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職場上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到底怎麼破?

朋友說最近特別不想去公司。

原因是,上次老闆安排了她一項完成不了的任務,被她以不會為由,給一口拒絕了。之後老闆對她的態度就改變了,愛答不理的,讓她在公司待著很是尷尬。

其實,日常工作中,很多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老闆給你安排一個或因能力有限,或因精力有限,而完成不了的任務。

你不知是該拒絕,還是硬著頭皮接下來。

接下吧,認為自己能力不夠,怕到時完成不了任務,需要承擔責任,老闆對自己的能力也會產生質疑。

拒絕吧,又怕這是個歷練、展示自己的好機會,給錯過了。

面對老闆、上司安排的完成不了的任務。想拒絕又不知道該怎麼說,擔心一個沒說好,老闆會對自己有看法,也會影響自己以後在公司的風評。

所有的這些矛盾跟猶豫,讓很多職場人士不知該如何抉擇。

有的人可能會說,何必想這麼多,到處都是招聘的,大不了換一家唄。

換工作是容易,但你能保證,下一個工作就不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嗎;遇到類似情況,你知道怎麼應對了嗎;最主要的是,面對這個成年人都沒辦法輕易逃離的職場,逃避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嗎。

對老闆分配的任務,如果以大不了不幹了的心態去處理問題,即使你換到另外一家公司,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週而復始。

還需要賺錢養家,不能脫離職場的你,就永遠得不到成長。

逃避是治標不治本,學習應對方法才能一勞永逸。

乾貨|職場上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到底怎麼破?

1. “緩兵之計”,為選擇爭取思考時間

職場環境複雜,同事間的勾心鬥角、與上級的溝通交流、工作上的壓力責任。讓我們的情緒常常產生各種波動起伏,也經常頭腦發熱做出各種不明智的選擇。

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快與慢”這本書中說,人的思維模式分為快思考與慢思考。

快思考是依靠直覺、無意識的思考模式,慢思考是需要主動控制的、有意識進行的思考模式。在人類做決策時,兩種模式都在發揮作用,但是慢思考比較懶惰,很多時候都是快思考佔據主導地位,但快思考的直覺模式又存在種種缺陷,用慢思考去彌補快思考,有利於提高決策質量。

當我們聽到一個任務時,我們第一反應,並且能立刻做出判斷的,就是這個專案我會還是不會,做還是沒做過。

如果沒有考慮別的因素,這個直覺判斷的結果,很大程度上就會影響我們的決定。

好比盲人摸象,憑著直覺摸到什麼就是什麼,不做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就有了決斷。

就如上面丹尼爾。卡尼曼的理論,單獨快思考的思維模式,是存在著很多缺陷的。

我們要結合慢思考的思維模式,去理性分析、思考職場中的需要做的每一個決定、選擇。

在還沒考慮好,或者不知該怎麼拒絕老闆時,既不能猶猶豫豫,更不能不加思索的一口拒絕。

最好的辦法就是“緩兵之計”,給自己爭取足夠的思考、組織語言的時間。

你可以說,我願意去嘗試,但是對這個專案不熟悉,希望給我時間認真考慮,我會慎重選擇,這也是對專案負責。

這樣既顯示你這個人做事很嚴謹,也避免發生以“快思考”模式為主導的,依靠直覺的回答。“緩兵之計”是你面對任何確定還是不確定的答案時,都可以先走的一步。利用這爭取來的時間去做理性的分析,再進行決策。

那需要分析哪些方面呢?

乾貨|職場上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到底怎麼破?

2.懂得識別任務背後的隱藏價值

除了第一直覺的會與不會,我們還要判斷這個任務對公司的價值,是日常工作,還是重要專案的一部分,或者是沒有什麼價值,但又必須要人去做的事情,有沒有隱藏的特殊價值等,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範圍。

公司有個同事小呂,能力很強,也受老闆的重視。之前公司競選經理,人選就在小呂跟另外一個也很優秀的同事小劉之間二選一,公司一直都在猶豫到底任命誰。

他們兩個也都是忐忑的等待著。然後在一個週五,領導問他們週末誰有空能去機場接兩個客戶。小呂剛好週末有事,之前他經常去接客戶,也沒什麼特別,認為這次不去應該沒關係,最後是小劉去的。

小劉趁著這個機會,接機、招待都很用心,成熟穩重、大方有禮,客戶很是滿意。提升了公司形象同時,客戶還特別在領導面前誇獎了小劉。

最後小劉成了經理,小呂因為錯失了,認為無關緊要的一個任務,而與經理之位失之交臂。

小劉就是認識到任務的隱藏價值,懂得適時把握時機,才讓他最終得到經理的位置。

在職場,充分認識任務的價值,不輕易否定也不隨便接受。清楚每項任務的意義,能讓自己的工作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數。

貼吧上有個職員說,他做的工作本身就比其他同事的多一倍,最近上司又交代了一項新任務,他仔細瞭解之後,發現這項工作根本沒什麼技術含量,可以算是一個誰都可以去做的體力活,老闆卻把這件事交代給最忙的他去做。所以他在貼吧上請教,該怎麼拒絕領導。

瞭解判斷工作任務的價值,明確這項工作做下來是否有實質意義,也是做決策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

乾貨|職場上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到底怎麼破?

