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穿山甲又爬出來了

小時候的穿山甲又爬出來了

小時候的穿山甲又爬出來了

這株紫紋兜蘭生長在海拔772米。柯大 攝

小時候的穿山甲又爬出來了

研究人員在安裝紅外監測相機。受訪者供圖

小時候的穿山甲又爬出來了

研究人員在除錯紅外監測相機。

受訪者供圖

小時候的穿山甲又爬出來了

研究人員在記錄紫紋兜蘭。受訪者供圖

小時候的穿山甲又爬出來了

河尾山自然保護區林木鬱鬱蔥蔥。柯大 攝

小時候的穿山甲又爬出來了

紅外監測拍攝到的穿山甲影像。受訪者供圖

漫山遍野的常綠闊葉林鬱鬱蔥蔥,是茂名河尾山市級自然保護區留給人的第一印象。

這裡位於茂名市與陽江市交界電白一側,北部與陽春鵝凰嶂省級自然保護區相鄰,東部與陽西縣生態公益林區接壤,南面與羅坑鎮生態公益林相望。

9月中下旬進行的一次穿山甲野外活動調查中,廣東省林科院科研人員在河尾山保護區安裝的紅外監測相機記錄到了穿山甲的身影,還在海拔700多米山腰叢林中意外發現珍稀野生植物紫紋兜蘭。

訊息傳開之際,正值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在春城昆明舉行。10月13日透過會議成果,呼籲各方採取行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河尾山,這個曾經砍伐開採半個多世紀的林場,在成立自然保護區、國有林場改革後封山育林,森林資源快速生長恢復,正是生物多樣性恢復與保護的生動註腳。

●南方日報記者 劉棟銘 通訊員 黃文志

粵西首次▶▷監測影像發現穿山甲歸洞

“小時候穿山甲可多了,特別是下了雨之後穿山甲就爬出來。小孩子用腳踢它,它就從山坡翻滾而下。”河尾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所長李芝書說:“但後來捕獵嚴重,長大後再也沒親眼看見。”

李芝書是林二代,打小就在河尾山林場長大。1994年,參加工作的他又回到了林場。2013年國營林場改制,李芝書任場長,也是保護區管理所所長。

今年7月初,一次會議的緣由,李芝書得知有專業團隊在大霧嶺國家自然保護區監測穿山甲活動,始終未能發現。

“我一聽到這個事,馬上接話說我們林區應該有,而且機率挺大的。”李芝書說。

一個監控影片為他的直覺提供了佐證。不久前,在相鄰的陽春鵝凰嶂省級自然保護區,科考監控偶然拍到一隻穿山甲路過。但對於嚴謹的調查而言,找到其洞穴很關鍵。

當月,茂名市林業局主動聯絡廣東省林科院,並聯合廣東省野生動物監測救護中心穿山甲研究團隊到此調查。

河尾山自然保護區內,最高海拔鵝凰嶂1337。7米,最低海拔黃角坑230米,垂直高差1108米。李芝書記得,走到海拔600多米的地方,受邀前來的省林科院科研人員就作出了“這裡肯定有穿山甲種群”的判斷。

“從經濟林場轉型生態林場,河尾山已經演變成穿山甲最適宜的棲息地。”李芝書解釋說:“穿山甲以白蟻為食,林場以前砍伐的樹木如今樹頭風化,繁殖了大量白蟻,正好為穿山甲提供了美味。”

廣東省野生動物監測救護中心研究員楊錦俊長期從事穿山甲野外考察工作,此次到河尾山考察讓他印象深刻。“至今我們在河尾山發現的穿山甲洞穴就有10多個。”楊錦俊說。

由於穿山甲晝伏夜出,白天很難捕捉到它們的蹤影,只能在穿山甲的活動範圍繼續透過紅外監測相機記錄它們的活動情況。7月,楊錦俊一行帶了4臺紅外監測相機來到河尾山,在疑似穿山甲洞穴旁和其他可能出現的地方佈設。

9月底,他們把相機取回分析時,發現9月21日凌晨記錄了一隻穿山甲返回洞穴的影像。“從影像中我們可以看到,夜幕下一隻中華穿山甲在林下窸窸窣窣地行走,很快就進入洞穴。”楊錦俊說:“我們判斷這是一隻母穿山甲。”

根據這隻穿山甲的體態,研究人員進一步作出它可能懷孕了的判斷。楊錦俊對此持保守意見:“一隻母穿山甲要吃很多白蟻,往往把肚子吃得鼓鼓的,吃飽了就回洞裡睡上一兩天再出來。所以回洞時,它往往撐得很飽。”

