是將我們經過千萬年觀察而熟知的動物,變成我們]活的工具。不同的馴化動物為不同的工作提供了大量可再生的資源。例如追蹤獵物,消滅老鼠,保護族人與貨物,提供毛皮取暖,遠距離運輸,以及為人類的嬰兒提供奶製品等等。

馴化是一個持續數代的過程,並基於對這些動物的觀察,一旦完成了這一馴化的過程,家畜便會根據各自的特性,為人類提供大量的便利。與動物之間的聯絡,是人類最為古老也是最為基本的特性,它為我們族群的生存與繁行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關於為什麼馴化,許多學科的科學家能夠形成基本共識的是:可以分為兩種理論:環境決定論和社會決定論。環境決定論者認為更新世後期到全新世初期的寒冷和乾旱使人類集中到一些綠洲,在綠洲中人類和動植物的相互共生導致了人類對動植物的馴化,這便是著名的“綠洲理論”。社會決定論者認為是社會的壓力促成了人類進行馴化,人類進行馴化是出於人口的增長所帶來的資源和環境壓力。顯而易見的是:群體中人口數量要想保持常量,則食物的高質量和勞動低消耗是必要條件,而這種平衡一般不易保持。增長的人口會導致人類群體整體降低食物質量和數量。因此為保持人口的穩定,必須有新的策略以適應。於是植物栽培、動物馴化等農業新技術漸進出現,以增加食物的產量就成為必然的選擇。換句話說,是人類生存的環境逐漸惡化倒逼的結果,才是人類動植物馴化事件、活動產生的最大的可能原因和動機。

二、人類是如何馴化動物的?

談到動物馴化,就必須要了解一個基本的事實,在人類整個動物馴化的歷史中,總共有148種大型植食性動物可以供人類作為侯選人工培育物種,但是最終只有14種被人類選中。

這就帶來兩個問題,1、為什麼我們人類為什麼總是培養大型草食性動物做自己的肉源,2、人類為什麼只培育14種?

科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總結後認為,一種動物能否被人類馴化,必須要同時滿足6個條件。事實上,很多物種都能滿足其中的4個或5個條件,但很少有物種能全部滿足。這就是著名的動物馴化的“安娜原則”!

我們先科普一下什麼叫“安娜原則”?

一個多世紀以前,英國科學家高爾頓簡明地概述道:“每一種野生動物都有可能得到馴化,有幾種……很久以前就馴化了,但其餘的大部分有時僅僅由於在一個小小的細節上出了問題,就註定永遠野生了”。就如同托爾斯泰的偉大作品《安娜·卡列尼娜》著名的開頭:“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樣。在馴化動物這件事上,“可馴化的動物都是可以被馴化的,不可馴化的動物各有各的不可馴化之處。”這個原則稱之為“安娜·卡列尼娜原則”。這個作為動物馴化的標準化特徵的基本原則直到現在仍然深深的影響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得到馴化,每一種候補的野生動物都必須具有許多種不同的特點,缺少了哪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都會使馴化的努力失敗,就像建立幸福婚姻的努力失敗一樣。我們至少可以找出馴化失敗的幾組原因:

日常食物不能太挑食(成本低)

每一次某種動物在吃某種植物或另一種動物時,食物生物量轉換為取食者生物量的效率通常在10%左右。就是說,如果你想要養一隻1000 磅重的食肉動物,你就得用1萬磅的食草動物去餵它,而這1萬磅的食草動物又需要用10萬磅的玉米來飼養。即使在食草動物和雜食動物中,也有許多像橡樹袋熊這樣的動物在偏愛植物方面過分挑剔,要想成為飼養場裡的牲畜實在不敢恭維。也就是說,如果動物太挑食,餵它們什麼食物都不樂意吃,那麼這種動物就沒有被馴化的可能了。對於牛羊這類的食草動物而言,它們的食譜廣泛,各種草都可以成為它們的食物,沒有草的時候人類還可以餵給它們穀物吃;對於貓和狗而言,它們除了會吃人類餵給的肉食外,也會清理人類吃剩的食物,如骨頭、魚刺等等,有時也會吃一些素食,必要時還會自己捕捉獵物。

