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邏輯思維能力,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你務必要了解這3點

文/靜心

生活和工作中,你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的困惑:

有一個很好的提案,卻不知如何在領導和同事面前清晰地、有條理地表達出來;

希望向老闆要求漲薪,卻不知從何談起;

希望房東降降房價,都不能很有力地說服對方;

……

也許你會說,我的口才太差了,我的性格太軟弱了,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你缺乏“邏輯思維力”。

《麥肯錫教我的談判武器》一書中提出,

邏輯思維是商務人士的重要能力,是所有業務的基礎

其實,

邏輯能力也是每個人生活中說服別人、高效解決問題所不可缺少的能力

掌握邏輯思維能力,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你務必要了解這3點

這本書作者高杉尚孝,是沃頓商學院MBA,紐約證券交易所認證主管、認證分析師。在麥肯錫、摩根大通等名企任職多年,在邏輯思考、商務寫作與談判等領域鑽研頗深,且經驗豐富。

作者透過多年對邏輯思維的運用和研究告訴我們,邏輯思維並非人們認為的那樣全憑感覺、天生如此、因人而異等等,邏輯思維有其基礎理論,只要加以學習,任何人都可以相應的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提高說服他人、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如何理解“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問題的能力。

它包括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概括、判斷等的能力,以及採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

要想在談判中有力地說服對方,在探尋對方真實心理的同時,說話和行文都要“符合邏輯”也非常重要。

1怎樣的思路才是有邏輯性

如果要問

怎樣做才算是有邏輯性呢?

相信許多人的回答可能是這樣的:

·分條寫出,明確論點;

·明確 5W1H即:什麼(What)、何處(Where) 、何時(when)、何人(Who)、為什麼(Why)、怎樣(How);

·使起承轉結清晰明白,博取讀者的關注;

·等等

的確,這些都是更準確地傳達資訊的技巧,但並不一定能夠確保有邏輯性。

2邏輯思考的三個根本條件:

如何才能做到有邏輯地思考,把自己的想法順利傳達給別人呢?

(1)首先要有“明確的主張”。

清晰明白的“結論”、簡潔易懂的“主張”,是有邏輯性的大前提。

如果自己都模稜兩可,就根本談不上有邏輯性。連想說什麼都不明確,又哪有資格站在有邏輯性的起跑線上呢?一旦對方問出“你到底想說什麼”,那你就鐵定出局了。

(2)

恰當地“陳述論據”

要想做到有邏輯性,還必須具備第二個具體要素——能夠恰當地陳述能支援主張的“論據”。

具體的論據有很多種:

·如果主張是既成的結果,論據可能就是造成該結果的原因;

·如果主張是理想等未實現的目標,論據或許就是達成該目標的手段。

·此外,論據的實質內容也有很多種,如“事例”、“資料”“名人意見”等等。

總而言之,要想做到有邏輯性,不光要提出主張,還要陳述論據。

比方說,在和房東關於降低房租的談判中,租客就可以舉出如下論據:

·經濟呈現通貨緊縮的趨向,所以目前的房租行情正在逐漸走低

·附近的房租都降價了

·隨著加班的減少,房租的負擔變大了

當然,可能的論據還有很多,並不僅限於這幾條。

關鍵在於,要想做到有邏輯性,除了提出“降低房租”的主張,還必須陳述支援主張的論據,二者缺一不可。

(3) “論據能夠正確支援主張”。

那麼,只要提出明確主張,並且陳述論據,就一定能做到有邏輯性嗎?很遺憾,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打個比方,“某公司的業績正逐漸恢復,因為營業額仍呈減少趨勢,而且經費成增加趨勢”,這樣的說法雖然提出了“明確的主張”和“論據”,卻因為其主張和論據在方向上是互相矛盾的,也不是有邏輯性的表達。

