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史前動物長得巨大,而現代的動物都不是很大?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恐龍無疑都是十分巨大的,相比之下,我們所見的現代動物卻要小太多了。為什麼生活在那個史前時候的動物,可以長得這麼龐大,而現代的動物,卻不行呢?究竟是什麼因素控制了它們的大小?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前往史前世界,探索下其中的謎團。

為什麼史前動物長得巨大,而現代的動物都不是很大?

恐龍出現在距今2。3億年前的中生代時期,曾稱霸地球長達1。2億年之久。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世界上曾存在過的最大動物,並不是那個年代的恐龍,而是我們熟知的藍鯨。

藍鯨的體長能達到30多米,相當於9層樓那麼高,重量最大超180噸。如果你有幸見到它們在海面上翻滾,那場面的震撼程度,不亞於觀看爆破一棟小樓。

據科學家們所發現的化石來看,最大的恐龍可能是易碎雙腔龍,但發現的化石並不完整。人們推測,易碎雙腔龍可能有80米長,近200噸重。後來,科學家卻多次發現錯誤的統計資料,導致易碎雙腔龍被過高估算,所以,我們今天不將其考慮在內。

為什麼史前動物長得巨大,而現代的動物都不是很大?

這樣看來,腕龍是個合適的人選,它們能長到30多米長,14米高,與鯨魚的長度差不多。但由於身體結構,它們只有30到40噸重,比藍鯨少好幾倍。

由此,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實至名歸。

那為什麼現代的藍鯨這麼大,我們陸地上的動物,卻那麼小呢?

這裡,有幾個因素需要考慮進來。

首先,我們常見的動物,都是哺乳動物。而恐龍,卻是爬行動物。

哺乳動物與爬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它們的繁殖方式,哺乳動物是胎生,而爬行動物就和鳥一樣,是卵生。

為什麼史前動物長得巨大,而現代的動物都不是很大?

固然,胎生的存活率更高,但如果個體太大,母體將遇到的風險也會越大。而卵生就不一樣了,它們透過蛋離開母體,接著在蛋裡接收營養生長,才能突破它們自身的身體大小,不至於對母體造成影響。

在那個物質豐富,環境相對穩定的年代,肯定繁殖率高的生物,在競爭中就會越有利,所以我們能看到的恐龍,基本都是卵生,所以,它們的體型就會變得那麼巨大。

另外,中生代的氣候和食物資源更豐富,這也適合它們成長為更巨大的生物。

除了恐龍,那時同樣巨大的還有昆蟲。

為什麼史前動物長得巨大,而現代的動物都不是很大?

1米長的大蜻蜓、3米長的巨型蜈蚣,它們不是爬行動物,又為何能長這麼大呢?

由於地球上最初的植物進行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含氧量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超過了30%。而我們如今的地球,也才21%。

那時的節肢動物沒有肺,一般都是依靠身上的呼吸孔,來完成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置換。較高的氧氣濃度,導致它們的呼吸效率很高。不僅如此,當時的氣壓也更高,這就導致這些昆蟲們的體型可以變得更大。

如今的自然環境,氧氣含量和氣壓都達不到當時的那個水平,自然就變得好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