生長速度快(效率高)

為了值得飼養,馴化動物也必須生長迅速。如果一種動物被養了幾十年還沒成年或成熟,那麼馴養這種動物的意義又在哪裡呢?畢竟人類的壽命也就短短几十年,把太多的時間花在餵養和照顧動物上是很划不來的。豬和羊之所以能被人馴化,其中一方面是因為它們能在較短的時間裡長大,然後成為人類的肉食來源;馬和牛之所以能被人馴化,其中一方面是因為它們能在幾年里長大,然後協助人類工作。從這個方面來講,大象就不能被人類廣泛地馴化了,它們雖然可以被馴服成良好的勞動者,但卻要十多年的時間才能成年,對人類而言,這是很不划算的。這一點亞洲人很聰明,需要役用象的時候,直接把大象從野外捉來加以調教要省錢得多。

避免兇險之輩(性格溫順、飼養安全)

如果一種動物十分兇猛,能給人帶來很大的安全風險,那麼這種動物也就很難馴化了。牛、馬、羊都很溫和,比較容易馴化;而非洲野牛、美洲野牛、斑馬等則有很強的侵略性,十分危險,因此很難被馴化。

所謂動物“馴化”,不是被訓得聽話了,而是聽話的被留下了

圖:就算是動物園中的老虎也沒有被人類完全馴化

大多數貓科動物都天性兇猛,體型較大的貓科動物能給人帶來更多的威脅因此它們很難馴化。現在有很多老虎、獅子被餵養在動物園中,看上去很溫順的樣子,但這隻能算得上是馴養,不能說是被馴化了——沒有任何一種大型貓科動物可以被人完全馴化,它們的骨子裡還有很強的野性基因,是表現出可愛還是表現出可怕只在它們的一念之間。現實中,馬戲團或動物園中一些獅子、老虎也會傷人,甚至吃人。不過,對於這一點,目前還存在爭論,因為一些被人類馴化的動物正是來自比較兇猛的動物,如狗來自於狼。更為典型的一個例子是

非洲斑馬,歷史上馴化他們的努力已經達到了讓他們可以拉車的地步,曾有人坐在斑馬拉的馬車在倫敦街上駛過。但斑馬長成後變得難以應付,他們有咬人不鬆口的習慣,被咬傷的美國動物園飼養員甚至比老虎咬傷的還多。

圈養中的繁殖保障問題(人工條件下的繁殖)

我們人類不喜歡在眾目睽睽下進行性行為,有些具有潛在價值的動物也不喜歡這樣做。

有些動物從野生環境來到人工圈養條件下後,會因為環境的變化以及活動空間的減少等因素而不能繁殖。很多野生貓科動物不能被人類馴化,就是這個原因。比如獵豹、雪豹、兔猻、荒漠貓、漁貓、山原貓這類貓科動物就極難在人工圈養條件下繁殖。動物園要養它們,就要從野捕捉。很多動物園繁殖出來的個體遠遠沒有從野外捕捉得多。最典型

的例子要屬陸地上跑得最快的動物獵豹。在野外,幾個雄性獵豹對一頭雌性獵豹要追逐好幾天,而所以需要用這種長距離的求愛方式,似乎是為了使雌性獵豹排卵或願意接受交配。關在籠中的獵豹通常會拒絕按照那種精心策劃的求愛程式辦事。雖然幾千年來我們一直懷有馴化它的強烈興趣。馴養的獵豹作為比狗不知強多少倍的獵獸,曾受到過古埃及人、古亞述人和現代印度人的重視。

印度的一位皇帝在位40多年的時間裡曾飼養了9000只左右的獵豹,但只有一例繁殖記錄。就算是科技更發達的今天,獵豹在動物園中不能繁殖也是正常現象。因此,對獵豹的馴化是極其困難的,雖然這種貓科動物相對獅子、豹子而言溫順多了。