也就是說,不但在結構上的確有主張和論據,二者的關係也必須正確,要保證從這些論據中能夠正確得出這樣的主張。

由此可見,

“有邏輯性”的第三個要素,就是“論據能夠正確支援主張”。

掌握邏輯思維能力,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你務必要了解這3點

3換位思考的邏輯思考更有效

我們在進行邏輯思考時,要儘可能的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嘗試確認自己的主張和論據之間的關係是否恰當。而且,對方越認可,我們的說服力越大。

當然,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並不是要根據對方的情況改變自己的主張,而是在不改變原方向的前提下,儘量對軌道加以校正,使對方能夠產生共鳴,。

例如:“看來今天要下雨(論據),請帶上傘出門(主張)。”這句話中的論據和主張之間的關係很自然,但是也有特殊情況。

比如,對於“被淋溼也不所謂的的人”,我們就應該這樣說,“被雨淋溼容易感冒”,“可能毀掉這身好看的襯衫”等等,展示其他的論據,說明被雨淋溼的後果有多少糟糕。這樣效果就比較好,容易產生共鳴。

二、“邏輯金字塔”是有助於進行邏輯思維流程的有效工具。

“邏輯金字塔”是一種簡單且通用的思維框架。它能將前文所說的有邏輯性的基本要素加以公式化。

1邏輯金字塔的基本結構:

邏輯金字塔是幫助進行邏輯思維的結論和論據的配置圖。

通常最想傳達的核心資訊就是“主資訊”,首先要把它放在“邏輯金字塔”的頂端。

“主資訊”下面是“關鍵資訊”。

所謂“關鍵資訊”是指直接支援“主資訊”的論據。“關鍵資訊”以3-5個為宜。當存在有5個以上的“關鍵資訊”時,就意味著有“分組提煉”的餘地。

連線“主資訊”與“關鍵資訊”以及“關鍵資訊”與“關鍵資訊”的邏輯稱為“關鍵邏輯”。由“主資訊”和“關鍵資訊”構成的金字塔稱為“主金字塔”。如何在設計主張的過程中構建洗煉的“主金字塔”,將是成功解決問題的關鍵。

接下來

“關鍵資訊”下面是“子資訊”

。“子資訊”是支援“關鍵資訊”的進一步論據。連線“關鍵資訊”與“子資訊”,及“子資訊”與“子資訊”的邏輯稱為“子邏輯”。由“關鍵資訊”和“子資訊”構成的金字塔稱為“關鍵金字塔”。

“邏輯金字塔”的底部以“子資訊”結束。理論上講金字塔的底部可以無限擴充套件。但現實中最多在“子資訊”下面還有一層,“子子資訊”,也就是大概只有三層。

掌握邏輯思維能力,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你務必要了解這3點

2構建“邏輯金字塔”常用的兩種技巧:

