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不能體諒下屬,下屬不願服從領導?試試這個溝通工具

領導不能體諒下屬,下屬不願服從領導?試試這個溝通工具

這天開完會,員工們又雙叒叕聚在一起吐槽老闆了。

“老闆又在亂罵人了。。。”

“老闆又在亂定目標了。。。”

“老闆你行你上啊!”

而在另一邊的辦公室裡,老闆本人也是滿臉苦惱。

“現在的員工真的不好管啊。。。”

“這要求也不是很難啊,員工怎麼就做不到呢?”

“再不行,只能再去招新人重新培養了。”

這樣的公司日常,是不是讓每個職場人歷歷在目呢?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領導與員工之間的人際關係呢?要不試試這個工具——溝通視窗。

一、什麼是溝通視窗

溝通視窗,又名喬哈里視窗,是一種關於溝通的技巧和理論。這個理論最早是在20世紀50年代,由心理學家喬瑟夫和哈里對人際溝通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從而提出的。

溝通視窗理論,將人際關係的資訊比作一扇窗子,根據雙方處於一段關係中的熟悉程度,可將資訊分為自己知道,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和他人不知道四個維度。由此可以劃分為四個象限——公開象限、隱私象限、盲點象限和潛能象限。

實現有效溝通,就是將溝通視窗的四個象限有效地利用起來。

領導不能體諒下屬,下屬不願服從領導?試試這個溝通工具

二、認識溝通視窗

1、隱私象限: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

“隱私”一詞在百度裡的定義是這樣的,隱私是一種不願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資訊。通俗的講,就是私事。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擁有自己的隱私。例如,銀行卡密碼、家庭成員的資訊和一些難以啟齒的過去,等等。

一個人願不願意公開自己的隱私,是他自己的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就像過去常看的電視劇,裡面的角色總是會說一句話,“我要告你侵犯我的隱私!”看來人們對保護自己隱私的意識還是很強的。

而從所有資訊的隱私程度區分,可以把隱私分成以下三個層次——

最底層,是DDS(deep dark secret),顧名思義就是又深又黑的秘密。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第一任局長鬍佛,絕對可以說得上是DDS的代言人,他在局長的位子上一坐就是近半個世紀,手裡掌握著世界上眾多政治領袖的秘密檔案,他的權勢連美國總統本人也望塵莫及,在其死過的幾十年裡也爭議不斷,導致現在的聯邦調查局規定,以後局長的任期不得超過十年。

一個人擁有DDS,很正常,但是過多的DDS,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壓力。

中間層,是“不好意思說”。

在日常生活中,“不好意思說”的情況非常常見,在《你要的,是幸福還是對錯》一書中,金韻蓉老師就分享過一個她自己的故事。在金老師當年結婚的時候,本來應該是開開心心的一天,然而她卻耍起了小脾氣,原因也讓人哭笑不得,就是因為一個她先生的女同事來送上祝福的時候,她先生的手沒有放在她的腰上。金老師認為,在這樣的場合,是自己最需要彰顯主權的時候。就是因為她先生這樣的一個小動作沒有做到,就把當時的金老師給氣得要死,但是也不好意思說出來,覺得很丟臉,只能自己生悶氣。

不好意思說,可能就會把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醞釀成一場家庭危機。

最高層,是“忘了說”。忘了說,也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忘了,第二鍾是管理者認為某些事員工應該知道,無須多言。

我們重點講第二種,因為這是大部分管理者常犯的錯誤,特別是中國的管理者,在交代工作任務的時候,心裡總會有這樣的潛臺詞,“不要讓我再說第二遍。”

相對的,我們海對岸的日本,他們的領導者在佈置任務時可是完全不同,他們一般會說上五遍,知道員工能複述出領導想要的結果,才肯罷休。

忘了說,以為是給自己省事,其實更容易傳達錯誤的資訊。

2。盲點現象: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

在我第一次有機會上臺演講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把握這次機會展現自己,我把自己的演講稿發給一位資深老師進行修改。沒想到的是,那位老師第一時間就給我指出了很多缺點,幾乎讓我把稿子砍掉重寫。然而我在當時的那一瞬間沒有虛心接受,反而質疑起了老師的專業性。最後導致我們不歡而散。

那次事件過後,在我對演講有了更多和更深入的學習後,回想起當時那位老師的指導,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

毫無疑問,那位老師恰恰是知道並指出了我的盲點,然而是我不知道了,從而產生了衝突。

領導不能體諒下屬,下屬不願服從領導?試試這個溝通工具

3。潛能象限: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

現在很多人喜歡給別人貼標籤,什麼90後的人不好管,什麼00後更不聽話。抱著這些偏見的人,一定不相信一句話,“人人生而平等”。

在《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出了一個思維模型——成長型思維。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每個人都能透過自己的努力掌握某項能力。

一些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也就是不願成長的人,過分地看重天賦和天才,認為擁有天賦的天才們才有機會成功,自己一輩子都將是一個失敗者。

然而被譽為天才的莫扎特卻說過一句話,“我每天練習超過12個小時,但人們總是用‘天才’兩個字來掩蓋我的努力。”

每個人有擁有無限的潛能,等待著挖掘。

4。公開象限: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

名字、性別、長相等等,都屬於公開象限的範疇。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公開象限不斷擴大的過程。剛出生的時候,只有家人知道我,逐漸長大,身邊多了同學,工作後,又多了同事。公開象限最大的人,毫無疑問就是名人。

公開象限的擴大,有好也有壞。好處在於,公開象限大的人,更容易贏得他人的信任。壞處呢,就是很難擁有隱私,任何資訊都會被公開出來討論。

這段時間,各種影片平臺成了流量的入口,每個想要展示自己或分享生活的人,都可以透過一條抖音讓別人瞭解自己。一位知名的影片博主就說過,“這是一個不可能存在懷才不遇是時代。”

那麼說到這裡,我們應該如何利用溝通視窗這個工具,來收穫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呢?

答案就是,從別的象限切割出一部分來,補充到公開象限裡面去。

領導不能體諒下屬,下屬不願服從領導?試試這個溝通工具

三、運用溝通視窗

1、將隱私象限轉化為公開象限

我們會向誰公開自己的隱私呢?肯定就是最親密的親朋好友啦。

可能有的管理者會存在這樣的疑問,如果把員工變成了朋友,會不會對日後的管理造成障礙?

在《聯盟》一書中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啟發,它認為一家公司,不應該比做一個家庭,而是比作一個球隊。球隊裡的每個成員,既是朋友,也是戰友,大家要為追求更高的目標而前進。如果有的成員的目標與球隊的發展方向不合,也可以和平分手。

從球隊的角度去思考,我們也就不會擔心與同事成為朋友,向他們公開自己的隱私了。

2、將盲點象限轉化為公開象限

等等,既然是盲點,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要如何實現轉化呢?

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獲取反饋。

著名的商業顧問劉潤老師經常在他的公號文章裡,寫自己是如何給兒子培養寫作能力的,很簡單,就是給兒子也開一個公眾號。這樣做,不僅能收穫讀者的反饋,還能從小積累影響力,真是一舉兩得。

總結一下——

利用溝通視窗,改善人際溝通。

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流通貨幣,不是金錢,而是信任。

不斷擴大公開象限,收穫更多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