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伊始的覆盤 - 時間管理(1)

一。

大概半年前,在一位小夥伴的建議下,我閱讀了講述柳比歇夫和他的“時間統計法”的書《奇特的一生》,深受觸動。在那之後我嘗試了使用App詳細記錄自己的時間,這讓我發現了兩件以前未曾留意的事情:

不存在沒有成本的事情,任何事情都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

生活中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少得可憐

據我自己的統計,我每天可以不受打斷的核心時間的極限值,就是工作日6。5小時、非工作日4小時。

按照10000小時定律,即便我將這些時間全部投入在一項練習上,也需要5年多的時間才能達到精通。這就意味著:

對於那些有關工作、事業和職業生涯的非常重要的技能,我有必要投入50%的核心時間(每天2~3小時),才能在10年左右達到精通。

對於那些不急於取得成果、想要長期堅持的愛好,我也應當投入10%的核心時間(每天30分鐘左右),才能在50年左右達到精通。

而扣除以上兩項,每週其實就只剩16個小時(40%)的核心時間可以讓我用來自由處理其他事務,真是少得可憐。這讓我意識到,時間管理的重點其實不是安排現存事項,而是控制新增事項。

因此,如今的我遇到任何感興趣的事情時,都會先問問自己到底願意投入多少時間。對於無法做出承諾和無法堅持投入去做的事情,就儘量避免開始。畢竟很多事情和技能,從入門到精通都是一個指數型路徑而不是一個線性路徑,如果不能堅持到breakeven point,那就是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的浪費。

二。

自己可支配的時間極為有限,這難免讓人難過。好在有大量前人的經驗表明,原來那些看似浪費掉的時間,其實是可以被高效利用的。

這裡推薦James Young的一本書:A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Ideas。薄薄幾十頁紙,卻道破了天機。書中將產生創意的過程總結為五個步驟,其中尤以第三個步驟最有趣:

Incubating stage, where you let something beside the conscious mind do the work of synthesis。 In this third stage you make absolutely no effort of a direct nature。 You drop the whole subject and put the problem out of your mind as completely as you can。 So when you reach this third s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an idea, drop the problem completely and turn to whatever stimulates your imagination and emotions。 Listen to music, go to the theater or movies, read poetry or a detective story。 (孵化階段,在那裡你讓有意識的頭腦之外的東西做合成的工作。在這第三個階段,你絕對不會做出任何直接的努力。你放棄了整個話題,盡你所能把問題拋在腦後。因此,當你達到一個想法產生的第三個階段時,完全放棄這個問題,轉向任何能激發你的想象力和情感的東西。聽音樂,去看戲或看電影,讀詩歌或偵探小說。 —— 騰訊翻譯君)

與人們平時的習慣和假設相反,越是想產生創意,越不應該刻意地去想。相反地,我們應該去儘可能多的收集可能產生靈感的素材,讓大腦對他們產生足夠的印象,再給大腦充分的時間讓這些印象之間產生關聯,最終才能產生出新的創意。

基於這一理念,我有一個自己用起來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睡覺前的夜間時間,挑選一個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或者工作,大量蒐集與之相關的資訊和材料,快速地瀏覽並記錄下零碎的想法,然後就去睡覺。通常來講,第二天白天我再來回顧這個事情的時候,腦海中就會呈現出一些相互關聯的要素,而我就可以基於這些要素去計劃下一步行動。

當然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方法,不確定是否適用於每一個人。但總的來說,儘管多執行緒工作不值得提倡,但適時從當前工作中跳脫出來,嘗試跨領域跨學科地搜尋靈感,確實是一個被很多人驗證過有效的方法。因為人們在進行專項工作的時候,為了提高效率,很容易陷入單一視角的困境而忽視某件事與整體環境的聯絡;可事實上,大多數的資訊和材料,都是有多維度的解讀視角的,這些不同的維度,才是最有價值的創意來源。

因此,我們在管理自己的時間時,不妨刻意劃分出一部分停工時間,看看大腦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尤其是對那些身處創意行業的朋友來講,睡得少勤勉工作的人,真不一定幹得過閒人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