(1)自下而上法

顧名思義,“自下而上法”是

從“邏輯金字塔”的底部向上逐層構建的手法

。將多個具體的“子資訊”分組,每組各自提煉成“關鍵資訊”。然後在“關鍵資訊”之上建立“主資訊”。

在“自下而上法”中,要對下層資訊多次詢問“So what?”(“那又怎麼樣?”)從而明確上層資訊。

“自下而上法”的關鍵是透過“按主題分組”進行資訊提煉。

例如,以“獅子、蝙蝠、蜥蜴、鴕鳥、飛蜥、海豚、海蛇、企鵝、貂”等動物為例對“按主題分組”理論進行分析。

我們嘗試把這些動物按若干主題分組。比如,

·主題如果是“類”:就可以分哺乳類、爬行類、鳥類。

·主題如果是“活動場所”:就會有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天上飛的三類。

·此外還可以有體重、食物等“主題”。

根據“主題”進行分類,資訊的類別就會確定下來。如果想傳達某個資訊,就應該能夠找到一個適合該資訊的“主題”。

按主題分類的思路很簡單,但當它得到創造性地應用時,就能發揮出巨大的能量。可以說這一思路是發現問題,制定對策,最終決策等所有分析思考的根本。

設立方便於理解的“主題”,統括想法,就能方便獲得理解,同時還能增強說服力。

掌握邏輯思維能力,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你務必要了解這3點

(2)自上而下法。

所謂“自上而下法”,是指

從頂端的“主資訊”出發,向下發展出為“主資訊”增強說服力所必需的“關鍵資訊”,以及每個“關鍵資訊”的“子資訊”的手法

在“自上而下法”中要對上層資訊多次詢問“Why so?”(“為什麼要這樣做?”),從而明確下層資訊。

自上而下法的分類的原則是“

不重疊,不遺漏

”。

首先是提出作為假說的結論(即主資訊),然後基於適當的類別(主題)進行實驗或觀察(關鍵資訊)。驗證該假說能否得到支援。此外還需要為實驗或觀察收集並分析個別資料(子資訊)。

這就是透過自上而下法構建邏輯金字塔的順序。

例如,某公司針對最近開發的新產品P進行市場戰略分析。首先有一個作為假說的“主資訊”,也就是把P產品定位為優質品牌,也就是“把P產品定位為優質品牌,把價格設定在高檔區,把P產品放在著名的連鎖店裡銷售”。

其次,根據這一“主資訊”,多次詢問“why so?”(為什麼要這樣做?),得出關鍵資訊。

根據“不重疊、不遺漏”的原則,分別從產品、價格、流通、宣傳這四個“關鍵資訊”加以分析,就支援了“把P產品定位為優質品牌”這一“主資訊”,即是用“自上而下法”完成了邏輯金字塔的構建。

實際上,在構建“邏輯金字塔”時,往往同時使用自下而上法和自上而下法,構建“邏輯金字塔”的一般的順序是先透過“自下而上法”提出假說性質的結論。然後再使用“自上而下法”,這樣的順序比較有效。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經常自問自答,“有無重疊,有無遺漏”,穿插使用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從而構建洗練的邏輯金字塔。

掌握邏輯思維能力,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你務必要了解這3點

三、基於邏輯思維的問題解決流程

然而,是不是有了邏輯思維,問題就能自動解決呢?不是的。

要想得到解決問題的具體對策,需要理解並運用以邏輯思維為前提的問題解決手法,最終找到正確的解決對策。

《麥肯錫教我的談判武器》一書為我們了介紹幾種常用的問題解決手法。

1明確問題

解決問題的出發點,是要先明確有待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如果連自己面對什麼問題都不明確,解決的方向就無法確定。

除了從一開始問題就很明確的情況,要想發現問題,切實的狀況分析是不可或缺的,在此基礎上才能迫近問題的本質,不妨以我們身邊的事情為例。

例如,六月的某個早晨,小A要出門,看天氣預報說下午有雨。又望向窗外,發現西方天空烏雲密佈。透過這些現象,小A得出了“今天可能會下雨”的結論。

那麼,他接下來應該提出的問題是什麼呢?應該是“怎樣做才能不被雨淋溼。”

2提出替代方案

問題明確以後,就該思考問題的解決對策了。關於出門怎樣做才嫩不被淋溼的替代方案可以有以下幾種:

·拿傘出門;

·自駕出行;

·坐計程車

……

3選擇最佳方案。

想出所有的替代方案後,接下來就是根據多個評價標準來選擇最佳方案。

例如:

評價標準有防雨效果、經濟性、即時有效性等等。

從雨具的角度來說,有風格樣式、便攜性等等。

從計程車或私家車的角度來說,交通手段的可靠性也可以成為評價標準。因為存在交通堵塞的可能性。

就像這樣,使用適當的評價標準,最終選擇最佳方案。

以上是問題解決的普遍技巧。當然,在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中,邏輯思維都是必不可少的。

掌握邏輯思維能力,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你務必要了解這3點

四、結語:

正如華中科技大學前校長楊叔子院士說:“

思維能力的培養很重要

。”

邏輯思維能力很重要,無論是我們的工作還是生活中,到處用得到,同時,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可以學習和訓練的,把握正確的方法,學會邏輯思維能力,可以提高說服力,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靜心:國學研修者,自由撰稿人,多平臺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