3.明確老闆的意圖

對價值有了判斷,接下來我們就要判斷老闆的意圖。

有人說職場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特別的鍛鍊大腦。

曾經聽一個親戚講過他們公司的勾心鬥角。

整個公司被化成兩派,主管一、主管二各分一派。平日裡各種明爭暗鬥,兩個人職位相當,沒辦法命令為難對方,最喜歡給對方派系的下屬使絆子。

什麼工作都讓對方派系的下屬去做,工作做好了,他的功勞,做不好都是下屬的錯。

有時候還會故意安排完成不了的任務,逼對方的人自己走人。

喬布斯在成名前也因為跟高層意見不合而被迫離開蘋果。

所以我們在突然接到一個,不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工作任務時。除了任務的本身,我們還需要考慮公司的生存環境,還有平時在公司,與上司或者老闆的相處情況。

是否有派系鬥爭,以你對其他同事的瞭解,這個任務,是否有比你更適合勝任的人;交給你是想考驗你、鍛鍊你;還是相信你的能力;或者就是別有目的,想讓你走人,所以才故意為難你。

做好全面的分析判斷,才能想好最佳的應對方法。

乾貨|職場上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到底怎麼破?

4.思考自己的職業目標。

最後需要考慮的就是自己。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

拋開能力或者職場鬥爭因素,你所處的公司是一家有發展前景的公司嗎?你自己未來的職場規劃是什麼?

哈佛大學曾經,對一群學歷、智力、環境等背景差不多的年輕人,做過人生目標的調查。

其中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著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其餘3%的人有著清晰而長遠的目標。

25年後,3%的人,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60%的人,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剩下27%的人,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也抱怨自己。

工作以完成為目標,那是工人;以完善自我為目標,這才叫工匠。

對待工作,結合實際,思考我們的目標。

如果公司是一家能讓你學到很多東西,能提升自己的能力的公司,或者是自己還想在公司有所發展。

那我們在做決定前,結合之前對專案、任務的評估,拋去目前本身的能力。這個任務如果做好,對自己以後在公司的地位或者老闆心裡的印象,是否有加分,或者是否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提升自己的機會。

乾貨|職場上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到底怎麼破?

5.怎麼跟老闆溝通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以目前的情況,接下任務,你有哪些難點,有什麼解決方法,你又需要公司提供哪些支援,這些問題都需要明確。

找老闆談時,你就可以這樣說。

“老闆,很感謝您信任,能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我,我也特別重視這次的機會。然後我昨天把手頭上,一直在處理和跟進的工作整理了一下,這個是清單及時間安排,目前精力跟時間上確實沒有什麼富餘。為了能更好的完成任務,您看資源上能否給予一些支援呢。”

這樣老闆會覺得你認真可靠,一般都會提供支援幫助的。

但如果各方衡量,認為不要接是最好的,那可以想想哪個同事,適合或者會願意做這個工作,然後準備好一套比較周全的說辭,再去跟老闆溝通。

比如,你可以說。

“老闆,對於您安排的任務,我昨天認真思考了一下,也願意去嘗試,很感謝您的信任。但我目前手上,正在跟進與處理的工作有1,2,3,這個是清單與時間安排,確實是沒有多餘的精力跟時間,去完成您這個任務。

而且這類專案,我也不像某某同事經驗豐富,不能像某某同事一樣做到高質、高效,恐怕會耽誤整個任務的程序。”

拒絕時給出了充分的理由,也給了老闆更適合的人選推薦,老闆一般不會再強行安排了。

即使還想讓你做,也會把你目前手上的工作減少,或者安排人員協助你。缺少經驗,可能導致不能高效的完成任務的後果,你也已經跟老闆打了預防針,萬一完成不好,老闆自己也有分配不當的問題,我們也不需承擔全部責任。

遇到老闆安排做不到的任務時,不盲目不衝動,快思考加慢思考的思維模式。

用“緩兵之計”爭取時間,去明確任務的價值、分析老闆的意圖,再結合自己的職業目標,分析所有之後,做出最明智的決定。

方法既可以用來,應對老闆安排的完成不了的任務,也適用於推脫同事間的為難。

複雜的職場鬥爭,學會方法,才能讓我們更加的從容應對,減少失誤。

職場是我們成人後的練技場,機會只會給那些能理性分析、縱觀全域性的人!

乾貨|職場上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到底怎麼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