穿山甲種群規模的大小,需要按照公里網格佈設紅外相機,同時根據洞穴多少來判斷。儘管目前還未能下定論,但楊錦俊認為,從這個點位出現母穿山甲以及眾多洞穴判斷,河尾山穿山甲公里網格分佈應該具有一定規模。

而拍到穿山甲進入洞穴,說明此洞穴為穿山甲的居住洞穴,而非覓食洞穴。這就證明在河尾山自然保護區穿山甲屬於“常住人口”,而非“流動人口”。

楊錦俊所在團隊透過安裝紅外監測相機,已經在潮州、東莞、深圳、惠州、河源、韶關等地記錄了穿山甲活動影像。“河尾山拍攝到穿山甲歸洞的記錄,是在粵西地區的首次。”楊錦俊說。

意外發現▶▷紫紋兜蘭遍山分佈

此次考察穿山甲研究團隊還有意外收穫,在自然保護區海拔700多米山腰的叢林中發現了紫紋兜蘭。

“9月下旬走樣線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這些奇怪的蘭花,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了下來。回去一查,竟是國家I級保護野生植物紫紋兜蘭。”楊錦俊說。

據載,紫紋兜蘭通常生長在海拔700米以下的林下腐殖質豐富多石之地。它是我國兜蘭屬裡唯一生長在酸性土壤裡的物種,在國內主要分佈於福建南部、廣東南部、香港、廣西南部、海南、雲南東南部。

紫紋兜蘭曾被認為全球僅剩不到2500株,被譽為植物大熊貓。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紫紋兜蘭評級為瀕危。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二批)》(討論稿)名單中,紫紋兜蘭入列國家Ⅰ級瀕危重點保護物種。

楊錦俊用“震驚”一詞形容在河尾山看到的紫紋兜蘭。“我們去的那個地方基本上隔著五六米、有的甚至在一平方米的範圍開出四五朵花,漂亮極了。”楊錦俊說。

“在我們這,紫紋兜蘭可以說是遍山有分佈,蘭科類植物品種在我們林區基本都齊全。”從小就在河尾山長大的李芝書說:“小時候經常上山玩耍,我們管叫它八公背水桶,開花特別漂亮。”

紫紋兜蘭的發現,填補了茂名市記錄到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一項空白。對於楊錦俊而言,他們要研究什麼樣的環境適合穿山甲棲息,而紫紋兜蘭的出現也豐富了他們的研究內容。

據悉,茂名市林業局和河尾山市級自然保護區正在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進行科學研究。透過加強保護措施、嚴厲打擊野生動植物違法活動等方式,全方位加強對紫紋兜蘭的保護。

在河尾山自然保護區的這次科考,野外紅外監測相機還拍攝到豹貓、黃腹鼬、野豬等,再次印證了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的豐富。

資料顯示,河尾山自然保護區內列入國家級和省級生態公益林達90%,森林覆蓋率達到96%。野生維管植物達302科567屬974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6種,珍稀瀕危植物10種;擁有陸棲脊椎動物4綱23目45科8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22種;另有昆蟲13目55科177屬203種。

生態變化▶▷昔日伐木工今為護林員

在清晨的薄霧之中,護林員開始巡山。河尾山自然保護區劃分成4個林區,每個區域由2-4名護林員輪班巡邏。

2007年,經茂名市政府批准,茂名河尾山市級自然保護區成立,總面積2309。5公頃。主要保護物件為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國家和廣東省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植物及其棲息地、水源涵養林,屬森林生態系統型別的自然保護區。

1958年,河尾山國營林場成立。與全國各地不少國有林場一樣,河尾山林場也經歷了砍樹賣木發工資的年代。如今的30名幹部職工,不少都是當年的伐木工人。

“以前林場職工的主要工作就是上山砍樹,改革後林場職工主要是封山和育林。”李芝書說。2013年啟動國有林場改革後,河尾山再也沒有砍過樹,森林逐步恢復。

“經過這些年的封育和保護,河尾山的動植物多樣性基本上都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李芝書說:“目之所及皆為林海,林相和水土保持等各方面都恢復了。”

保護區的建設才剛剛起步。根據《茂名河尾山市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2021-2030年)》,未來還將根據保護功能的要求,對保護區功能分割槽作進一步最佳化,將保護區歸併為嚴格保護區域和一般保護區域兩個管理區域。嚴格保護區域包括核心區和緩衝區,以保護和拯救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典型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為目的。而一般保護區域範圍嚴格控制在實驗區內,開展資源保護、科學實驗、宣傳教育、教學實習、林下經濟和養蜂等活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區外的鵝凰嶂山脈,650米海撥處半山腰佔地5畝多的平原山谷,一直吸引著露營愛好者到此體驗。如今這裡順勢開發生態旅遊,建設鵝凰小鎮景區。

