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變認知水平,這個概念你必須需要知道

想要改變認知水平,這個概念你必須需要知道

圖:電影《傲慢與偏見》

初識“元認知”

“學會把你的視角拿出20%,用來觀察自己。”

這是我原來帶新人的時候總結出的一句話,使用場景最多的是在招聘工作中。

當時是想幫助新人建立快速總結的能力,在技巧指導之後,如何在沒有我提醒的情況下,自己可以客觀地覺察到哪些地方沒做到位,並在做的過程中就可以發現、及時調整過來。

招聘是一個對話的過程,面試官在考察求職者的同時,求職者也會透過面試官提問的水平,來判斷專業程度、進而判斷這家公司的整體水平如何。

所以在對話過程中,及時觀察到自己問得對不對、適不適合、精不精準,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經驗豐富的人,去帶新人,陪伴他們一起在工作場合,事後給他們做反饋,其實就像一個攝像頭,記錄了他們的過程表現。

那如果新人自己就能夠建立這樣的“攝像頭視角”,成長的速度就會非常快。

一般情況下,我們沉浸在工作中時,精力是100%聚焦眼前的物件當中的,工作結束後若習慣好,會做一下總結。

但是經常可以發現,有些過程記不起來了,尤其是那些無意識中問出的問題、做過的動作、細微的情緒表現,如果沒有旁人觀察,自己是很難覺察到的。

那如果在對話過程中,當事人自己有一部分精力抽離出來,就像一個攝像頭,把它按在牆角上,此時就能夠看到自己工作的全部過程,肢體動作、提問內容和方式、對對方行為的反應和情緒變化等。

一旦擁有這樣的視角,不僅可以觀察到更全面,而且可以把調整的動作前置了,對於對話的順利推進和目標的達成,非常有幫助。

後來我才學習到,在認知科學上有一個詞叫“元認知”,顧名思義,就是我們認知的認知。

想要改變認知水平,這個概念你必須需要知道

圖:元認知模型,來源《認知覺醒》

元認知可以應用的領域非常廣泛,除了工作以外,生活中也有很多應用場景。

今年一月份,我在上海上課,8天的課程中間只有1天休息時間,我丈夫就到上海來陪我。考慮到時間只有一天,想去的地方又多,所以行程都安排得比較緊湊。

結果我們到達第一個遊玩場所,思南公館的時候,他突然肚子痛(可能是早上喝冰豆漿喝壞了肚子),於是火急火燎地要找洗手間。

思南公館的公共洗手間很少,人又多,所以花了好一會才有位好心人幫忙帶到。

我最初在碰到這個很小的意外狀況時,蹭得火就冒上來了——本身脾氣也是容易爆的那種,一想到在這裡浪費了好多時間就煩躁(事實上也就幾分鐘、十幾分鍾而已)。

後來我一個人在思南公館裡遊蕩,看到了自己冒火的整個過程,一個客觀的聲音問我自己:

你為什麼要生氣?肚子痛是他能控制的嗎?出來玩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在一起,不是嗎?如果目的是在一起,那能不能遊玩所有計劃內的地方,不是最重要的,對嗎?

意識到自己的情緒過程和真正要的是什麼之後,馬上就冷靜了下來。

這件事情很小很小,但是也反映了一個兩重認知的過程:

最初我的認知是“丈夫突然肚子痛”這件事打破了遊玩的節奏,於是有點情緒;緊接著更高一級的認知審視了最初的認知是有問題的,於是立馬調整最初的認知狀態,情緒就自動消失了。

想要改變認知水平,這個概念你必須需要知道

圖:來自Pixabay

“元認知”的構成

元認知一詞最早出現在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弗拉威爾(Flavell,1976)的著作《認知發展》這本書裡,具體來說,元認知是關於個人自己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這些過程的能力,對思維和學習活動的知識和調節。

也有人(Mayer,1985)元認知扮演的是一種綜合性監督。比如我們在閱讀時,閱讀的歷程就是認知的歷程。如果我們經常問自己:這段話說得合理嗎?這個邏輯對嗎?那麼就表示我們具備較強的綜合性監督能力。