所謂動物“馴化”,不是被訓得聽話了,而是聽話的被留下了

圖:獵豹夫婦

這種動物不能有強烈的恐慌傾向

如果把瞪羚關在圍欄裡,他們可能驚恐不安,不是被嚇死,就是為了逃生在圍欄上撞死。幾千年來,在新月沃地的一些地區,瞪羚是最經常被捕獲的動物。在該地區最早定居的人除了瞪羚再沒有更多機會去馴化別的哺乳動物。但沒有任何瞪羚得以馴化。想象一下放牧這樣一種動物的情景吧:他飛速逃走,盲目地向圍牆一頭撞去,他一跳就能達到差不多30英尺遠,奔跑的速度能夠達到每小時50英里。還有就是在人工飼養情況下,因為羚羊感知敏度太高、太脆弱,稍有震動它就會驚群,而驚群會導致雌性懷孕的動物發生大規模流產。僅因為這麼小一個原因,羚羊從來沒有能夠被人類馴養。

所謂動物“馴化”,不是被訓得聽話了,而是聽話的被留下了

圖:遭到鱷魚驚嚇的羚羊

頭領主導

擁有群居習性的動物就屬於這個範疇。群居動物中往往有頭領,頭領領導著其他成員,其他成員都要聽頭領的話。當人要馴養這一類動物時,人就會有機會成為它們的領導者,然後對它們進行管理。如果一種動物天生就是孤傲的獨行者,那麼它們將很不樂意聽從其他動物包括人的指揮。

所謂動物“馴化”,不是被訓得聽話了,而是聽話的被留下了

通常而言,一種動物只要符合以上6個條件,那麼人類就可以將其馴化。需要注意的是,馴化是在動物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起的人工條件反射,這種條件反射可以不斷地加強,也可能會消退。對一種動物的馴化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若想讓一種動物一直保持被馴化狀態,人類要不斷地對其進行鞏固。

從一開始,動物馴化的最令人困惑的特徵之一,就是那種表面上的隨意性:有些動物被馴化了,而他們的近親卻沒有得到馴化。除少數幾種外,所有可以作為馴化候補者的動物都被安娜·卡列尼娜原則排除了。只有很少一部分野生哺乳動物由於在上述所有這些方面都能協調一致而最終得以和人類結成美滿的婚姻。只要研究一下那些不曾馴化的候補動物,就可以看出使其中每一種失去馴化資格的一些特殊原因。因此,托爾斯泰可能會贊同一位前輩作家聖馬太(《聖經》人物,傳說《馬太福音》為他所撰———編者)的真知灼見:“被傳喚者眾,而被選中者少。”

這樣看,所謂“馴化”,不是動物被人們訓練得“聽話了”,而是聽話的動物被人們留下了!

科學家對馴化給出了一個基本的定義: “馴化是人類出於生存和謀利的需要,在人類社群中對被捕獲動物的繁殖、活動地域及食物供給進行控制。在這裡,重點是人類控制!

上述所總結的6個方面,諸如成本低(草料餵食)、效率高、生長週期短、溫順、適應自然的能力強、飼養穩定、變數少等原因是作為可持續馴化、生產的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物種變數選擇。也是人類控制行為的基本選擇!這種選擇的基本思維就是確定性思維。這種確定性思維的選擇,不光是在人類最初的動植物的馴化、生產上,對後續人類其他的產品開發、生產活動的進行均是如此。可以說,這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智慧和共識,是一種不約而同的統一的約定。要知道,遠古人類肯定不如現在人類知識豐富,但是在基本的智慧上,並不比現在人類差。靠本能的認知、不斷地試錯,人類就可以做出上述動物馴化的繁瑣之舉。而現在科學家所做的所有活動,只不過是認識、總結、發揚光大前人的成果罷了!

全文完,如果您喜歡,就給點個“贊”或者“在看”吧。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