今年國慶假期,鵝凰小鎮酒店試業。“從1-6日,我們32間客房天天都住滿。”鵝凰小鎮景區負責人廖建強認為,許多遊客正是慕名這裡良好的生態而來。

“目前,我們請了10多名當地居民參與酒店服務工作。而在園林建設、旅遊運營過程中,還將有更多當地居民吃上‘生態飯’。”廖建強說。

■縱深

生態環境向好

生物多樣性豐富

近日,茂名河尾山市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監測相機記錄到穿山甲野外活動影像,引起廣泛關注。人們聯想到近年來珍貴野生動植物接連現身茂名的訊息,感嘆生態環境向好,生物多樣性豐富。

曾經,看見白鷺在水東灣紅樹林翩翩起舞,人們就興奮不已。如今除了電白沿海紅樹林,在茂名露天礦生態公園,以及高州、茂南、電白等地的水田、湖沼和河灘,白鷺紛飛已是常態。

人們開始尋找更多茂名“新常客”。

去年4月,一名叫虹的觀鳥攝影愛好者在露天礦生態公園附近拍到黃胸鵐。黃胸鵐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定義為極危物種,在世界上存活很少。

同月,觀鳥人柯大在露天礦生態公園附近拍攝到10餘隻中華攀雀,這是中華攀雀首次在茂名出現。

今年4月,茂名市博賀灣的一處灘塗上發現5只世界瀕危物種黃嘴白鷺。同樣在這片灘塗,柯大連續4年記錄到珍稀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的身影,黃嘴白鷺和黑臉琵鷺同屬於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是生態環境的指示性物種,其數量的增長與棲息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密切相關。值得一提的是,博賀灣一帶還隨處可見灰尾漂鷸、翻石鷸、環頸鴴、紅頸濱鷸等多種鴴鷸類。

不同種類的野生鳥類活躍在茂名大地,成為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的見證。自建立國家森林城市以來,茂名市不斷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積極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及棲息地保護修復,夯實生態本底。目前,茂名森林面積63。77萬公頃、森林蓄積量3164。7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5。81%,主城區綠化覆蓋率44。3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8。17平方米。

據統計,茂名成立的以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等為主的各類自然保護地86個,其中自然保護區38個:國家級1個、省級1個、市級3個。對一些重要的生態系統和重要的動植物物種,茂名建立了專門的自然保護地,如雲開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珍稀瀕危動植物;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的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鱷蜥及其棲息地;電白紅樹林市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的是紅樹林溼地及沿海灘塗。

■數說

據去年末的調查統計和整理,茂名市植物種質資源豐富,高等植物有120多科、1400餘種。

共記錄昆蟲種類超過1500種,野生脊椎動物467種,其中哺乳動物7目20科56種,含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物種5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物種5種;

鳥類16目48科284種,含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物種3種,國家Ⅱ級保護物種41種;

爬行動物3目16科59種,含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5種;

兩棲動物2目8科26種,含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3種;魚綱4目15科43種。

■小檔案

穿山甲

穿山甲屬哺乳綱鱗甲目鯪鯉科動物。全球共有8種穿山甲,主要分佈在亞洲的中國、東南亞、印度和非洲等地。分佈在我國的穿山甲共有3種,其中中華穿山甲是種群數量最大、分佈範圍最廣的一種,曾廣泛分佈於我國南方各省。

穿山甲以白蟻為主食,是白蟻的天敵。一隻體重3公斤的穿山甲就可以保護17平方公里的森林不遭白蟻的侵害,承擔著維護生態環境健康的重大責任。

去年6月,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紫紋兜蘭

紫紋兜蘭又名香港拖鞋蘭、香港兜蘭,蘭科兜蘭屬,多年生草本。通常生於海拔700米以下的林下腐殖質豐富多石之地,或溪谷旁苔蘚礫石叢生之地及岩石上,花期10月左右。

紫紋兜蘭的模式產地為香港,1837年被命名。它是我國兜蘭屬裡唯一生長在酸性土壤裡的物種,其他兜蘭都生長在石灰岩鹼性土壤裡,且是兜蘭屬裡分佈海拔最低的物種。

在國內,主要分佈於福建南部、廣東南部、香港、廣西南部、海南、雲南東南部。

紫紋兜蘭是國家Ⅰ級瀕危重點保護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