執行元認知的能力,具體可以分為三類:自我語言、自我覺察、控制與監督。

自我語言

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形式,透過觀察語言可以探索內在的思維過程。而思維的過程常常會受到某些原則的指導,這個就稱為信念。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限制性信念”這個詞,其實從廣泛意義上來說,所有的信念,都有一定的限制性。

只不過有些信念極大妨礙了我們做出“正常”的行動、阻礙了我們進一步的向上發展,所以被稱為“限制性信念”。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我們都經歷過開會。會議如果是需要廣泛討論的,那麼意見不合、有爭執是極為常見的。假如從小你的家庭教育和社會經歷告訴你,不可以為了表達自己的意見而讓他人不高興,要尊重權威、領導,諸如此類。

那麼你即使有不同意見,可能也不會在那樣的會議中勇敢表達出來,因為你會認為這是“衝撞”,這會讓領導、同事不高興。

這是你的思考邏輯,表現出來的話語,可能就是:我同意你的觀點。

如果你不去觀察自己的語言、不去透過語言去質疑自己的思維過程是否真的正確,那麼你就無法發現,你所認為的“不能為了表達自己的意見而讓領導不高興”這個信念是不是對的。

長此以往最終會影響到你的工作表現和後續發展。

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包含了情緒的覺察和行為的覺察。

像我前面上海遊玩的例子,就是做到了情緒覺察。

行為覺察是指你能夠覺察到自己是某個行為任務的行為者,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不是無意識行動。

這個我想最最常見的就是工作時候的狀態了。早上到工位上,開始開啟工作計劃、瀏覽郵件、開啟網頁,突然發現百度新聞有一個明星是自己喜歡的,於是點開來,進了微博。

一逛20分鐘過去了,猛然一想,剛剛開啟網頁是打算做什麼來著?噢,原來是要搜尋一個培訓課程的,今天要做一個計劃提交給領導。

這種任由自己不假思索地被其他物件吸引走的情況不在少數。如果能夠在時間過去20分鐘發覺已經很好了。很多人可能就是一逛1-2個小時的時間過去了。

所以自我覺察的能力,其實就是具備了觀察自己行為和情緒的能力,能夠在過程中就發現不對勁,及時提醒自己。

長期訓練的話,不僅能夠極為靈敏地觀察到情緒的變化,也能夠把注意力更集中於當前的任務和行為上,讓自己的狀態更穩健。

控制與監督

覺察是控制慾監督的先決條件。

如果只有覺察,沒有控制、監督,以及後續的調整,那麼這個元認知的能力還沒有發揮出來。仍然需要不斷修煉。

想要改變認知水平,這個概念你必須需要知道

圖:電影《傲慢與偏見》

提升“元認知”的能力

元認知是讓自己更為了解自己、提升自己的一個知識和工具。那麼如何提升元認知呢?

方式一,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樣,在一次次的工作任務中,找到合適的機會、抽離自己的一部分注意力,去啟動自己的元認知。

方式二,經常反思。

在每次重要的工作、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變化事件結束後,立馬總結,儘可能客觀、詳細地記錄自己的情緒變化和行為過程,以及在每一個變化的節點上去找到當時變化的原因。

比如為什麼情緒從失望上升到了憤怒,當中是想到了什麼東西,為什麼會想到這個東西,這樣思維過程是正確的嗎?

把引起自己情緒、行為變化的影響因子找到之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多觀察它們是否有出現。如果觀察得到,就去訓練自己在事件發生過程中去做調整。

一開始肯定是很難的,尤其是情緒上來的時候,即便是意識到了,理智也不會聽話。這個需要長期的刻意訓練。

方式三,練習冥想。

現在有科學研究發現,冥想多年的人,他們的腦部結構確實和不冥想的人有較大的變化,相對來說,他們也更能夠控制自己的思維和情緒。

這是一條漫長的自我修煉之路,如果你也想在各方面瞭解自己,提升自己,那我覺得,不要放過這個機會。

不妨從今天開始。